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文明花开香满园 兴义市中小学深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2025年08月14日 08:42:18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罗振

  见面问好、就餐排队……走进全国文明校园——兴义市第八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浓郁的宣传栏,还有训练有素、举止文明、精神抖擞的学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以德育人,提升精神文明

  教育承载文明,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近年来,兴义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学校、强在学校、活力在校园,有力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图文解说、观看视频、师生互动等形式做好革命教育,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此外,打造红色文化研学精品路线,将兴义市烈士陵园、红军村等作为教学现场,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推动红色基因在心里传承。

  每年,兴义市东贡小学、木贾小学、兴义市第八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红军村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参加研学后,孩子们激情澎湃地分享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刻感悟。

  兴义市第八小学六年级李陈同学在活动后心潮难平:“参观红军村,感受到前辈的伟大革命精神,体悟到革命精神教育的非凡意义,长大后立志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传承先辈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深耕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艺术展演、中小学现场书画大赛、“插秧研学”劳动等德智体美劳活动,组织“书香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24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26万人次学生参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激情绽放。

  每年插秧季,兴义市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到田间,开展“插秧研学”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精神内涵。

  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校长胡兴青介绍,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热爱劳动,为建设“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助力。

  厚植传统文化育人底色。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命脉,秉承“以文化人”理念,在中小学生价值观形成初期,推动当地非遗文化进校园,结合各校实际挖掘开展八音坐唱、布依蜡染、刺绣、高台舞狮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则戎镇中心小学、兴义市则戎镇中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讲座,普及戏曲、布依族八音坐唱等知识。顶效铁路小学、泥凼中学、马岭中学、红星路小学万峰林校区等学校开设舞龙舞狮课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洒金中学、歪染学校将非遗文化扎染、布依竹筒舞、布依剪贴绣等引进校园。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涵养心灵,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5月25日,洒金中学开展主题为“我爱我,也爱你,布言布语,治愈心灵,专属扎染心灵画布”活动。

  洒金中学心理老师候应艳介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布依扎染融合,在扎染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的答案和固定的模板。学生可随心随性地捆扎布料,让每一个结、每一道褶都成为内心情绪的表达。当白布浸入靛蓝染缸,等待、期待、惊喜,如同我们的人生旅程,充满未知与可能。展开染好的布料,独一无二的图案便是学生当下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是属于学生的心灵画布,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又传承了地方特色文化。

  树立典型,弘扬文明新风

  文明种子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擦亮了未成年人的精神底色,为全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不竭源泉。

  5月22日,向阳路小学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进校园宣讲活动。六年级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汲取榜样的力量。

  活动中,优秀少先队员兰景鸿、张芷萱担任主讲人,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兰景鸿分享了“环保小卫士”王鸿楷等少年榜样的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美德就在身边,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张芷萱则带来了同学王小明长期帮扶行动不便伙伴的暖心故事,诠释了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使现场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以模范为镜,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将真善美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外绽放。”向阳路小学校长刘波说道。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长期以来,兴义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学雷锋志愿服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书香润校园、先进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主题活动。

  2024年,评选推荐新时代好少年24名并报文明办参评,表彰三好学生2380人、优秀学生干部1195人、先进班集体315个;表彰“红领巾奖章”个人二星章356名、“红领巾奖章”集体(大队)二星章18个、“红领巾奖章”集体(中队)二星章135个。今年,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集体表彰,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少先队副大队辅导员熊阿娇获个人表彰。

  拾金不昧的延安路小学学生刘媛和杨诗涵捡到钱包后交到警察手中。盘江路小学的张文武、舒琪睿和王义灿三名同学拾到现金后交给失主。红星路小学教师徐圣在寒冬时节跳进湾塘河救人……这些无私奉献、拾金不昧的动人事迹,在他们身上闪耀着光芒。

  榜样力量,追光而行。坚持用“美的眼睛”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把营造“好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文明花开香满园,人文兴义尽朝晖。兴义市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思想引领到实践养成,从环境浸润到制度保障,文明基因已深深植入师生血脉。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精神美的美丽画卷在校园绽放……

  (罗振)

  责编:王湛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文明花开香满园 兴义市中小学深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亮点黔西南 | 2025年08月14日 08:42:18 | 罗振

