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淡出政坛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图片来源网络
十里洋场为胞弟献计
1921年3月21日中午,上海西藏路附近的“一品香” 楼下,一个身材高大,身着西装的青年男子正焦急地瞭望着门外,当他见到一辆黑色的汽车出现在前面,连忙快步走向汽车,车夫下车替他拉开车门,他进入后座尚未坐稳,突然,“呯呯呯”接连几声枪响,车夫急忙回头察看,只见他胸口连中两弹,鲜血喷溅而出。
车夫正打算将他扶起,未及至前,他已无力地倒在了汽车的后座上。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浑身鲜血的男子早已气绝身亡。
这男子正是时任黔军总司令的王文华,他是因何来到上海?又是被何人所杀?笔者一一道来。
王文华与王伯群系同胞兄弟,都是兴义景家屯人士。王文华生于1888年,王伯群生于1885年,都是时任贵州督军兼省长的刘显世的亲外甥。1920年11月10日下午,王文华带着随从,急匆匆出现在上海愚园路王伯群公馆。坐下没多久,王文华便迫不及待地把贵州“清君侧”即民九事件进展情况及所达到的预期,向王伯群一五一十作了陈述。王文华如今进退维谷:既不能答应身为黔军总司令麾下五位旅长联名致电邀他回黔主持大局的请求,更不便接受贵州省议会推举他就任贵州省长的选举结果。当然,他也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已经既得的一切!万般无奈,只得请长兄出主意了。
王文华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带袁祖铭等进入刘显世幕府,从基层军官干起,直到当上黔军司令。王伯群则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后,王伯群被任命为大总统府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要职。
王文华奉命率黔军前往四川,配合滇军截断攻打黔境的北洋军刘存厚部后路。黔军在四川境内之战,前期捷报频传,不但打出了军威,且队伍得到飞速扩充。刘显世与唐继尧见王文华威信日增,甚为忌惮。适逢黔军偶战不利,战绩不俗的袁祖铭又发来电报,对于自己仅获师长一职牢骚满腹,公然向刘显世提出担任黔军副总司令职位的要官请求。刘、唐一见大喜,便密谋以不懂军事为由,商定一旦王文华回到贵阳,便欲宣布削去其黔军总司令一职!
王文华获报后大怒,先是发动回黔伤病员,让他们串联起来,前往省政府清算积欠的军饷。愤怒的伤兵将省城贵阳搅得鸡犬不宁,一片紧张混乱局势。继政务厅长被他们群殴致伤后;财政厅长又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而自杀。不久,震撼贵州政坛的“清君侧”民九事变爆发。黔军包括何应钦、谷正伦、卢焘在内的旅长,以及警卫长孙剑锋等人,率领黔军正规军直接发动军事政变,对刘显世所有直系亲信真枪实弹公然发难。口号虽是清君侧,实则就是为了逼迫刘显世下台。
政变发动不到3个小时,游击军的3个团就被彻底解决,所有的衙门或核心机构均被黔军占据。刘显世被逼迫通电全国,辞去督军,省长职务。被军队礼送回原籍的兴义乡下。
为了避免戴上“外甥逐娘舅”,“以下犯上”的恶名,遂以治病为名,让卢焘代理自己的总司令职务,将袁祖铭带在身边以便管控,偕同参谋长朱绍良一道,前往上海。
王伯群曾饱读诗书,更兼足智多谋。他认为而今之计,王文华前往广州投靠孙中山当为上上之策。贵州军政大权这块烫手山芋,便可因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在名正言顺当中平稳过渡。
整日惶惶不可终日的袁祖铭,见机找了一个脱身理由。王文华此时已无暇顾及其他事,于是袁得以如出笼的鸟儿一般,迅即由上海乘火车潜往北京。
王伯群故居。
飞来黑弹夺走文华性命
王文华到广州见到了孙中山,被委以革命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贵州代言人。孙中山称赞他是“西南后起之秀”。在他返沪之前,希望他劝说浙江督军卢永祥支持广州政府,共同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
1921年元旦刚过,满怀信心的王文华兴冲冲回到了上海。
从广州再次回到上海,王文华带在身边的就是自己的高级幕僚双止澄。王伯群便依照黑白两道都混得风生水起的朋友李元著建议,要王文华尽量乘坐黄包车,不乘或尽量少乘王伯群的汽车。刺客不认得王文华,未必不认得王伯群的车子?
王文华与双止澄刚刚住进一品香时,就交代店主务必对他们的身份绝对做到对外保密。有一天双止澄房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当时王文华不在,双止澄觉得奇怪,他小心翼翼的问:“你是谁?”对方压低声音说,“王将军在吗?请你提醒他,有人要害他!”
