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椒绿韭香鼓起村民“钱袋子”
安龙县椒绿韭香鼓起村民“钱袋子”
安龙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辣椒、韭菜产业,有效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依托良好的土壤、水源、光照等资源条件,钱相街道发展辣椒种植共计5000多亩,品种包括朝天椒、小米椒、线椒等,主要分布在三道墙、湾水井、乔马、钱相等村(居),涉及合作社7家、农户172户。自6月下旬以来,种植户们有序组织采收成熟的辣椒供应市场,采收期可持续到11月。
“通过辣椒产业的发展,我们劳动务工收入约1200万元,达到了一个土地流转得租金、群众务工得佣金、产业发展大户得现金‘一地三金’的模式,真正让黄土地变成了‘金疙瘩’。”钱相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冯建方说。
在春潭街道阿兴村,上高牛坝区120亩韭菜也迎来丰收。连片的韭菜鲜嫩翠绿、散发着韭菜特有的清香,村民们忙着收割、分拣、整理捆扎,准备外运销售。
“1亩地韭菜1茬可以采收1000公斤左右,可持续采收到12月。”春潭街道韭菜种植大户舒朝俊说。
辣椒、韭菜种植都具有周期短、见效快、采摘期长等特点。今年,全县种植辣椒3.1万亩、韭菜1万亩,涉及农户1800多户,预计总产量11.6万吨,总产值3.7亿元。产业的向好发展,不仅“绿”了田野,更是拓宽了增收“好路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陈秋 龙建敏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