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信用工程” 解决“贷款难题”
望谟信用联社为农民架起致富金桥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望谟县信用联社紧扣“三农”做文章,着力全面推广“信用工程”建设活动,扩大评定范围,提升贷款额度,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截至5月19日,该县今年已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长7180万元,为农民架起文明富裕的桥梁。
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该县信用联社在打造“诚信望谟”形象中,立足县情,创新服务,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创建“信用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规划全年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亿元,创建1个信用乡镇和20个信用村。为达到良好效果,该社采取激励机制,把各项指标与人挂钩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同时,认真组织信贷人员走村串寨进行宣传,扩宽信用农户的评定面,让农户知晓国家的惠农政策,明白“信用工程”的益处,懂得信用评定的流程,增强农户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用工程建设中来,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支农作用。
在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中,该县联社下发《信用评定办法》,增强服务意识,农信社的员工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和信用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和借款人对资金的使用及生产经营情况,讲解各种担保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户,用贷款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如同取存款一样方便,群众对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感到满意。
随着信用村、信用镇评定活动的展开,该县联社坚持成熟一个、评定一个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信用工程”创建,简化了农户贷款手续,提高了服务效率,有效扩大了涉农贷款的投放。落实对守信者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制定对失信者的制裁办法等,对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村进行调研,掌握村民主要从事的行业、资金需求规模及特点,增强农户的信用观念,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信用授信评级,该县目前已对纳包、红岩、唐家坪、纳坝、平郎、郊纳、油寒7个信用村挂牌,全县评定信用户18174户。
在县联社的帮助下,市场经济的模式不断融进该县农民的生产生活,许多农民破除狭隘的小农观念,借钱生钱的意识日趋明显,他们把诚信贷款作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一次机遇,主动寻项目、找市场、调结构、扩大再生产,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通过真抓实干和精细化管理,该县联社逐步实现信用评级、有效贷款需求、信贷服务三个“全覆盖”,有效支持群众的扩大生产经营,在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增强贷款风险防控能力上也有明显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