搁下电话,他赶紧马不停蹄跑到王伯群家将情况叙说了一遍。王伯群立即托人去查。五天后,打匿名电话的人被找到。但他只知道有人准备在一品香到静安寺的路上行刺王文华,出于当年得到王文华资助的报恩之心,他悄悄打了这个电话。他说,王司令当年给了我一碗饭吃,我知道这个秘密后必定要告知他。至于其他我是一概不知。
王文华少年得志,英武逼人,并没有过多把这事放在心上。
王文华辅佐刘显世当上贵州督军兼省长;发展壮大黔军,可谓天字第一号功劳。然而,黔军入川后,自恃功高的袁祖铭不满于师长一职,他公然要官之事被王文华得知后,撤了袁的师长一职,任命其担任了有名无实的总司令部总参议。名为擢升,实为无实际兵权之虚衔。袁不敢发作,内心已生恨意。
在颇具档次的“一品香”旅馆,王文华与双止澄虽都订了房间,但王文华却极少在这里居住,只是偶尔前来下棋喝茶。
1921年3月16日晨,在哥哥家闷得发慌的王文华,来到“一品香”自己的房间里,跟双止澄下棋。下午五时左右,玩得正高兴的王文华,接到了哥哥王伯群打来的电话。他告诉王文华,你急于见到的李协和(烈钧)和卢小嘉(卢永祥的儿子),现已经来我家专程来见你了为了赶时间,我派汽车过来接你快一些!
当汽车来到西藏路附近的“一品香” 楼下,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车夫正打算将他扶起,未及至前,他已无力地倒在了汽车的后座之上。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急匆匆赶来的王伯群,见到了之前还生龙活虎的弟弟,仅是半日时间,便已是浑身鲜血,英魂飘飘西去矣。
弟弟的横遭暗杀,不啻于在王伯群头顶炸响了一个晴天霹雳!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猛然击中了他!
第二个暗杀目标居然是自己
弟弟遇难后,王伯群痛心疾首,意志消沉了许久。随后,他花钱,托人,走动了各种关系,案子一直未破。当年10月,因弟弟之死心情极大郁闷的王伯群,决定赴杭州旅游散心,同时,也祭奠一下安葬于那里的弟弟。
10月10日,家里接到通知,王伯群乘沪杭特快返沪。家人便派他的亲信副官蔡必章驾车前往迎接。
由于火车晚点,蔡必章便将汽车停在站前广场等候。显得十分焦躁不安。
松沪护军使署专门派驻火车站的几名暗探正好巡察至此一,见蔡必章行迹十分可疑,便上前盘问。
蔡必章顿时脸色大变,说话吞吞吐吐。见暗探围过来,竟然夺路而逃。暗探群起猛扑,迅速将其制服,并从他身上搜出了利刃一把。
经过审讯,蔡必章交代了伙同辛治国联手刺杀王伯群的阴谋与计划。并交代,此案以及王文华被刺杀一案,幕后主谋皆为袁祖铭。
蔡、辛两人原都是王文华的部下,王文华死后,就都一道投到了王伯群门下,并深得信任。那袁祖铭之所以处心积虑欲除掉王伯群,原因是王文华死后,王伯群曾一度被选举为贵州省长。袁祖铭担心他上台之后,必定严查王文华被刺一案,遂暗中联络并收买辛治国,并送给了他不菲的的黄金,大洋。希望他拉拢蔡必章,联手干掉王伯群。
辛治国与袁祖铭有亲戚关系,他算袁的表弟。经袁这么一撺掇,遂迅速倒戈。那蔡必章与他一样,均是背信弃义,视金钱为性命之人。无需花费多少功夫,就极快的沆瀣一气了。袁祖铭要求他们尽快前往武汉密谋刺杀步骤,方案。两人便假惺惺对王伯群说,袁祖铭在武汉招募亡命之徒,他们为进一步掌握其秘密,动向,打算悄悄前往刺探消息。
王伯群已经知道刺杀弟弟的主谋必是袁祖铭无疑。一听两人的计划,不但信以为真,还很感动。连忙准许他们入鄂。
两人遂乘江轮离开上海西上,在武昌与袁祖铭会合,三人共同密谋暗杀王伯群方案。袁祖铭允诺,事成之后,自己有北洋军阀在幕后撑腰,必定能够当上贵州省省长。到了那时,不仅付给他俩一笔不小的钱钞,还会任命辛治国为警卫团长,蔡必章为警卫营长。
蔡必章返沪后,没有联系上袁祖铭的人,拿不到枪支弹药,便又匆匆折返武昌。此时,留在后面的辛治国已经拿到了经费和委任状,两人一起回到了上海。
辛治国考虑到王伯群身边有十数名护卫,要想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必须收买王伯群的几名贴身护卫才有可能实现预期暗杀计划。他将情况报告给袁祖铭后,携带着现洋、手枪、匕首等物,悄悄住进了湖北路新旅社。一面暗中与蔡必章联系,一面积极活动,等待时机。
就在他酝酿乘月黑风高亲自潜入王府,由蔡必章作内应,神不知鬼不觉血刃王伯群,之后再将其财产洗劫一空之时,王伯群突然开启了杭州旅游的行程,他措手不及,有些坐不住了。
当蔡必章紧张地向他汇报王伯群将于10日下午返沪的消息时,他非常高兴,当即命令蔡必章在车站乘乱时用匕首刺死王伯群。胆小怕事的蔡必章想到要由自己单人独马在公众场合刺杀王伯群,顿时吓得灵魂出窍,不惊自乱,觳觫颤栗,张惶失措。
消息传到王伯群耳里,他不但震惊,更是怒火满腔!弟弟王文华的遇刺对他的打击几近灭顶,想不到自己也差一点无端端死在了袁祖铭的枪下!
