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去年8月至今,全州各地主要以少雨、高温、干旱天气为主,平均气温在14.5℃至20.3℃之间,与历年相比偏高近1.4℃。降雨量在823.5mm至1234.6mm之间,只有历年平均降雨量的三分之二,兴义、册亨、望谟降水量突破历史最少记录。
其中,我州南部地区旱情特别严重,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部分河流干涸,直接影响到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工业用水、水利发电等,且干旱仍在持续,形势十分严峻。
今年1月,全州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为0.89亿立方米,比往年同期减少20%,2座水库干枯。全州85.2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21.7万亩,绝收面积1.48万亩;果园和茶园受灾面积6.1万亩;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4605.4万元。因旱造成48.4万人和16.9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抗旱保灌溉、保人畜饮水,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
2月23日,记者在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我州旱情较为严重的兴义市敬南镇百河、拢岸、水淹凼等村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村民们的人畜饮水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窘境。
缺水,形势严峻
兴义市敬南镇,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半石山地区,缺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
2月23日早上8时许,敬南镇百河村村民何文开排队等候1个多小时后,终于舀满了一桶水,他一边利索地拎过水桶,一边仰头看看天,嘴里喃喃地说:“每两天到这里排队舀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真不知道老天几时才会下雨。”
位于半山腰上的百河村,全村有1000多人,70余头(匹)大牲畜。去年9月以来,村民们附近的几个取水点相继干涸,只有一个从黑马角(山塘)水源点引过来的水还没断掉,不过流淌过来的水只有筷子般大小。
记者看到,数十村民挑的挑着水桶、背的背着塑料桶,来到村里唯一的取水点,按先来后到的“规矩”排着队,睁大眼睛看着一根流淌着的塑料水管,焦急地等待着,装满水后,把桶拎走,一个接着一个重复这样的动作。据正在排队取水的村民何云起介绍,早上7时左右,前来排队取水的村民足有50来人,有的为了不影响山地劳作,从凌晨5时就来取水……
“本来我们用的都是水池的水,只是天气干旱后,蓄水池里没了水,我们只好到附近的水塘塘里找水,后来那些水塘塘也舀不出水来,我们只好排着队取这股唯一的水了。”何云起告诉记者,他今天取的一挑水大约在四十公斤左右,挑回家后,只能省着点做饭炒菜。
敬南镇政府副镇长邓辉说,这条缓缓流淌只有手指般大的水源点,目前是百河村唯一的取水点,而且有时还比手指小,得供应村子里1000多人的生活用水,要是再不下雨,真不知该怎么办?
“如果再干旱几天,我们只有到山下6公里远的地方去背水了。”村民毛强树说,山下的取水点现在也是每天排着队,那个水源点的水要大得多,但取一桶水一个来回得花5个多小时。
供水,迫在眉睫
相比百河村,拢岸村和新场村的旱情更为严重,村子附近早已没了水源点,他们的生活用水全靠开钱请车到20公里外邻近的猪场坪乡丫口寨去拉。
站在地里用镰刀割着快干死小麦的拢岸村村民张泽刚看到记者拍照,立即跑了过来,向记者诉说了因干旱地里颗粒无收的苦衷:“我家共有5口人,每年兢兢业业地种地,就靠3亩地维持生活,不料今年干旱严重,地里的小麦面临着绝收,没办法,我和妻子商量,等它干死还不如割回家碾压来喂牲畜,就这样把地里的小麦割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泽刚6岁的孩子也挥着镰刀,割着绝收的小麦,而他的妻子则在一旁流着泪。“粮食都干死了,不晓得今年的生活咋办?”张泽刚的妻子慢吞吞的如是说。
据张泽刚讲,村子里现在已顾不上地里的庄稼了,现在连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我们现在都是到附近的砂石厂干临时工,挣到钱后再请车拉水。”张泽刚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存在着借水用的现象,原因是有的村民家里确实没钱,请不了车拉水,待挣到钱后拉了水再还。
“两百块钱一车水,一车水能装4立方米左右,一天最多能拉两车。”拉水的司机肖本富说,因为附近的村落都在缺水,现阶段只有猪场坪乡丫口寨那个水源点的水大点,但到那里拉水的车每天都排着长队,水源点处有人收费,原来一车水收15元,现已涨到40元。
