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这片黑土地
—兴义民院140余名大学生到绿荫村细纳组抗旱保苗侧记
(易 翔)
4月1日上午,顶效开发区绿荫村细纳组300亩晚丰梨基地里,到处活跃着兴义民族学院140余名大学生的身影,有的在帮助村民用锄头刨松梨树下的硬土块(方便浇水),有的排成长龙将盆装的水传递到地里,有的在抬盆里的水浇灌梨树,好一派热闹而又繁忙的景象。
去年入秋以来,顶效开发区持续干旱少雨,发生夏秋连旱叠加冬春旱的严重旱情,而且旱情可能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给开发区老百姓种下的万亩经果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睹该区面临的严峻形势,今春入驻开发区办学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心中时常牵挂着生活在这方开发热土的百姓的生产生活,决定用实际行动帮助老百姓打赢打胜这场抗旱攻坚战。
2009级化生系(一)班班主任姚向阳告诉笔者:“对开发区出现的旱情,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十分关注,纷纷表示要竭力帮助;我们班上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贫困的农村家庭,用人力资源帮助比用钱财来帮助受灾群众较为现实一些,因为他(她)们手中仅有一点学习生活费;昨天当我在班上提出利用劳动周帮助开发区的老百姓抗旱保苗的倡议后,班上68名学生积极性都很高,没有一个反对的。”
在浇水现场,生化系(一)班参加活动来自海南省的符巧娇说:“过去我在家很少做体力活动,来到这里读书,看到老百姓们在遭遇旱磨的肆掠,我很心痛,我是主动要求参加这次活动的;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虽然很累,但很值得,因为在老百姓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为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今年22岁了,从来没有见到过天干时间这么长的年月,我的家乡也遭遇了旱灾,因为学业,我没有回去帮忙;我是主动要求参加这次活动的,在开发区求学,能力所能及为这里的老百姓做点事,我心里高兴,因为只有老百姓们过得好了,我们才能过得好;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我得到了锻炼,还让我增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对毕业后出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好处。”来自兴仁县真武山街道办事处的王家发感言。
看到学生们在不停为自己种植的晚丰梨浇水,细纳二组58岁的胡启英十分感动:“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啊!不但开发区和顶效镇的领导经常到地里指导我们搞好生产,今天消防大队拉水来,连忙着读书的姓儿们都来帮忙我家淋树子,我真的晓不倒啷个感谢他们。”
看到学生们一直忙碌了2个多小时后,笔者走到正在浇水的韦开丽面前,问她累不累。她说:“由于今天早上七个过钟就起床,早餐也没有来及吃,加之长期没有干这么长时间的体力活,现在是又累又饿啊!但能为老百姓做这种有意义的事,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在晚丰梨基地里,区工委书记秦廷书,区工委副书记徐科学,顶效镇党委书记刘翔,区经发局党组书记岑明德,顶效镇镇长张力,区消防大队大队长许太育等领导,也分头忙着指导并同学生们一并为梨树浇水,区消防大队、区环卫站及时运送浇树用水和为水池蓄水达200余吨。
通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大学生们用自己那一份无私的爱滋润了这片黑土地上,把那一颗诚挚的心献给了这里的群众,使300余亩晚丰梨得到了及时灌溉,为今年的果树稳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与学生临别时,学院教师姚向阳十分高兴地告诉笔者:“通过今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懂得了别人有困难时该如何去帮助的道理;如果旱情不减,我们的行动也会不断,将会继续组织学生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群众。”
学生们排队传水到晚丰梨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