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贞丰

矢志不移播文明

矢志不移播文明
——记贞丰县北盘江镇代课教师梁先朝杨怀勇

  在贞丰县北盘江镇,有这样一名代课教师,16年来,先后辗转在4个条件最艰苦的教学点,凭着顽强的意志,辛勤耕耘,用爱心播撒文明。

  近日,笔者对这位教师进行了采访。这位教师叫梁先朝,布依族,1956年出生在今北盘江镇猫猫寨村。1982年以前,梁先朝曾经当过3年的民办教师。1993年,他受了重伤,肋骨断了一根,住了一年的院,落下了残疾。此时,正值人人都不愿去的新发寨教学点没人上课,于是他便顶上了那个岗位,再次走上了讲台。

  新发寨不通公路,从梁先朝的家里去,要步行近4个小时。校舍是以前生产队的公房,没有住宿的条件。他先后寄宿在两个农户家中。由于梁先朝以前当过教师,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耐心施教,一年下来,学生就从20多人发展到了60多人。

  一天,梁先朝上课时,听到“咔嚓”一声响,他注意一看,发现房子已经摇晃欲坠,已经不能继续作教室了。当时,村级教学点维修的责任在村委,而村里当时无力维修,梁先朝只得自己想办法,请求村民支持。村民安兴学被他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心打动,主动无偿地让出了一间房子。几十个学生刚搬进安兴学家没几天,校舍就在一阵大风中倒了!

  几十个孩子到了安兴学家,一个学期下来,安兴学家正常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得以,安兴学提出下一个学期的教室问题,请梁老师另想办法。

  梁先朝嘴里说没有问题,但心里却犯着愁,哪一家能再支持他呢?

  有一部分村民开玩笑说:“学校都倒了,梁老师还不倒啊!”

  孩子们也担心地问梁先朝:“梁老师,学校倒了,没地方上课了,你会走吗?你走了,我们去哪里读书?”

  梁先朝铿锵地回答孩子们:“房子倒了,梁老师不会倒!”

  为找房子,梁先朝一次次厚着脸皮向村民求情,学校从安兴学家先后搬到过安天伦家和安天伦的父亲家。

  梁先朝寻思着,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在村子旁边找了一个岩洞,带领学生,把地面掏平,将课桌椅和黑板搬了进去。

  洞是敞口的。晴天,学生一动脚,灰尘就如烟似的腾起来。风一吹,眼睛都睁不开;风一过,孩子们书上全是尘土。天晴久了,洞中常有跳蚤。下雨的时候,雨常飘进洞中。下一次雨,洞中的岩浆水要滴上好几天。冬天,呼呼的北风刮着,学生们都冷得缩紧了身子。越是艰苦,梁先朝对工作越投入。他知道,要是自己松懈了,学生们就更难坚持了。为搞好教学工作,梁先朝在学校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家照顾家庭的时间更少了。

  一天,梁先朝回到了家里,才知道八岁的儿子吃生蚕豆中毒,已经好几天了。当他将儿子送到了县医院时,已经太晚。一天后,病魔夺去了儿子的生命。对此,梁先朝悲痛欲绝,后悔自己对家庭、对儿子照顾得太少了。

  安排了孩子的后事,第二天,他就一步一个趔趄地回到了学校。他说,不能因为个人的不幸,影响了一群孩子。

  他不是一个不懂感情的人,每当他想起孩子那可爱的笑脸时,他就以拼命的工作来驱赶心头的思念之情。

  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2003年,上级补助部分资金,村民投工投劳,终于在新发寨教学点修起了一栋石混结构的教学楼。

  2004年,根据工作的需要,教辅站把梁先朝调到水井教学点。

  这里虽然离镇政府所在地仅3公里,但依然落后。教学点一至三年级,也只有梁先朝一人负责。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正规的教育,梁先朝用不多的公用经费,购买了电视机、影碟机和音响,开始了简单的电化教学,教会了学生们做广播操;建起了旗台,建立了升降国旗制度。水井教学点成了全镇村级教学点的示范。

  水井教学点最初仅有学生20多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增加到了60多人。

  2006年9月,北盘江镇建起了二小,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决定将水井教学点撤并到二小。教辅站将梁老师调到了金井教学点,让他去理顺相关工作。

  在金井教学点完成了理顺的任务,根据工作需要,教辅站又将他调到了纳曼教学点。

  纳曼教学点离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办到二年级,也没有住宿条件。梁先朝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两个来回,奔走于家和学校之间,每个单程需要40多分钟。

  去教学点的路面不好,50岁出头的梁先朝,每天在自行车上颠簸4个多小时,常常振得肢麻腿疼。尽管如此,但他从不迟到,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

  2006年,梁先朝还诊断出了腰椎病、肾结石等疾病。残躯病体加上疲劳,还有营养跟不上,他常常在讲台上昏厥。在纳曼教学点,笔者看到,落后的环境与良好的办学效益形成鲜明的对比。

  石混结构的三间小教室,没有作过外装饰,周围没有围墙,活动的场地也还不规整。小小的厕所是最近才修起的,玻璃窗和窗子的防盗网是最近才安的,室内也是最近才粉刷的。虽是开学的第一天,从未接受过一天学前教育的一年级新生,听到铃声,也会赶忙向教室里赶。

  由于工作突出。在近几年镇里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梁先朝先后获得了奖励。

  16年来,梁先朝辗转4个教学点,一路着拓荒传播着文明。

  我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

  他回答得很简单,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让知识发挥重要的传播作用。如果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给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边远村寨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心里就是最大的安慰。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