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州直

黔西南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畅通产销链 助“黔货出山” 促乡村振兴

2025年09月05日 08:04:01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洋翠 韦荣

  近年来,位于兴义市顶效街道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依托完善设施与渠道优势,在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化与农户合作中持续发力,不仅打通了“黔货出山”的关键链条,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配送中心,可见农户送菜的车辆络绎不绝,分拣、检测、打包、配送等环节紧密衔接、运转有序。蔬菜到货后,工作人员首先按种类和品质进行初步分类,质检员随即对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抽检,确保每份蔬菜均符合安全标准。随后,根据订单需求进行精准分拣,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分拣区域,工人们正忙着为刚到的韭菜去除黄叶、进行捆扎,分拣中心的大部分务工人员来自周边地区。分拣工陈代会表示:“在这里分拣韭菜,离家近,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还能享受一顿免费午餐,轻松又能消磨时间。”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分拣完成的蔬菜经过清洗、称重和包装后,进入冷链物流环节。“每天把蔬菜洗净、装进泡沫箱,再装车发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打包专员王国龙说,这份工作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月薪7000-8000元,生活有保障。

  运输司机韩文权则忙着将货物发往江浙沪:“一个月配送4次,每次拉14吨左右,这一车正要发往江苏淮安。”这些司机成为“黔货出山”的重要运输纽带,将新鲜农产品送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黔西南的美味。

  作为推动“黔货出山”的重要平台,该配送中心占地148.83亩,项目总投资45061.46万元,配备了分拣大棚、成品保鲜库、冷库等设施,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保障农产品快速运输。自2022年7月试运营以来,中心已搭建起覆盖上海、广东、江西等17个省(市、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销售渠道,主打韭菜、蒜苗、菜心等黔西南生鲜产品。目前,日均帮助周边种植户销售蔬菜25吨。

  签约种植户余华远驾驶货车抵达配送中心,打开货车后门,满车的韭菜映入眼帘,几名工人立即上前卸货。“这是这个月最后一车韭菜,这一茬已经收割结束。我种了50多亩韭菜,每月收割6-7万斤,全部送到分拣中心,根本不愁卖。”截至目前,配送中心已签约种植户200余户,覆盖黔西南州兴义、安龙、册亨等8个县市,有效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与此同时,配送中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务工人员多为周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事货物验收、分拣、包装、发货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来这里三年了,主要做清洗和打包,早上8、9点来,菜处理完就下班,月薪平均4000-5000元。”家住马别社区的务工群众刘洪娟说,在家门口挣钱,不用外出奔波,很方便。

  据统计,配送中心日均带动30至40人就业,每年解决农户就业5000人次,年发放工资超过100万元。这些就业岗位不仅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还促进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和个人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配送分中心业务专员顾典梅介绍,中心规划用地99218.04㎡(148亩),总建筑面积92487.06㎡,总投资45061.46万元,以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交易平台为目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配送中心自试运营以来,累计销售蔬菜7万吨、分拣4.5万吨,年处理能力达2.4万吨,日处理能力60至80吨(约12至16万斤)。截至今年八月,销售量超9000吨。

  今年以来,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从以往聚焦大湾区,拓展至广州、温州、义乌、合肥等地。其中,广州占比54%、温州占比23%、义乌占比9%。同时,中心开通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覆盖更多客户群体。下一步,中心将在当地政府带领下,发挥国企平台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助力”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既保障农户种植积极性与基本收益,也推动全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洋翠 韦荣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黔西南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畅通产销链 助“黔货出山” 促乡村振兴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 2025年09月05日 08:04:01 | 王洋翠 韦荣

  近年来,位于兴义市顶效街道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依托完善设施与渠道优势,在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化与农户合作中持续发力,不仅打通了“黔货出山”的关键链条,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配送中心,可见农户送菜的车辆络绎不绝,分拣、检测、打包、配送等环节紧密衔接、运转有序。蔬菜到货后,工作人员首先按种类和品质进行初步分类,质检员随即对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抽检,确保每份蔬菜均符合安全标准。随后,根据订单需求进行精准分拣,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分拣区域,工人们正忙着为刚到的韭菜去除黄叶、进行捆扎,分拣中心的大部分务工人员来自周边地区。分拣工陈代会表示:“在这里分拣韭菜,离家近,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还能享受一顿免费午餐,轻松又能消磨时间。”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分拣完成的蔬菜经过清洗、称重和包装后,进入冷链物流环节。“每天把蔬菜洗净、装进泡沫箱,再装车发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打包专员王国龙说,这份工作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月薪7000-8000元,生活有保障。

  运输司机韩文权则忙着将货物发往江浙沪:“一个月配送4次,每次拉14吨左右,这一车正要发往江苏淮安。”这些司机成为“黔货出山”的重要运输纽带,将新鲜农产品送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黔西南的美味。

  作为推动“黔货出山”的重要平台,该配送中心占地148.83亩,项目总投资45061.46万元,配备了分拣大棚、成品保鲜库、冷库等设施,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保障农产品快速运输。自2022年7月试运营以来,中心已搭建起覆盖上海、广东、江西等17个省(市、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销售渠道,主打韭菜、蒜苗、菜心等黔西南生鲜产品。目前,日均帮助周边种植户销售蔬菜25吨。

  签约种植户余华远驾驶货车抵达配送中心,打开货车后门,满车的韭菜映入眼帘,几名工人立即上前卸货。“这是这个月最后一车韭菜,这一茬已经收割结束。我种了50多亩韭菜,每月收割6-7万斤,全部送到分拣中心,根本不愁卖。”截至目前,配送中心已签约种植户200余户,覆盖黔西南州兴义、安龙、册亨等8个县市,有效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与此同时,配送中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务工人员多为周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事货物验收、分拣、包装、发货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来这里三年了,主要做清洗和打包,早上8、9点来,菜处理完就下班,月薪平均4000-5000元。”家住马别社区的务工群众刘洪娟说,在家门口挣钱,不用外出奔波,很方便。

  据统计,配送中心日均带动30至40人就业,每年解决农户就业5000人次,年发放工资超过100万元。这些就业岗位不仅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还促进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和个人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配送分中心业务专员顾典梅介绍,中心规划用地99218.04㎡(148亩),总建筑面积92487.06㎡,总投资45061.46万元,以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交易平台为目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配送中心自试运营以来,累计销售蔬菜7万吨、分拣4.5万吨,年处理能力达2.4万吨,日处理能力60至80吨(约12至16万斤)。截至今年八月,销售量超9000吨。

  今年以来,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从以往聚焦大湾区,拓展至广州、温州、义乌、合肥等地。其中,广州占比54%、温州占比23%、义乌占比9%。同时,中心开通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覆盖更多客户群体。下一步,中心将在当地政府带领下,发挥国企平台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助力”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既保障农户种植积极性与基本收益,也推动全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洋翠 韦荣

推荐阅读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黔西南日报      2025-08-10
亮点黔西南  2025-08-13
亮点黔西南  2025-08-15
亮点黔西南  2025-08-15
亮点黔西南  2025-08-15
盘州发布  2025-08-09
黔西南日报  2025-08-15
亮点黔西南  2025-08-06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