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望谟

品望谟曼妙醇香 风情何止万种


望谟鲁邑坡的晨曦


牛角布依


望谟风情


望谟山脊上的布依寨

  编者按

  如果能用一个字概括望谟的话,那这个字必定就是“醇”了,醇美的布依人,醇浓的布依韵,醇厚的布依风,醇化的布依调,醇和的米酒香……

  根据考古成果显示,在简单的农业经济时代,望谟就有了人类的足迹。风调雨顺的自然生态环境,千姿百态的地形和独特的区域位置,使望谟这片土地成为古代人们因各种缘由而迁徙和流动的一个良好归宿。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望谟便成了中国南方四大族系交汇的结合点。

  从汉文史料得知,望谟县境内的布依族世代居住、生息、繁衍在南、北盘江以东和红水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布依族的族源问题,从古至今就有多种说法:其一是源于古濮人;其二是源于古越人、骆越人;其三是源于明武“调北征南”而来。无论上述说法怎样,从《贵州通史》《望谟县志》获得结论:“布依族是望谟县的世居民族”。

  传统三月三文化节尽显布依风采,拉袍天坑犹如神迹,六里峡谷原始如初,双江口岸旖旎万千,中国布依族文字语言培训基地,中国布依古歌之都,中国布依传统纺织文化之乡......

  说不尽的望谟事,道不尽的望谟情,望谟的背后深藏着一笔厚重的财富。

  如果说山东的古迹都进了博物馆的话,那么望谟的古迹都遗落在了民间;如果说陕西的文物都埋藏在地下的话,那么望谟的文物都散驻在了地上。在望谟,历史与现在遥相呼应,只要抬眼就可以瞩望,伸手就可以触摸,侧耳就可以倾听。

  古寨与民居

  探访、追思、发现。

  望谟人浓厚的乡土情结背后深藏着的是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在望谟的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阐释。

  望谟县布依族住地的选择多重于水源,多选择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平坝或丘陵以及在有河流或小溪的地带建房立寨。一般寨后靠山,寨前有花园,山川环绕,村寨周围,古树参天,翠竹摇曳。布依族村寨历来多为聚族而居,宗姓连片的特点,多数是一个姓氏一个寨子。聚族而居的村寨,还有“血缘村”是指同姓不同宗。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民族间的交往频繁,民族杂居的村寨也逐渐增多,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布依族村寨多有溪河,寨边建有土地庙。祭事时,人们在庙前祭祀土地神、山神和树神。

  在新屯街道的布依寨纳包村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布依族风俗——神奇的布依族“扫寨”。“扫寨”,它以浓烈、古朴、神秘的方式表达布依人驱邪祈福、渴望平安、崇尚美好的心愿。这个风俗流传至今,布依族认为保护村寨清静平安,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就必须在年初把鬼魅扫除去。

  体现布依族聪明智慧的“圆堡粮仓”,以其独特的建筑工艺样式和民族风格,成为望谟县布依人自豪的古老建筑艺术。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土地庙及其祭祀,己趋于淡化或绝迹之中。

  布依民居不似安徽民居那般地曲径通幽,精巧婉转,却规范气势,无不追求“人、天地、建筑”之间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走在古村落的街面,看着路边自在闲散的布依人,偶尔走入一布依人家,望着那严谨的住宅形式,看着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的房屋,木棂花格的门窗,河边洗衣的少妇,忽地想起王其钧在《老房子》里的一段话:古城如酒,愈陈愈醇。现在我们看到的古老的步道,破旧的房屋,以及老人们坐在路边聊天,构成一桢古老的市井生活图卷。这种生活节奏是舒缓的,他们的理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这种悠闲的生活正如老子所说:“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也正是这种悠闲的生活情趣,才使望谟产生隽永凝练,含蓄深沉的浓郁气氛。

  唯美的旋律

  望谟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节奏与旋律。

  每年的七夕节,桑郎的七星桥便成为“浪哨”之地,三月三布依文化节是歌舞升平的海洋,从竹筒传情的对歌习俗中开始接触那独具特色的节奏感的布依文化,应该说望谟的节奏缓慢,却极有力度,一招一势从容稳健。好比流行于王母大地的糠包舞。

  糠包舞的观赏性极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起房盖屋,布依族青年男女就用抛舞糠包的形式来选择情侣,相互表达爱情。糠包是用多种彩色花布缝制而成,表面还有美丽的刺绣图案,有如拳头大小,呈菱形,内装棉书籽或米糠,故名“糠包”。抛舞糠包时,男女青年双方各若干人,分别站在选择好的平地两边,距离约二十米左右,女方先用糠包抛打男方,男方接住以后,双方都有了糠包,就各显身手,互相起舞甩打。精彩的时候,有几十个糠包在空中来回飞舞,恰如双双彩蝶一般,令人眼花缭乱。除糠包舞之外的“舞麒麟”、祭祀活动的“迥旋舞”“粑棒舞”“织布舞”“簸米舞”等都极具布依特色。

  这种节奏造就了望谟人稳健有力的性格。当然,还有喜欢热闹和讲究排场的习惯。

  望谟,就象一部乐曲。

  布依族山歌曲调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小调”系指演唱形式。望谟县复兴镇一带、桑郎镇一带大、小调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大调的内容是情歌,主要唱爱情的悲观离合及对爱情的审美和道德观,曲调高亢嘹亮,昂扬奔放、较慢而音长。喜庆时的山歌对唱大都用大调。每唱一个内容要唱12部,每部要唱12谱(曲),每个谱(曲)要唱12句。由于内容多、所以对歌常常是通宵达旦。小调没有很长的语音、连串的唱下去,叠句开头常带“唏诺”的尾音。小调内容丰富、体裁形式多样、多为反映布依族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其演唱的形式多以独唱、对唱为主、一般用小嗓细声的唱。歌调虽有一定的格式、但大多是触景生情,即兴演唱,所以更能表达演唱者的真实感情。

  用勒尤吹奏的一种乐曲叫勒尤调、“勒尤”是邀请朋友之意,曲调与山歌不同,颇具特色。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吴彦岗)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