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州直

神仙吵架 殃及凡人——观《谷艺神袍》所感

图为《谷艺神袍》演出之牛鬼蛇神场景。

图为《谷艺神袍》之再生。

图为《谷艺神袍》演出场景。

图为《谷艺神袍》演出场景。

图为《谷艺神袍》之受徒仪式。

    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墙上的小草东倒西歪,这不能怪草站不稳脚跟,只因为雷公和电母在吵架。

    10月13日晚至10月14日晚,大型布依戏《谷艺神袍》在州人民会场隆重推出,到场者有单位和部门组织去的观众,也有爱好原生态戏曲表演而想方设法自己弄票进去的戏迷。戏的内容主要表现一个为一袭戏袍坚守十年的动人故事。故事以发生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聚居区的真实事件为素材,展现了边远山乡布依族群众在困境之下,为保护自己民族文化而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守望相助的感人事件。

   “谷艺神袍”为布依戏泰和班的传家之宝,代表了布依戏曾经的历史辉煌,在布依族人中具有无尚崇高的威望。1966年在“破四旧”的狂潮中,泰和班面临被收缴服装道具、解散戏班的危险。为了保住戏袍,戏师韦一凤不惜别子离乡,带着戏袍藏身山洞,餐风宿露。为保住戏袍、保住谷艺,韦一凤经历假死变成“野鬼”,他的爱人芝秀经历了“结鬼婚”的极限困境。期间,寨老一家,以及全寨布依乡亲都参与到这场守护布依传统文化的抗争之中。这场坚守,不仅是坚守神袍,更是坚守文化、坚守爱情、坚守良心、坚守道义。十年寒来暑往,终于坚守到最后,使布依传统文化得以重见天日。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一般的群众而言,无论历史如何定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那都是“神仙吵架,殃及凡间”的一场灾难。父母曾是文革时期的受害者,但今天已近七旬的母亲提及那段往事时,并没有说太多的不幸,只道那时是“神仙在吵架”。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小民们只是棋盘里的一颗小小棋子,被“神仙们”动了一动,便身不由己地冲过界河,又无可奈何地当了“炮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观看《谷艺神袍》过程中,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元散曲《山坡羊 潼关怀古》,当年全国上下都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整天大字报、喊口号,文斗发展到武斗,帮帮派派,亲友成了仇人,同事成了政敌。这十年,一些人又好比大海边一粒小小的砂,一浪过来,便被卷得无影无踪。

    以册亨县为代表的黔西南州南盘江一带,特有的布依族戏曲艺术,目前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依戏俗称“土戏”,布依语叫“谷艺”。其最早起源宗教祭祀中的“哑面”、傩仪,在有“板凳戏”之称“八音”基础上于清朝初年形成,传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戏角色扮相有生、旦、净、丑等;有固定曲牌;表演具有一定的模式;其剧目有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的传统剧目《胡喜与南洋》、《穷姑爷》、《洪水朝天》等,也有向其它戏曲借鉴学习的移植剧目《武显王闹花灯》、《薛仁贵征东》等等。

   《谷艺神袍》的演出,高潮迭起,将珍贵的布依族特有的表演风格和地方戏曲文化再现给广大观众。可以说,这是抢救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我们黔西南人好好珍藏。这一戏曲,通过一边远山乡依然未逃脱1966年至1976年那场政治灾难,可见“神仙吵架”的影响之大。同时,也影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多么需要高层的正确决策,多么需要科学治理的方略,多么需要和谐、稳定和社会环境。而这些当年人民所期盼的种种理想状态,正是今天中央高层竭力倡导和正在实施的治国方针。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