在新场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活了这么大的岁数,没看到过这么干旱过,他们用的水都是通过亲戚从安龙县龙广镇拉过来的,家里除了煮菜饭用水外,其他的一律节省。“我们有两三个月没洗衣服了,两三天才洗一次脚。”一村民如是说。
新场村村民戴时国看到自家水池里一滴水也没有,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长长地吸了一口烟后说,他家里有5口人,仅靠1亩地吃饭,如今庄稼都枯死了,连生活用水都没了保障,如果再这样干旱下去,他准备到兴义城里租房住,待下雨后再搬回村里。
为及时缓解群众用水难,兴义市政府交通战备办与市农业局、市水利局等部门相关技术人员一道,于2月11日前往桔山街道办丰都村脱毒马铃薯基地、下五屯街道办部分蔬菜基地、客运南站等地检查了解抗旱情况,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鼓励全民参与抗旱保民生工作。
记者在兴义市客运南站看到,一辆辆发往兴义南部和西南部乡镇的客车货架上,司机正拉着水管往容量为50公升的塑料桶中注水。候车室外的墙贴着“兴义市兴驰客运有限公司抗旱应急免费加水点”的标语。
据介绍,面对日甚一日的干旱,兴义市兴驰客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心里很是着急,总想帮助群众做点什么。当得知旅客进城购买塑料水桶运水回家饮用时,公司便统一购买40余只水桶,免费为乡镇百姓运送饮用水。就这样,他们的客车每天都要往泥凼、敬南、则戎等地循环往返三次,可送100多桶水给沿途老百姓饮用。
据了解,兴驰客运有限公司将坚持义务为沿途群众运送生活用水,直到下雨为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人民。
采访后记
州水利局副局长周振鹏、兴义市水利局副局长高续昌说,面对严重旱情,他们也对各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密切关注旱情动态,及时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第一时间将灾情上报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和政府,为抗旱决策提供依据。
据了解,兴义市自2月初启动抗旱应急预案以来,一是加强兴西湖、围山湖、木浪河等水库用水的调度和管理,确保人民饮用水安全;二是农业局派出70多名技术骨干前往全市各乡镇,配合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搞好抗旱保苗和做好春耕生产的谋划和备耕准备工作;三是市水利局和市农机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抗旱机械的检修,帮助农民应对干旱气候,确保生产少受影响,市水利局人员还尽全力寻找水源点,以备急用;四是交通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抗旱应急工作,组织客运车辆为乡镇缺水严重的地方免费义务送去生活饮用水,帮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敬南镇人大主席冉伯承、副镇长邓辉告诉记者,面对全镇26000人饮水困难的情况,该镇现已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到村组,一方面了解旱情,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加强宣传节约用水稳定人心,同群众一起抗旱。同时发动群众开展亲戚相帮、朋友相帮、村邻相帮,有水户帮无水户,有水地方帮助无水地方,镇村干部帮助年老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另外,密切监控,对缺水严重的地区密切关注上报,安排抗旱资金5万元启动抗旱预案,组织人员安排部署临时取水点,并对三个办事处设立临时取水点,同时对边远村组设立定点援助。
记者了解到,旱情发生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州委书记陈敏在安龙、册亨、望谟调研时强调:“全力抗旱保民生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在兴义市兴西湖调研时强调:“要想方设法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2月5日,州委常委会对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决定启动抗旱应急预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当前出现的旱情,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好蓄水保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灾中,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据了解,为确保群众饮水问题,兴义市民政局已一次性下拨自然灾害救济款33万元,作为春节期间饮水困难群众买水、拉水费用补助。其中,干旱较为严重的敬南、泥凼、鲁布格、捧乍四个镇获2万元补助,其他乡(镇、办)分别获得50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