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干旱监测,云南中部、北部和东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近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的气象干旱监测图,深红色特旱印迹一直徘徊在云贵高原。而地处贵州西南、黔滇桂结合部的黔西南州,一直处于这深红色特旱区域……
在这次西南大旱中,作为旱情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的黔西南州,许多缺乏水源的山村,一度面临严重的吃水困难。然而,在干渴的黔西南大地,我们也惊喜地看到,许多水利设施正在经受着这百年一遇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发挥了应有的效能,为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作出了贡献。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记者一行在兴义市木浪河水库管理所所长蒋帮鑫、所长助理陈大顺、坝区站长骆科福等的陪同下,从木浪河水库出发,沿线采访直至狮子山水厂,深刻感受水利兴则农业兴,民生水利惠泽民生这一事实。
一
驻足坝顶,木浪河水库四周青山环绕一库碧水。烈日骄阳下,一条干渠由北向南,向兴义城区方向,逶迤而行。
“今天,水位1211.62米,库容2315.20万立方米,放水流量每秒1.91立方米……”下午2点,木浪河水库管理人员正在坝顶观察水位,对兴义城区及其沿途供水量进行统计测算,并根据用水量及时进行送水,确保城区和沿线灌区供水正常。
水库资料显示,2009年3月22日,水位1213.85米,库容2641.45万立方米,放水流量每秒2.07立方米……数据表明,由于特重干旱来袭,今年木浪河水库库容同比减少了300多万方。
木浪河水库是“八五”期间国家扶贫工程和贵州省重点水利工程,集灌溉、饮水、发电为一体。该工程解决了兴义市清水河、马岭、桔山等乡镇(街道办)2.64万亩农田及部分旱地的浇灌用水问题;解决了渠道沿途农村8000余人的饮水困难和部分工业用水问题;每年为兴义市区供水3240万立方米;已建成的坝后和响革两座电站,总装机7500千瓦。
据介绍,由于持续干旱,兴义城区的大水缸——兴西湖水库已经不能满足城区供水需求,为缓解兴西湖供水压力,兴义市于2月10日启动木浪河备用水源供水方案,同时启动狮子山水厂供水。2月20日,兴西湖和木浪河共同向城区供水。
蒋帮鑫介绍,靠河流和降雨补给的木浪河水库目前可用水量约1600万方。每天向城区和沿线乡镇供水,满足城市饮用水和部分灌溉需要,需放水17万方,其中供往城区的有5万方。为确保木浪河水库现有水量保证供水到5月底,科学合理的调度,适时整水量,在这个关键时期显得至关重要。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市区供水完全正常,居民生活未受任何影响;灌区农田基本保证,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灌溉需求。
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这一点,地处喀斯特岩溶山区的黔西南尤显突出。
从水库大坝沿着干渠往兴义城区方向行驶,经过清水河镇黔西村,马岭镇瓦嘎、平寨、龙井村,兴义市桔山办滴水村……沿途,我们没有看到满目焦黄枯萎的庄稼,溪河虽然没有往年的水量,但是涓涓细流足以滋润沿途的农田。
无水一片黄,有水一片绿。马岭镇沿水库干渠的坝子里,数百亩新铺的地膜在阳光下泛着银色光芒,绿油油的早玉米、毛豆、辣椒,穿插在坝中的沟渠,在热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瓦嘎村乌拉二组村民黄利民看到记者拿着相机,热情地说:“我家上面那块长得好点,那边王嬢的毛豆长得好。”
带领镇农技人员在田间指导农户种植的马岭镇副镇长刘启菊介绍,面对大旱,马岭镇生产早动员、早动手,结合有水源的实际,发动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仅平寨、龙井一片改种4000多亩,其中种植早玉米3800多亩,长势喜人,4月底就可以上市。
我们看到,平寨、龙井两个村的村民正积极投工投劳,大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去冬今春总投资8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将在汛期来临前完工,新修水渠11公里,机耕道7.78公里,排洪渠600米,工程完工后,这片大坝可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
“一根扁担散悠悠,挑起清水到地头;全得水库来灌溉,抗旱保苗得丰收。”在素有兴义市“菜篮子”之称的桔山办滴水村450亩蔬菜基地内,男女老少齐上阵,村民们利用木浪河水库分时段供水灌溉的时间,挑的挑水,浇的浇菜,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有了水库的保障,大旱之年的滴水村,村民们脸上仍洋溢着笑容。村支书徐家祥说:“从去年8月到今年,干旱的时间太长了,我去了好多地方,水井都干了。开始时,着急呀,幸好有木浪河水库,只要一直有水放下来,附近的水井都不会干的。前两季蔬菜虽然减产了,但是市场价格好,村民们的收入没有减少。这一季蔬菜,收入更是没问题。”
“遭遇大旱,有水利工程和没有水利工程,受灾损失完全不一样!”沿线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看来,有了水利保障,旱年也有好收成。
三
从木浪河水库调水供往兴义城区,要经过25公里的干渠,长长的距离会损耗大量的水。而且,启用的狮子山水厂,取水点在水厂下游的渡槽处,往城区送水,成本比兴西湖水库高。为降低渠道输水损失,减少水资源浪费,对干渠沿线的30个放水斗门,木浪河管理所安排了二十多个人,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七点对渠道沿线巡回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斗门进行24小时值守,对供水管网进行排查、检修和维护,确保人饮安全。沿途百姓从渠道取水,是在保证不浪费水的情况下,既保生活,又保生产。
沿途,蒋帮鑫一行不断叮嘱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各个出水斗门,不要让水白白浪费掉。”同时向沿线群众进行保护饮用水源的宣传:“水从这里流过,大家要爱护好,要珍惜,不要浪费。”
下午5时30分,我们到达位于滴水村的渡槽处。供往兴义城区的水就是通过最后这600米渡槽,流进狮子山水厂提泵站。
水厂值班人员蒋娟告诉我们,提泵站3台机组,今天启用的是2台,机位运行正常。水流进泵站,提到水厂,经过过滤、加药等处理,再经过巴谷山加压泵,就可以供给位置较高的老城区。
采访中,我们获知,根据兴义市要建成100万人口城市的规划,以及专家对木浪河现有库容测算,这座集灌概、供水、人畜饮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水库,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兴义市将木浪河水库扩容加坝作为扩大内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报,得到了省、州的高度重视,已被国家发改部门批准立项。3月4日,作为滋黔二期珠江片区中型水库设计项目之一的木浪河扩容加坝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珠江流域委员会专家的复审。通过扩容加坝建设后的木浪河水库,总库容将由原来的4710万立方米增加到9890万立方米,水库可供水量将大大增加,完全可满足兴义市规划建设要求。
四
在城市供水因旱告急的关键时刻,木浪河水利工程,每天向沿线及兴义市区紧急调水17万方,其中向兴义市区调水近5万立方米,有效保证了20多万兴义市民及其沿线乡镇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需要。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20日起至3月30日,木浪河水库已经向沿线及兴义城区供水600多万方。
3月30日,兴义市主要供水水源兴西湖水库库容为685万立方米,按每天向城区供水2.3万方计算,如果再不下雨,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了。
如果,没有木浪河水库的有效供水,遭遇今年特大干旱,兴义城区居民将面临怎样的用水“慌”?而在水库25公里干渠沿线,我们恐怕难以看到涓涓细流、浓绿的田野春色。
有水无水两重天。木浪河干渠25公里沿线,凸现了大旱之年水利工程抗旱减灾的巨大作用。
水利兴则百业兴。经历这场百年一遇的特重干旱,金州大地,必将化“危”为机,掀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