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黔西南州委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将充分挖掘州内多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明素质、文化惠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文化科技、文化融合、民族文艺精品、文化传播、文化人才建设等九大文化改革发展工程,深挖“文化金矿”,重点发展以布依族、苗族文化为重点的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和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黔西南州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回族等35个民族,多民族的长期融合与和谐共处造就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多彩的地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该州明确提出,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文化产业,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项目,像培养经济人才一样培养文化人才,坚持项目带动、人才支撑,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州生产总值的5%,成为全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创建3个以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5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明鸣说,为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重点实施九大文化改革发展工程,加快具有黔西南特质、特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加快文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政府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规划和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并注重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创意、金融、贸易的融合,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文化骨干企业,着力把黔西南打造为布依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质文化科普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