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贞丰

探访贞丰非遗糯食糕粑技艺:百年手艺里的传承与坚守

2025年08月18日 07:57:0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徐蓉

  匠心寻根,躬行问道,传创并举。近日,贵州大学溪山青语实践队聚焦非遗糯食糕粑传承,深入“中国糯食之乡”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与当地糯食协会副会长李文波展开深刻交流,探寻这项百年技艺的发展现状与传承路径。

  贞丰县糯食文化底蕴深厚,为保证品质,糕粑主要原材料坚持从岩鱼村采购,本地优质糯米经筛选、浸泡、蒸煮后,被反复捶打至细腻柔韧。李文波介绍道:“我们从不用机器,全靠一双手揉、捏、蒸,这样做出来的糯食隔夜都还能保持Q弹。”

  谈及传承现状,李文波坦言,“我们这些坚持手工的,成本高,价格也高,买的人就少了。但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我不忍心让它变了味儿啊。”

  在文化内涵与传播方面,李文波说:“很多游客来就吃个糯米饭,拍拍照,根本不知道这糯食在我们布依族的祭祀、婚俗里有多重要。”

  实践队员发现这里主要靠线下销售,鲜少涉足线上领域,尤其是对于小作坊来说。李文波略显无奈,“希望年轻人们能够学习这项技艺,并且能利用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糯食的文化价值,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

  当地糯食从业者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各家都有独特配方,但也面临着共性挑战。“大家都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糯食协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李文波的话语中既有对技艺传承的执着,也透着现实的压力。精力有限和设备不足让他对线上运营望而却步,加上经济大环境影响,如今的销量较往年明显下滑。尽管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但他始终坚持“机器做不出手工的味道”,这份坚守让实践队员深受触动。

  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李文波都会带着自家糯食参加文化活动和美食节,展台前的奖状见证着他的坚守与成就。“能让更多人尝到老手艺的味道,再累也值。”他笑着说,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销路,更让糯食文化得到了传播。

  对于糯食糕粑面临的传承困境,实践队成员共同出谋划策,“能不能将糯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开发一些糯稻田观光项目,让游客可以看到糯稻是怎么种植的。还可以设立非遗体验工坊,让游客亲手包粽子、打糯米,亲身体验制作过程,感受糯食文化的魅力”。李文波说到:“我相信只要坚持传承、不断创新,一定能带咱们贞丰糯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此次实践学习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与伟大。李文波用双手守护着百年技艺,用热爱抵御着市场冲击,他的故事正是无数非遗传承人的缩影。正如实践队员所说:“这些糯食里藏着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守护。”

  (徐蓉)

  责编:王湛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探访贞丰非遗糯食糕粑技艺:百年手艺里的传承与坚守

亮点黔西南 | 2025年08月18日 07:57:06 | 徐蓉

  匠心寻根,躬行问道,传创并举。近日,贵州大学溪山青语实践队聚焦非遗糯食糕粑传承,深入“中国糯食之乡”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与当地糯食协会副会长李文波展开深刻交流,探寻这项百年技艺的发展现状与传承路径。

  贞丰县糯食文化底蕴深厚,为保证品质,糕粑主要原材料坚持从岩鱼村采购,本地优质糯米经筛选、浸泡、蒸煮后,被反复捶打至细腻柔韧。李文波介绍道:“我们从不用机器,全靠一双手揉、捏、蒸,这样做出来的糯食隔夜都还能保持Q弹。”

  谈及传承现状,李文波坦言,“我们这些坚持手工的,成本高,价格也高,买的人就少了。但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我不忍心让它变了味儿啊。”

  在文化内涵与传播方面,李文波说:“很多游客来就吃个糯米饭,拍拍照,根本不知道这糯食在我们布依族的祭祀、婚俗里有多重要。”

  实践队员发现这里主要靠线下销售,鲜少涉足线上领域,尤其是对于小作坊来说。李文波略显无奈,“希望年轻人们能够学习这项技艺,并且能利用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糯食的文化价值,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

  当地糯食从业者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各家都有独特配方,但也面临着共性挑战。“大家都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糯食协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李文波的话语中既有对技艺传承的执着,也透着现实的压力。精力有限和设备不足让他对线上运营望而却步,加上经济大环境影响,如今的销量较往年明显下滑。尽管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但他始终坚持“机器做不出手工的味道”,这份坚守让实践队员深受触动。

  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李文波都会带着自家糯食参加文化活动和美食节,展台前的奖状见证着他的坚守与成就。“能让更多人尝到老手艺的味道,再累也值。”他笑着说,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销路,更让糯食文化得到了传播。

  对于糯食糕粑面临的传承困境,实践队成员共同出谋划策,“能不能将糯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开发一些糯稻田观光项目,让游客可以看到糯稻是怎么种植的。还可以设立非遗体验工坊,让游客亲手包粽子、打糯米,亲身体验制作过程,感受糯食文化的魅力”。李文波说到:“我相信只要坚持传承、不断创新,一定能带咱们贞丰糯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此次实践学习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与伟大。李文波用双手守护着百年技艺,用热爱抵御着市场冲击,他的故事正是无数非遗传承人的缩影。正如实践队员所说:“这些糯食里藏着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守护。”

  (徐蓉)

  责编:王湛

推荐阅读
黔西南日报   2025-07-20
亮点黔西南  2025-07-21
黔西南日报   2025-07-21
亮点黔西南  2025-07-21
天下普安  2025-07-23
安龙县人民法院  2025-07-25
亮点黔西南  2025-07-24
亮点黔西南  2025-07-26
黔西南日报  2025-07-28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