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义龙

义龙德卧残疾贫困户杨再全发展养牛产业走上致富路


杨再全的母亲罗会在种草基地里割草。

  务工不幸遭遇残疾致贫

  1987年1月9日,杨再全出生在安龙县德卧镇白水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2006年,到广东省武广高铁铁路务工,天有不测风云,在做工时,铁架倒塌砸伤了他,当时背脊椎被砸断,导致下肢终身残疾,下肢不能站立行走。同年,中铁十三局陪偿22万元,作为杨再全后期医药费和基本生活费,杨再全只好回家慢慢休养,购买轮椅作为他的交通出行工具。

  身残志坚的杨再全,为方便出行,用赔偿金13万元,在白水河村平寨三组通村公路边修建占地面积118平方米的一平房,供自己居住和生活。

  扶贫政策开启养牛事业

  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吹拂下,2014年4月,杨再全写了申请书,经民主评议公示,正式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德卧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明确一名副镇长作为包保责任人,单独对他进行走访帮扶,增强他对生活的坚强信心。

  2016年11月,在包保责任人陈哉屹的帮扶下,协助杨再全贷款“特惠贷”5万元,建设144平方米牛舍养牛,由于资金困难,当年只养牛1头,从此,开启了他的养牛事业路。

  “我不能走,不能背,不能挑,但我有一张嘴,一双手,有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扶持,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决不退缩。”在谈到养牛事业时,杨再全这样说。

  2017年,身残志坚的杨再全,养牛发展到4头,渐渐形成集“养殖、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新格局,达到发展一个产业、脱贫一户的目的,为残疾人脱贫到富、同步小康提供一个创业平台。

  2017年11月,帮扶责任人陈哉屹为杨再全填表申请因户施策项目,得到1万元扶持资金,再次激励他创业、发展养牛事业的信心。为稳定发展养牛产业,2017年底,白水河村前沿指挥所积极帮助协调水泥、砂子,修建从种草基地到养牛场长70米、宽3..5米的一条产业路,解决了交通制约“瓶颈”,为杨再全发展养牛产业带来便利。


加工牛饲料。

  由政府“输血”变为自己“造血”

  在养牛路途中,杨再全看到养牛“钱”景光明,2018年2月,投资9万多元,扩大牛舍建设规模,建设钢架结构牛舍,套配牛槽、水管、电,建饲料加工房,购买饲料加工机械设备一套,自家加工,可发展养牛规模20头,养牛事业成为杨再全开启致富门的一把“金钥匙”。

  “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帮了我一把,我也要用双手使劲干,用勤劳创造幸福,自立自强争脱贫。”杨再全得到国家扶贫政策支持时说。

  为何轮椅残疾人杨再全能养牛呢?杨再全租田地种草养牛,靠的是他61岁母亲罗会,在田地头种草、割草、加工、拌好牛饲料,杨再全只喂,并负责买牛和卖牛。

  杨再全说,最初养牛没有成本,是政府给予特惠贷支持,通过2年的摸索总结,养牛经验和技术渐渐有了,慢慢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在养牛事业中,杨再全通过政府帮扶“输血”,慢慢过渡到养牛“造血”,做起“牛贩子”生意,一边买一边养一边卖,每头牛至少要赚200元以上。

  今年8月,牛存栏达到14头,并卖了11头小牛,有4万多元的收入。

  “牛粪可拉到草地里供肥,草可喂牛,达到循环生态利用作用,一点丢头都没有。”杨再全在喂牛时说。

  轮椅上实现致富梦

  为了节省饲料钱,善动脑子的杨再全购买了粉碎机,把割回来的草精加工后,配成牛饲料来喂牛,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虽身残,志坚强。杨再全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湛的养殖技术,一路走来,一路有希望。在养牛中,杨再全主要做好防疫、消毒、治病、催肥等关键技术环节,养好牛来“发牛财”。

  杨再全的牛伙伴高山伟,自家有一辆车,每逢杨再全出门买牛,就用车带着他出去,到广西隆林县者保乡及周边龙广、木咱等乡镇买牛,又卖到广西隆林县者保乡及周边万屯、郑屯、龙广等乡镇,做牛生意一路走来一路顺风。

  “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朋友介绍、微信,这是我做牛生意的信息渠。”杨再全在谈起做牛生意时说。现在,杨再全在牛舍里饲养的一头品种牛,要值1.3万元,他对养牛事业更充满信心。

  2018年11月22日,杨再全坐在轮椅上说,有了国家扶贫政策和帮助责任人对我的帮扶,养牛事业会越来越有奔头,一年下来有几万元的纯收入。

  (吴古昌)

责编:林晓静 卢生龙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