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望谟

“麻山精神”催生的力量(图)

——望谟县经济社会奋力发展“加速度”观察

  深秋时节的望谟县,各项灾后重建工作快马加鞭,透过百废待兴的现实图景,处处均能感受到加速发展,奋力跨越的强劲脉动。

  11月4日,在县城附近的纳汉丫口灾民集中安置点,67户在去年“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的重灾户正在加紧建房。已修建起了三层新房的乐旺镇乐宽村的灾民黄瑶乐呵呵地说:“政府免费给我们提供地基,还补助2.5万元,今年的新年可以在新房里过了。”

11202788_855546.jpg
麻山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

  在50公里外的打尖乡坡毛村,去年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重创的打尖乡异地搬迁重建同样如火如荼。目前,灾民安置房一期工程主体已完工,42户灾民在年底前可望搬进新居,乡政府行政中心、集镇道路、中小学校舍以及敬老院等一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三年后面目焕然一新的新打尖将重新在这里崛起。”打尖乡副乡长卢汉成自信地说。

  截至11月3日,望谟县灾后重建共开工项目131个,已完工验收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5亿元,基本保证了灾民生产生活需要。

  灾后重建全面推进的同时,一批事关全县全局发展的大项目进展顺利。位于县城郊的平洞轻工产业园区,目前落地项目16个,预计2013年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450多人,实现产值100456万元。而今年5月才动工建设的贵州森垚水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仅半年时间投资就超过1亿元,明年2月即可投产,一期年生产水泥120万吨,每年为望谟县提供3000万元的财政收入。

11202787_897904.jpg
日新月异的望谟县城一角。

  10月29日,《中国蔗香内陆山地港口经济开发试验区发展战略规划》在省城贵阳通过专家评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蔗香港将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枢纽港,力争成珠江上游第一大港。

  11月3日,地处麻山深处的山花村,新修通的柏油路在峰林之间蜿蜒延伸。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9条通村油路全部竣工,全乡7个行政村46个村民组从此不再饱受交通不便之苦。一度作为贫困代名词的麻山乡率先在全县17个乡镇中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

  去年3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赵克志到麻山乡开展“四帮四促”驻村调研时,亲自在牛场村主持召开了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现场办公会,要求把改变麻山交通“肠梗阻”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造村级公路,提高公路等级,来增强麻山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仅一年半时间,领导的亲切关怀就变为了现实。望谟县委书记余越前和县长农文海不禁感慨:“望谟县灾后重建的顺利开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每一个成就的取得,既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怀、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给我一分帮助,我会付出百倍努力”

  “给我一分帮助,我会付出百倍努力。”这是多年来在向绝对贫困挑战中衍生了“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麻山精神”的望谟干部群众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依靠这种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曾是“土如珍珠、水贵如油、满山遍野的大石头”的麻山地区从1995年建乡之初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65元,人均占有粮仅189公斤,发展到去年的人均占有粮食34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山花村党支部书记白昌兴激动地说,十多年前村里几乎家家住的是“杈杈房”,顿顿吃的包谷饭,没有电,路不通。这些年来,托党的好政策,有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扶持村民养殖黑毛猪和黑山羊,大家很快就过上了好日子,80%以上的人家都搬进了明亮的砖房。

  这是一组来之不易的数据:2011年,望谟县生产总值完成17.39亿元,同比增长29.09%;财政总收入2.13亿元,增长13.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050万元,增长99.8%;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增长127.36%;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增长19.1%。

  从2006年以来,望谟县连续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特别是2006年的“6.12”、2008年的“5.26”特大洪涝灾害和2011年的“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同样依靠麻山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望谟各族儿女战胜了连续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谱写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去年的“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望谟县8个乡镇受灾,大量农田、道路被冲毁,家园被山洪泥石流淹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被灾难击不垮的是勇气和信心。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坚强的望谟各族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更加坚韧的意志,在大灾难中勇敢前行。

  随着省直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完成的《望谟县灾后重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望谟县灾后重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及交通、水利、教育等7个灾后重建专项规划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在3年规划期内,望谟县计划实施灾后重建共包括14大类330个项目,估算总投资38.32亿元。

  目前,在省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上下同心协力,望谟灾后重建工作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截至11月3日,灾后重建累计到位资金10.7757亿元,共开工项目131个,完成验收项目36个,完成投资超过8.5亿元。

  望谟县明确提出,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总体规划35亿元的灾后重建投资,使灾区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只争朝夕“加速度”

  “望谟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的各种基础条件依旧欠缺,我们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才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后发赶超。”望谟县委书记余越前如是说。

  去年底召开的望谟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城镇化率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基本解决现有农村贫困人口问题。

  要实现既定目标,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望谟县决策的“底气”所在:随着黔中经济区和西江上游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纵向黄百(黄桶至百色)铁路、紫望(紫云至望谟)高速和209省道,横向余安高速(余庆至安龙)、312省道及沿江环线公路的建设,望谟作为珠江上游航运的桥头堡和出海大通道优势将更加凸现。

  据此思路,望谟县制定了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通过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上,力争达到25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

  今年,该县以灾后重建、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依托丰富的布依民族文化资源,在县城沿王母河两岸规划3.6平方公里建设高端的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综合体,打算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把望谟县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布依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10月29日,通过专家评审组认真评审,原则通过了中国蔗香内陆山地港口经济开发试验区发展战略规划。中国蔗香内陆山地港口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对望谟县,而且对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4000万人口、23万平方公里的主要腹地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意义。

  定位为“珠江上游第一大港”、“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水陆运输转换枢纽”和“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港”的蔗香港口按每年吞吐量近期1000万吨,远期2000万吨规划设计。目前该港口已进入国家少数民族聚集区团结进步发展规划、国家石漠化集中治理和交通部“十二五”水运规划等三个国家规划。力争蔗香港口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

  望谟县县长农文海认为,蔗香港口的规划建设,将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等发展,是望谟实现快速发展、后发赶超,实现与省、州发展同步的有力保证。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