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睛隆

记者晴隆新桥煤矿体验生死大营救 :井下三小时

井下三小时
——前方报道组记者井下体验生死大营救
  陈仙灵(左一)下井前与州矿山救护队队员交流。  本报记者 查必芳 摄

  8月6日,阴,有雨。抢险救援第50天。

  50天的艰难推进,对每一个参与抢险救援的人来说,都经历了不平凡的考验。50天,州内媒体一直现场跟踪报道,抢险救援不结束,新闻报道组成员不撤离。

  “现在井下情况比初期要好得多,排水、抽风、供电等系统较为正常。”副指挥长陈晴介绍说。抢险救援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经过请示,指挥部同意一名记者下井,黔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陈仙灵获得这个“殊荣”。

  12时56分,陈仙灵换上矿工工作服。说实话,看着小陈的举动,我很紧张,小陈却显得很轻松,眼镜下,仍然是那张带着微笑的脸:“我一定把井下情况带上来。”50天的报道工作,值班记者们都是带着事故地点示意图,了解井下作业点位置、情况、进展,几次记者请示下井看个“究竟”,均未得到同意。

  13时10分,小陈在入井口登记。州矿山救护队副队长吴光荣对小陈进行搜身,交待注意事项。13时18分,小陈带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张示意图,和州救护队队员段明军、韩俊进入井中。

  小陈下井,我开始在井口指挥部电话旁守候,井上、井下两条线记录抢险救援。

  从值守记录中,井下工作人员昨天傍晚6时50分反映的井下煤矸石已于今早处理,通往水仓的巷道清理紧张进行。

  13时28分,州煤炭局副局长任爱佳叫负责值守的州矿山救护队队员韩应强接通井下电话,了解水泵运转情况。由于不间断降雨,不断有水渗入井下,水泵正常运转决定着抢险救援进度。今天上午,井下绞车平台处两台水泵先后出现故障,指挥部已经将新水泵运到井下。12时50分,抽往风井口的水泵正常运转;另一台水泵正在恢复。

  我不止一次想像过井下的情况,巷道、绞车、轨道、水仓……每一次,都是请教专家、技术人员才对其有个大概的轮廓。小陈在井下,看到的是怎样一个场景呢?

  “恐怖!”这是小陈入井的第一感觉。“抢险救援太艰难了!”

  13时18分,小陈和两名救护队员从风井安全出口来到风井,这里是整个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坡度23度,长近200米。矿灯照射处,可以看到井底已被补给水冲毁,形成一条条深沟,行走非常艰难。巷道两边撑木和上面的横木形成梯形棚。救护队员提醒小陈不能用手扶撑木,这些巷道在发生透水事故时被水淹过,加上一些地方井沿和井底地质结构不结实,补给水淹过后更加不稳定,用手扶撑木很可能造成撑木移动,从而使井顶失去支撑而发生冒顶。风井中段是一个测风站,风井里两根抽水管正在源源不断抽水。由于扬程太高,井下抽水分为三级进行。抢险救援中水泵、电源若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地势较低的巷道积水,从而堵住抢险救援人员的去路或退路,所以保障电源和抽水设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绞车旁积水较多,淹过了小陈的长统水胶鞋。段明军不由分说背上小陈,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淌过4米。这里是三级提水站,因为水泵出现故障,抢险救援人员正在处理。三人翻爬过主斜井皮带,往上爬行几十米,从一个岔口折回到运输反斜巷,继续往上爬,这里坡度18度,全长233米。在运输反斜巷中段,有一个长3米、深3米的水窝,已被煤渣和木垛填满,这里曾被清理过,现在堆的是下段清理时的撑木。

  小陈和两名队员手脚并用爬到运输上山巷,汗水早就打湿了衣衫,此时,行进更加困难。上段就是发现3名生还矿工的地方,这是一个死胡同,由于迎头不通风,瓦斯浓度指数1.8%,气温32度,出于安全考虑,救护队员要求退下来。休息时,小陈仔细观察周围,经过清理后的巷道还是非常狭窄、低矮,仅有1米多宽、高不足1米。这里是救援3名矿工必经之道,坡度25度到近30度,可以想像,当时救援人员是怎样艰难地将三人护送出井的。

  穿过运输上山巷与回风上山巷之间的连接巷,一墩35吨重、体积庞大的煤矸石挡住了去路。这就是前阶段抢险救援的最大一个难关。此时这里的瓦斯浓度是1%以上。指挥部曾考虑过剖解巨石,但是靠着连结巷一边的煤层很不稳固,解剖有可能造成垮塌,危及救援人员安全。经过多次实地查勘,救援人员用木垛撑牢下部,打通煤矸石上部通道,从上面下到下平巷进行搜寻。此时小陈仍然可以看到煤矸石下面衬了20多棵横着的木垛,交叉支撑着,煤矸石上面有1米左右高的空间,小陈和救护队员就从这个空间爬过,这时救护队员手中的瓦斯测量仪发出“嘀嘀”的超限报警信号,瓦斯浓度为1.6%,气温31度。前方就是发现7名遇难矿工的位置。

  水仓部位是抢险救援第三阶段重点部位,水仓上巷道和下巷道各长46米,被杂物、淤泥堵得死死的,几台抽水机正在将巷道低洼处积水抽走,20多名抢险救援人员正在一揪一揪地将整块大石瓦解,然后铲进绞车,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

  从回风反斜巷往上爬,巷道中,被水流冲击变形的钢轨、分离的风机风盘和机头锈迹斑斑……似乎在诉说着这场灾难的摧毁力量。爬到先前经过的绞车房,折回到主斜井,全长300余米、坡度25度以上的巷道中,小陈小心翼翼地扶着皮带旁的支架,一步一步地往前迈。当走到主斜井中段时,皮带旁的空间越来越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人慢慢爬行通过……

  16时12分,小陈从主斜井井口出来。据我们了解,煤矿透水事故一般有3种情况:老窑透水、层间透水、地下水透水。新桥煤矿透水事故为老窑透水,事故发生与安全探防措施、井下巷道规划等设施系统和管理系统不完善有着密切关系。小陈说:“井下抢险救援队员作业的艰难程度超出我的想像,他们是在用生命进行抢险救援!”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