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重旱情,兴义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同时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旱救灾工作,抓好蓄水保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的饮水储量完全能满足市区用水到6月份雨季来临。
当前旱情形势十分严峻,防旱抗旱任务艰巨,兴义市把解决好城乡供水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市抗旱供水领导小组从物质储备、供水协调、后勤保障、供水抢修等方面加强部署,紧急调拨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人畜饮水和山区乡镇饮水应急工程建设,同时限制建设、洗浴等高耗水行业用水,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对重旱乡镇加强乡村供水设施改造建设,紧急配送运水设备,组织力量为农村和城镇饮水困难群众拉水送水。统筹做好用水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用水应急方案,保证受灾群众日常生活用水及大牲畜的饮水。
受持续干旱气候影响,兴西湖库容、木浪河提灌设备因调试等原因造成外线供水流量过小,供水水压不均,导致城区部分片区供水不正常。市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供水管渠进行巡查维护,确保外线供水流量能满足城区供水需要,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加大外线调水力度,对城区供水量及时进行统计测算,根据用水量及时段进行送水,确保城区供水正常。开展城区供水管网排查、检修和维护,有效防止漏、冒、滴现象,最大限度避免水源浪费。启用狮子山水厂供水。
兴义市委、市政府表示,目前饮水储量完全能满足市区用水到6月份雨季来临时,希望广大市民安心生产生活。同时希望广大市民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合理用水,为抗旱做贡献。
农村供水方面,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各乡镇,发动群众清挖现有水源,维修供水设施,取缔一批污染水源的农产品加工工厂。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山区旱地浇灌的水窖体系,形成新的微型灌溉工程机制。对距水源较远的村,组织人员和车辆拉水供水。对有条件取水的乡镇,采取引、提、抽等措施,调动水利部门对部分乡镇现有小水窖、小水池进行抽水补水。各乡镇积极行动,组织人员对各水源点、水利设施进行排查,摸清底数,充分发挥水利设施抗旱效益;努力增加抗旱水源,组织人员寻找新的水源点,就近调水,目前,则戎乡已经在境内找到一个能日产400吨的水源点,经过有关部门检测,该水源点水质可以饮用。各工作队认真落实抗旱保墒各项措施,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兴义市农业局派出的60多名技术干部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苗情、墒情、灾情、病虫情、水情调查,因地因作物加强抗旱保苗,千方百计挽回旱灾造成的损失;树立小季损失大季补思想,搞好春耕备耕工作,根据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和管理工作,满足生产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指导农民种植蔬菜等,应对因干旱后市场蔬菜供应紧张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使农民增收。以此同时,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各部门组织人员送水下乡,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地区森林火险处于高危险等级,防火任务十分艰巨。兴义市及时对当前森林防火及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定点到人,重点区域严防死守。消防官兵、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公安民警等作好准备,随时待命。加强防火法规、知识和火灾典型案例宣传,做好火灾隐患排查,严格管控野外火源,严密监测火情。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立即启动预案,进行科学扑救,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扑灭,避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本报记者 査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