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四季康养之都”实至名归
在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正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将喀斯特山地的灵秀、常年温润的气候与深厚人文底蕴交织,走出一条自然与产业共生、康养与发展共兴的特色之路。
这片被大自然厚爱的土地,藏着最本真的康养密码。全年气温平均17℃的“天然调节器”,让冬无酷寒、夏无酷暑成为日常,恰好契合人体机能的舒适区间;常年领跑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搭配高浓度负氧离子,更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沁心的“森林浴”。2019年8月,黔西南州被中国气象协会评为“四季康养之都”;2024年9月,联合国老龄所授予黔西南州“世界康养示范城市”荣誉。两顶桂冠,是对这片土地生态禀赋的最佳注解。
而这份生态馈赠,具象化为星罗棋布的景区群落,共同构成一幅立体的康养画卷。风景名胜区与多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交相辉映,织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网络。其中,州府兴义市“一城七景”的独特格局尤为亮眼,方圆数十公里内,多个景区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城市脉络巧妙串联。
从万峰林的喀斯特峰丛如千军万马奔腾,“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奇观让探秘者沉醉于地质演化的史诗;到马岭河峡谷的百米飞瀑群如银河倾泻,“飞湍瀑流争喧豗”的壮阔,令徒步者在负氧离子浴中涤荡身心;再到万峰湖的碧波荡漾间,岛屿如翡翠镶嵌,垂钓、泛舟的悠闲时光诠释着“慢康养”的真谛。这些自然瑰宝,为黔西南的康养产业筑牢了不可复制的基底。
除自然的馈赠外,黔西南的康养魅力更源于深厚的人文积淀。“加油文化”这一独特标识,从清代知府张锳“添灯加油”的劝学故事中走来,穿越百年仍焕发蓬勃活力。如今,它不仅是黔西南人的精神图腾,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IP。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赛道上,黔西南同样步履坚实。积极争取各级非遗保护资金,常态化开展传承工作;推进黔桂边区委旧址、牙美元旧居等文保单位修缮,让红色记忆与历史遗存得以延续;对多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让古老技艺在云端永久留存,为康养旅游注入可触摸的历史温度与文化质感。
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硬件+软件”的双重升级。黔西南以《万峰林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为纲,完成万峰林景区“一中心八系统”硬件提升,全新的游客中心、优化的交通组织、升级的市政配套,让景区承载力显著增强;旅游交通、安全保障、服务标准等“软环境”的同步提质,则让游客体验感持续攀升,最终助力万峰林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行列。
这种系统性升级,更催生了“康养+”融合赛道上的多元业态集群效应。
民宿集群成为康养度假的“流量担当”。峰兮、榕宿、悦栖里、子遇等品牌民宿,在万峰林周边构建起集休闲、美食、养生、疗愈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全州数百家民宿中,不乏全国甲级民宿与全省高等级民宿,形成全省规模领先、业态丰富、品质上乘的民宿集群,让游客在山野间尽享“推门见峰林,闭户闻虫鸣”的惬意。
温泉产业则填补了高端业态的空白。兴义云屯·沐云温泉酒店摘得“IMTA国际山地温泉康养旅游先行示范点”称号,栖梦泽温泉酒店(二期)打造“温泉疗养+运动拓展+亲子游乐”复合业态,让地热资源转化为“暖身更暖心”的康养体验。
旅居地产的持续升温同样印证着市场的认可。万昌·杏林春晓、景地壹号院等品牌项目以“优质配套+生态环境”赢得青睐,销售势头良好,成为“第二居所”康养吸引力的生动注脚。
养老服务领域更迈向“普惠优质”。以兴义安佳坪东颐养园为示范,黔西南正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湖南海福祥养老集团的入驻,更让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协同发展,为银发群体提供“医养结合”的贴心服务。
喀斯特山地的独特地貌,还让黔西南成为户外运动的天然赛场。连续多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成功举办,使其成为国际山地运动版图的重要坐标。2024年,这里更是承办了百余场赛事活动: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汇聚全球目光,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展现速度与激情,万峰林万人徒步大会让普通人在峰林中感受运动快乐,万峰湖野钓大奖赛则诠释着“静与动”的康养哲学。众多参与者加入,让“运动康养”理念深入人心。
从生态基底到人文内核,从设施升级到产业融合,黔西南正以“四季康养之都”为起点,在“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的新征程上,持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篇章。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欢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