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频道 > 专业艺术

一半是石头 一半是泥土

一半是石头 一半是泥土
王仕学

  到外省出差,介绍自己来自贵州兴义,对方总是摇头,兴义?兴义在什么地方!我们马上问知道何应钦吗?何应钦就是兴义人。对方立刻两眼放光说知道知道,客气起来。自己不出名靠家族,家族不出名,只有靠老乡了。

  何应钦的家乡泥凼就是在现在的兴义也算偏僻的,位于万峰林南部的边沿,是石山和土山的分界,泥凼也就是泥洼的意思。何氏故居背靠绵延几十公里的如石堆砌的龙荫大山,极目数百里,视野开阔,气象万千,尽收眼底。有人戏言何应钦堪比共产党中的周恩来,终身信仰一个主义、终身追随一个领袖、终身只有一个妻子、终身没有孩子。

  何应钦在国民党中不拉帮结派,有“何婆婆”、“福将”的雅号,其信仰有坚定的一面,一如坚硬的石头,其处世有柔和的一面,一如门前的泥土。政治风云人物需要思考或得意、不得意的时候大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于是留下许多古迹,许多逸闻趣事,家乡人就自豪地传来传去,添盐加醋,最后如神话一般,你认为衣锦还乡也好,雁过留声也好。然而何应钦呢,除了几间老房子以外,没有留下题词诗文之类的东西。改革开放之后,意识形态的东西逐渐淡化,政府才开始对这些老房子进行修缮。现在故居里的文物都是近几年从台湾那边过来的复制品,委任状、照片均是和公务活动有关,有私人色彩的不多。有这些文物故居总算有些内涵了,可以借此了解他叱诧风云的生平了。

  据说1941年何应钦由昆明经兴义到贵阳,在兴义停留5天,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回家乡,他坦言自己事业有成,但不吸烟,不赌博,不饮酒,在贵阳、重庆、兴义不置房产地产,不玩权术,这倒也是客观的自我评价,这次回乡没有题字题词,也没有带来什么项目,不过是叙旧罢了。何应钦确有其不同常人之处,即以他处理与蒋介石的关系求得功名利禄和维系领袖和助手关系的平衡之术,不仅局外人困惑,就是国民党官场中人也为之折服。在黔军内讧中被逐后,落魄中的何应钦一入黄埔军校,便以忠顺、勤谨和刻苦、律己而博得蒋介石的赏识。在黄埔军校时期,蒋介石表现了娴熟的政治手腕,在国民党左、中、右派的斗争中,他以左派面目出现的中间派的形象,同何应钦所表现出的对政治的“迟钝”,或虽参与政治斗争而故作四平八稳,与蒋介石配合默契。当时的蒋介石善于用华丽的词藻哗众取宠,与何应钦的木讷寡言而长于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的务实精神相得益彰。在军校的军事理论教育与军事实践的关系上,何应钦标准的军人风范和求实苦干的精神,似乎弥补了蒋介石作为一校之长的缺陷。在尔后二十余年的军政生涯中,特别是何应钦自1930年担任军政部长以后,他就好比是大管家。管家虽实权在握,却要善于领会主人的意图,不能独行其是或喧宾夺主。除了他“一念之差”而参与桂系逼蒋第一次下野的“越位”犯规之外,何应钦一直都唯蒋介石的马首是瞻。何应钦还有一个长处是别的国民党军政大员所望尘莫及的,即他从不在蒋介石的周围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即便是自己兄弟的安排,也以蒋介石的意志为意志。蒋介石给他什么位子他就掌什么权,一旦蒋介石收回这些权力,何应钦拍拍屁股就起身,连灰尘也不敢多带,更不消说结党营私了。后来到了台湾,他也初衷不改,甘心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一长处,不仅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放心,更能在大多数时候游离于国民党的派系漩涡之外,超然于各派的明争暗斗之上,不敢对权力有非分之念。而真心依附他的部属,虽无大利可图,却可避免被蒋介石或别的权贵所猜忌。晚年的何应钦,自知势单力薄,对蒋介石的依附性、对部属的谦和、对上下左右的礼貌周全,更甚于过去,因而使他颇有人缘。何笃信三民主义,晚年尽管反共之志未改,对大陆诬蔑仍不绝口,但他始终不赞成台湾“独立”,主张只有一个中国。他嘴里顽固坚持“三不”政策,而事实上,他也曾辗转拜托亲友,了解家乡情况及祖茔安然与否。特别是其妻病故后,他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倍感凄清,受不了乡情熬煎。他不知多少次向人描述家乡泥凼的山川名胜,久而久之,听的人头脑里都有了一幅泥凼山水图形。1980年4月90大寿时,著名国画家张大千根据他平日的描述,精心画了一幅《泥凼风景图》作寿礼相赠。在众多或华贵、或荣耀的礼品中,他独独珍爱这幅家乡山水图。我在故居陈列馆看到这幅画的复制品与实地的山川景物有惊人相似之处。八十年代中期,贵州省有关部门拍摄了一部以兴义风光为题材的录相电视,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他身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看到后对家乡变化颇多感慨。他还时常把家乡人带来的照片拿出来翻看,照片上的景物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看到泥凼石林,他就想起童年与伙伴们在那里嬉戏玩耍的情景;看到大山中的羊肠小道,他就想起当年只身一人,踩着这条小路,到兴义求学,然后走出兴义,走出贵州,登上了中国政治军事的最高舞台。

  从政的可贵品格就是不贪不腐,不玩弄权术,何应钦是成功的,晚年何应钦虽然有大权旁落之嫌,但更多的应该理解为人的生理规律所限,他与两蒋关系相处十分融洽,是国民党内少有的善始善终的政治人物之一,可以说是国民党内的常青树和不倒翁。去世的时候国民党以国礼葬之。

  如今台湾旅行团来黔西南,何氏故居是必看的。我参观何氏故居当然不是仅仅满足好奇心,也不是像风水先生那样去琢磨他家的龙脉座向。去年我有幸到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参观,看到这位同乡先辈的略显憨厚坚毅的相片挂在陈列室的醒目位置,撇开政治立场因素,我感动于他敬业清廉隐忍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对哪个党派都是必须的,尤其是现在。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