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在项目建设年活动中,清水河镇紧紧围绕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三个带动”促进项目建设,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促进该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品牌带动。充分发挥清水河镇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品牌效应,引进项目入驻。该示范区总体规划总面积24.98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兴义电厂,利用电厂产生的灰渣、气体等废弃物作为原料,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在引进项目时,以产业循环链的需要为出发点,将相关企业尽可能布局在相邻地块,以减少物料运输途径,便于生产工艺的设计和建设,实现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示范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生产、洗煤、交易为主的煤炭产业;以兴义电厂为主的电力产业;以水泥厂、砖厂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以硝铵厂为主的化工产业;二是创新带动。该镇领导干部职工彻底改变墨守成规、简单粗暴,没有把做工作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光有满腔热情,没有求实态度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多思、多想、多总结,以务实的态度提升工作创新力度,在工作布局上紧扣创新、在工作安排上紧盯创新、在与时俱进上紧随创新。加大项目建设宣传力度,在全镇形成了齐心协力抓项目、抓投资、全力以赴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项目引进上,突破了等、靠、要的老思想、老方法,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困难和要求,按照“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免则免”的原则,在不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尽力为企业“松绑、让利、开绿灯、出政策”。对依法必须保留的事项,进一步精简工作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在项目办理中,实行一次告知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服务带动。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为企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重心下移,变企业上门为深入基层。加强服务水平,切实把企业和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主动想办法,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干部职工为企业、为群众服务能力。在项目建设上,创新服务方式,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推行导办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做出承诺,保障项目的落地、开工、建成、投产。
截止目前,投产项目有年产30万吨华鑫选煤厂、年产30万吨煜民选煤厂、年产45万吨清水河西选煤厂、年产60万吨盘南洗煤厂、年产120万吨的大欣洗煤厂和响格、木浪河、纳怀、双河(四个总装机容量1.3万千瓦的水电站)及品甸货场和贵州醇铁路货场。总投资2.3亿元,年产值18亿元;在建项目有装机120万千瓦的兴义电厂(一期)、产200万吨的黔桂水泥厂、年产15万吨的车榔煤矿、年产120万吨的荣华选煤厂、年产120万吨的华美选煤厂、年产120万吨的云黔洗煤厂和年产120万吨的金凯选煤厂等项目。总投资62.2亿元,年产值24亿元;拟建项目有年产45万吨的梅家寨煤矿、年产50万吨硝铵、15万吨浓硫酸、15万吨尿素的贵州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兴义基地、年产2亿块的兴筑标砖厂等项目。总投资38.5亿元,年产值17亿元;储备项目有装机120万千瓦的兴义电厂(二期)项目、装机6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年产60万吨的硫酸厂项目、年产2万吨的生物柴油项目、年产30万吨的工业型煤项目、年产1.5万吨生姜深加工项目、年产7亿立方米的新型墙体材料等项目。总投资85.3亿元。(鲜双全 李克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