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5时04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同意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历经四年不懈努力的中国丹霞申遗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此举在晴隆各界特别是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红色,是红色砂岩地形的代表,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区常是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为此,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晴隆县摄影界和旅游界认为:位于晴隆北盘江中游的光照湖区内,也有几座形似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地形,清澈的北盘江水,环绕于群峰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丹山”、“碧水”。
晴隆县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中国丹霞”项目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华夏再添锦绣,呼吁社会各界不要破坏“丹霞”的地形地貌,在申遗和开发中加强保护意识。
(陈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