袁祖铭手握兵权,且远在他省,松沪军使署鞭长莫及。由于王伯群的不断催促与施压,案件在拖了一年多之后,直到1922年7月下旬,松沪护军使署军法科才以杀人未遂从犯,判处蔡必章有期徒刑5年;以杀人未遂主谋,判处辛治国死刑立即执行。而杀害王文华的凶手张克明、石忠卿始终没能抓获归案。直接指挥,亲自部署暗杀行动的何厚光也因袁祖铭的庇护,不但逍遥法外,还在袁的部队中一路飙升。几年后,袁祖铭当上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何厚光被提拔为副军长。
权力争斗的诡谲与凶险中淡出政坛
何应钦是王伯群的亲妹夫。他们的胞妹王文湘与何应钦婚后伉俪情深。何也是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正逢刘显世创办贵州讲武堂,何等一大批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被聘来贵阳训练新军。经刘显世和王文华保荐,何应钦任黔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兼学生营营长。
何与王文湘结婚后,何应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当上了贵州讲武学校校长,省警察厅厅长,全省警务处处长,第五混成旅旅长等要职。1920年11月,何直接指挥了“民九”事变,迫使刘显世交出了贵州军政大权。
王文华在上海遇刺后,五旅乱黔,何应钦遭到谷正伦、孙建锋等排斥,被逐出贵阳后,于1921年底奔赴昆明,被滇军总司令顾品珍聘为高等军事顾问。刘显世被逐出贵阳后,先期恰好也在昆明旅居。他借助唐继尧的力量,曾一度夺回贵州省长职务,但有名无实。不久即再度失去这一职位。
王文华写给王伯群的信。
他深恨何应钦。得知他在昆明的行踪后便嘱其子侄辈重金收买刺客,务必将何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何于夜晚在旅馆内被刺客枪杀,一枪打在胸部,一枪打在大腿根部。幸得随身副官及时舍身救护,入法国人开办医院抢救,方才幸免一死。休养半年后离云南赴上海。由于伤势沉重,住进王伯群宅内后,不得不继续延医请药,赋闲疗养。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竟因权力之争,闹出了这几桩极端凶险血腥的凶杀案件,自己也因是王文华的长兄而险些遭到谋害。而今,何应钦又遭遇刺杀,若不是万分之一的几率,也几乎毙命枪下!想想世间有些人为了那令人唾涎的权利,居然要么不惜明火执仗要么不惜暗中杀戮。
王文华为争权付出了宝贵的性命,王伯群自己与何应钦也险些葬身刀枪之下。他自此把那颗对政治极端热衷的心肠,很快冷却到了冰点。
当袁祖铭遭遇暗杀的新闻传来,王伯群把政治看得更淡了。因为那时袁祖铭已历任贵州省省长、五省联军总司令、北伐军左翼总指挥、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兼11军军长等赫赫要职,可谓军权在握,不可一世。这个一直惯用暗杀手段消灭异己的人,被蒋介石密令唐生智设计暗杀。1927年1月31日,他在湖南常德赴宴,死在了部将周斓的暗枪之下!
王伯群曾到多处寺院游历,那些诸如“镜海渡慈航人登觉岸,宝山开法界坐彻禅灯”;“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等等之类奉劝世人弃恶从善,慈悲为怀的禅语偈句,竟一一浮上心头,令他深深醒悟。他从古代典籍之中深悟酒乱性,色迷人,财黑世人心,气大祸上身的道理。并深为古人将修桥补路,兴办学堂视为天下最为功德无量的善事所动,他便决定弃政兴教,全身心投入,去真正做一个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社会贤达。继而,踏上了兴办教育之路,并一发不可收拾。
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淡出政坛,全身心转向了教育兴国。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自任校长;1928年秋,他倡导恢复吴淞商船学校,并正式定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并自任校长。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新政建设纲要》《伯群文集》等著作。成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由政治向教育、文化领域转型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典型范例,彪炳贵州乃至中国史册。
(本文系陈松根据相关史料编撰 图:卢生龙)
FM88.3黔西南交通旅游广播
《听·说·兴义》节目
每周三13:30--14:00首播
周末13:30重播
收听节目并在883公众号中回答问题
就有机会获得价值316元文松道酒两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