  见面问好、就餐排队……走进全国文明校园——兴义市第八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浓郁的宣传栏,还有训练有素、举止文明、精神抖擞的学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以德育人,提升精神文明

  教育承载文明,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近年来,兴义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学校、强在学校、活力在校园,有力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图文解说、观看视频、师生互动等形式做好革命教育,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此外,打造红色文化研学精品路线,将兴义市烈士陵园、红军村等作为教学现场,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推动红色基因在心里传承。

  每年,兴义市东贡小学、木贾小学、兴义市第八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红军村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参加研学后,孩子们激情澎湃地分享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刻感悟。

  兴义市第八小学六年级李陈同学在活动后心潮难平:“参观红军村,感受到前辈的伟大革命精神,体悟到革命精神教育的非凡意义,长大后立志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传承先辈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深耕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艺术展演、中小学现场书画大赛、“插秧研学”劳动等德智体美劳活动,组织“书香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24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26万人次学生参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激情绽放。

  每年插秧季,兴义市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到田间,开展“插秧研学”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精神内涵。

  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校长胡兴青介绍,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热爱劳动,为建设“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助力。

  厚植传统文化育人底色。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命脉,秉承“以文化人”理念,在中小学生价值观形成初期,推动当地非遗文化进校园,结合各校实际挖掘开展八音坐唱、布依蜡染、刺绣、高台舞狮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则戎镇中心小学、兴义市则戎镇中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讲座,普及戏曲、布依族八音坐唱等知识。顶效铁路小学、泥凼中学、马岭中学、红星路小学万峰林校区等学校开设舞龙舞狮课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洒金中学、歪染学校将非遗文化扎染、布依竹筒舞、布依剪贴绣等引进校园。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涵养心灵,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5月25日,洒金中学开展主题为“我爱我,也爱你,布言布语,治愈心灵,专属扎染心灵画布”活动。

  洒金中学心理老师候应艳介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布依扎染融合,在扎染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的答案和固定的模板。学生可随心随性地捆扎布料,让每一个结、每一道褶都成为内心情绪的表达。当白布浸入靛蓝染缸,等待、期待、惊喜,如同我们的人生旅程,充满未知与可能。展开染好的布料,独一无二的图案便是学生当下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是属于学生的心灵画布,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又传承了地方特色文化。

  树立典型,弘扬文明新风

  文明种子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擦亮了未成年人的精神底色,为全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不竭源泉。

  5月22日,向阳路小学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进校园宣讲活动。六年级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汲取榜样的力量。

  活动中,优秀少先队员兰景鸿、张芷萱担任主讲人,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兰景鸿分享了“环保小卫士”王鸿楷等少年榜样的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美德就在身边,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张芷萱则带来了同学王小明长期帮扶行动不便伙伴的暖心故事,诠释了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使现场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以模范为镜,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将真善美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外绽放。”向阳路小学校长刘波说道。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长期以来,兴义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学雷锋志愿服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书香润校园、先进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主题活动。

  2024年,评选推荐新时代好少年24名并报文明办参评,表彰三好学生2380人、优秀学生干部1195人、先进班集体315个;表彰“红领巾奖章”个人二星章356名、“红领巾奖章”集体(大队)二星章18个、“红领巾奖章”集体(中队)二星章135个。今年,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集体表彰,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少先队副大队辅导员熊阿娇获个人表彰。

  拾金不昧的延安路小学学生刘媛和杨诗涵捡到钱包后交到警察手中。盘江路小学的张文武、舒琪睿和王义灿三名同学拾到现金后交给失主。红星路小学教师徐圣在寒冬时节跳进湾塘河救人……这些无私奉献、拾金不昧的动人事迹,在他们身上闪耀着光芒。

  榜样力量,追光而行。坚持用“美的眼睛”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把营造“好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文明花开香满园,人文兴义尽朝晖。兴义市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思想引领到实践养成,从环境浸润到制度保障,文明基因已深深植入师生血脉。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精神美的美丽画卷在校园绽放……

  (罗振)

  责编:王湛

推荐阅读
黔西南日报       2025-07-15
黔西南日报   2025-07-15
廉洁黔西南  2025-07-17
亮点黔西南  2025-07-17
黔西南日报   2025-07-20
亮点黔西南  2025-07-21
黔西南日报   2025-07-21
亮点黔西南  2025-07-21
天下普安  2025-07-23
安龙县人民法院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