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近年来,兴义市采取“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设置模式,拓宽党建领域;促进作用发挥,增强发展合力”三大举措,有力助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有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在党建工作的面上逐步产生了新的“空白”和“盲点”。为强化组织领导,让党的触角伸向这些“空白”和“盲点”,市委明确由市委企业工委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职能部门,统战、工商、经贸、工会等市直部门配合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组织委员、组织干事等熟悉党建工作业务的干部近100 人作为指导员,负责抓好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全市形成了市、乡镇(街道)、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三级”管理体制。同时制定了《关于探索在规模以下非公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方案》,并且市委将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兴义市党建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将台帐建立、党组织设置、党员队伍管理等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围绕“调查研究打基础,创新模式促组建,规范管理强功能”的要求,建立经常性调研工作制度,乡镇(街道)按季度定期向市委企业工委上报更新后的台帐,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实施动态化管理。在单独建立和挂靠建立党组织的基础上,突出通过联合方式建立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域三种类型党组织。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业主支持党建工作制度等。党组织活动阵地做到“十个有”:有党员活动室、有标识牌、有桌椅、有党旗、有入党誓词、有远程教育设备、有宣传标语、有各种制度、有学习园地、有支部活动记录。同时,严格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规章制度发展党员,切实理顺了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做好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创新设置模式,拓宽党建领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兴义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经济组织中设置党组织模式。特别在今年上半年,兴义市采取打破地域界限、城乡界限、行业界限,创新形式,新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34个,切实拓宽了全市党建领域。
5月1日,由兴义市饮食服务公司、兴义博爱医院、兴义名扬连锁超市、兴义新城盘江联合医院、兴义家家旺连锁超市等国有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建立东风企业联合党总支。该联合党总支有党员59人,是全州首家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基层党组织,涉及了医药卫生、百货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三大行业。5家企业除兴义市饮食服务公司系国有企业外,其余均为非公经济组织。7月,5家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中已有5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该联合党总支的成立,打破了以投资方、所有制等不同属性为主要模式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广泛吸纳分布在不同经济组织的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
6月中旬,兴义市组建了仓更镇、三江口镇、捧乍镇、巴结镇、泥凼镇、洛万乡、沧江乡七乡镇板栗协会联合党总支,为做大做强17万亩板栗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推动全市板栗产业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之路。七乡镇板栗协会联合党总支的成立,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区域性党组织构架,有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促进助农增收。
为加强对律师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兴义市积极探索市直机关与新社会组织联合成立党组织模式。市司法局与市四通律师事务所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市直属机关工委,为在律师行业流动的党员安了“家”。市工商局与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成立了联合党总支,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工商局党委,搭建了私营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强化了该领域党员作用的发挥。
7月1日,兴义市在坪东广场为这新成立的34个党组织进行集中授牌,向党的90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目前,兴义市非公经济组织共有524个,其中:规模以上63个,规模以下461个。通过努力,我市已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88个,发展党员500余名。其中:在63家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63个,在45家规模以下非公经济组织中采取联合组建、区域统建、挂靠组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25个。
促进作用发挥,增强发展合力
兴义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党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因地、因时组织开展各项党内活动。围绕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目标,以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党员先锋岗”、“我为企业献计献策”、“党建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及学用转化的新路子、新方法,今年3月,兴义市首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远程教育站点在兰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挂牌;5月,兴义市东风企业联合党总支远程教育站点也相继挂牌成立。远程教育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远程教育阵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使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7月,黔西南州兰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黔西南州鸿建公司党支部等非公经济党组织被省州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杨出波、刘兰林、贾维山、柏世州、刘正超、陈国礼等非公经济党组织负责人被省州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特别是市饮食服务公司,自2004年成立党支部以后,职工思想得到统一,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激发。公司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从借钱发工资到现在每年能创收200余万元。公司职工陈华,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后于1999年加入党公司党支部,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都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我时刻都会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自豪!在工作中总是发自内心的要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
(张琨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