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解谜革里(图)

庙山近景.jpg

庙山硝洞.JPG

革里风光1.JPG

革里风光4 (1).JPG

革里风光5 (1).JPG

图片为革里庙山上看到的田园风光和几株古树等,作者2011年10月9日拍摄。
 

解谜革里

    革里—属于兴义市乌沙镇的一个办事处,建并撤之前是原乌沙区革里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地处东经104°61′,北纬25°08′,海拔1370米,属岩溶地地区,地形为山山环抱的一个大田坝。距兴义市区约20公里。革里北部与云南的古敢乡接壤,西同云南的十八连山乡隔河相望,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办事处下辖两个村,抹角村和磨舍村,村民以汉族为主,彝、回、布依族杂居。2010年有农民1196户,6098人。面积27.94平方公里。有土地2895亩,田1584亩。地1311亩。是乌沙镇水稻和包谷的主产区。

    一、登庙山之巅,观田园风光

    庙山,位于革里坝子的革里、磨舍、南洞三寨中间,一个圆圆的小石山,山上古木参天,树种有受国家保护的榉木(金丝榔)、黄心茶、粗壳榔等十多种珍稀树木。革里学校、革里场坝(集贸市场:旧时称幺场,猴场)、原革里供销社和十多户村民就将小山团团围住。解放初,有一丈高的围墙围着,革里场坝也叫圃头。

    之所以叫庙山,是解放前山顶建有一座寺庙,因此而得名。在本人的记忆之中,原来庙山上的树更多更大,真的是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藤蔓缠绕。50年代初,山上庙宇玩好,是革里学校的前身,原革里公社的最高学府就办于此,有1—5个年级(班)。从山脚下有两条石阶小路通往山顶的学校。

    50年代中期,庙宇被拆,学校搬到现在马路边原革里大队的社房(公房)办学,现此房属乌沙烟叶站产权。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打到封建迷信,庙子里的遗物不是遭破坏,就是东扯西拉,现已无存。在我映像里记得最深的是我读初中时还在的那口大水缸,就是当时庙子里留下的遗物之一,还有一些石柱墩,一公尺高,直径35公分左右,上面刻有花纹,上端为一个鼓形,下为八棱形。后来那些大树也为“社会主义革命”献了身躯。庙山成了周边村民的放牛山,经牛踏马遭,山上几乎除了几棵大一点的树木之外,没有什么植被,庙山就成了一个光头的“和尚”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八四年后,在革里学校历任校长和革里村民的呵护下,今天的庙山是草木葱茏,一片生机,山上又生长了许多树木,原存下的20多株百年古树依然保存玩好。

    庙山下部有两个硝洞,一个在现在革里学校后面(庙山南面),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解放前人们常常到硝洞里挖硝来制造火药。我读小学时,一个古姓孤寡男老人就住在庙山西面的硝洞里。

    登上庙山顶,可以观看到整个革里美丽的田园风光,无论君什么季节去观赏,都会有不同的景色呈现在你的眼前。

    革里庙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她传存了一方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保护好她,让她永远绿在革里人民的眼里,倘若乌沙镇革里旅游区在不远的将来开发,她将有一定的文化传存价值。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