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兴义市清水河镇围绕“服务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实现大跨越,构建大和谐”的活动载体,念好“诚、真、清、实”四字诀,理清思路,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和手段,服务兴义电厂等大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开门纳谏,谈心活动念好“诚”字诀。镇党政班子把学习贯穿始终,围绕深化镇情、村情、民情、组情、户情的“五情”认识,广泛征求意见,重点做到“五谈五看五查”:谈思想,看是否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查找农业农村经济和项目建设是否有突破发展;谈学习,看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查是否做到了服务农村、服务项目建设;谈工作,看工作有无成效,查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是否落实;谈作风,看有无明显转变,查是否存在有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谈发展,看有无影响和制约我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查发展思路是否理清楚。目前,已召开征求党委层面服务大项目建设意见座谈会6场,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100多份,征求到200余条意见建议,开展谈心活动500余人次。
——紧扣主题,专题生活会念好“真”字诀。紧扣州委、市委提出的主题和载体,结合实际,确定了“服务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民主生活会主题,主要领导坚持正确对待自己、敢于揭短亮丑,正确对待别人、乐于相互学习和帮助,正确对待集体、善于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维护班子团结的“四个正确对待”,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做到所有党员领导干部不漏一个,全员参加。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指导联系点。采取召开支部会“专门数”,召开群众会“广泛数”,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重点数”,结合项目建设“个别数”,编唱山歌“重点数”的“五数”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列数南昆铁路清水河站建成后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兴义电厂等大项目建设群众得到的实惠,切实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地开成分析问题会、沟通思想会、明确方向会。
——明确方向,理清发展思路念好“清”字诀。在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上,清水河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分析检查报告的各项工作,突出分析与检查两个环节,切实把分析检查报告内容写实、写全、写清、写透,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制定清水河科学发展措施的重要依据。分析检查报告针对“发展理念不新、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优”等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抢抓汕昆高速、兴义电厂建设等机遇,充分发挥全镇交通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发展规划、项目和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清水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清水河打造成“工业产业集群强镇”的发展思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税收6.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的目标。
——突出特色,边查边改念好“实”字诀。党政班子深入村组、深入群众、深入园区、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创新工作举措,边查边改,在“实”字上下功夫,突出实践特色。一是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一切服从和服务于项目建设”的理念,建立服务项目建设保障机制,推行限时办理、承诺服务、上门办理等便民利民的服务新举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为重点项目建设护航。二是推行“六个在一线”工作法。即:力量配置在一线,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与企业、村组定期联动,情况了解在一线;实施招商引资与促进就业工作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组织工作队帮助困难群众拆迁、搬家、建房,使干群感情融合在一线;党政班子深入田间地头,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让党的形象树立在一线;将干部在一线工作的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经常性考察的重要内容,做到干部考评在一线。三是扎实开展“十万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活动中,镇领导干部共建立联系点13个,深入联系点100余人次;全镇15个支部574名党员参加结对帮扶,为基层办实事50余件,协调解决资金319.7万元,帮助解决突出问题30个;帮助开展培训20余场400余人次。
通过努力,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42.4%;农民人均收入达3553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亿元,比上年翻一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800万元。 (张忠云 董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