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参加“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2010国际研讨会·北京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40920124002)研讨会的国际、国内专家一行30余人到兴义市乌沙镇考察“贵州龙”。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主要由海生爬行动物及鱼类组成的脊椎动物群,并共生有双壳类、菊石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海生爬行动物主要有:真鳍龙类的兴义欧龙、胡氏贵州龙、幻龙属未定种、海龙类、鱼龙类。鱼类主要有:东方肋鳞鱼、兴义亚洲鳞齿鱼、贵州中华真鄂鱼、刘氏比耶鱼等十多个属种。乌沙“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遗址范围涵盖谢米、佳克、泥墨古、革里、干石洞、永康桥等地,广泛分布着乌沙安顺龙、兴义鸥龙、杨氏幻龙、海百合等丰富的海生动物化石,有90余平方公里被规划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景区。
为加大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力度,更好地促进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着力开展好科普教育,现已投入资金303.9万元完成了6个贵州龙化石产地保护区基础工程。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将在乌沙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修建中国贵州龙生物群博物馆。
当天,考察团一行深入到乌沙镇乌沙村“贵州龙”发掘点考察了“贵州龙”化石,对发掘点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解。专家们一致认为,乌沙地区三叠纪海生动物化石保存得比较完整,不仅种类多,而且比较集中,是举世罕见的“自然遗产”和资源,对了解整个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专家们还就如何保护和研究好“贵州龙”,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图为考察团在乌沙发掘点考察的场景。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