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州直

黔西南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2025年08月04日 08:01:18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欢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破浪前行
—— 黔西南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今年1月至6月,黔西南州301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3.86亿元,完成进度达上半年投资目标的119.33%。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黔西南州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新型工业化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旅融合绽放光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在金州大地澎湃涌动。

  小暑时节,骄阳似火,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却凉意袭人、清爽舒适。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高速运转,发出富有节奏的嗡嗡声响。薄如蝉翼的铝箔卷材,在机器的精准操控下,宛如银色的绸带顺滑产出,紧接着被整齐打包,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身着工作服的企业负责人聂波,拿起一卷铝箔向记者介绍:“这铝带的纯度高达99.8%,对工艺要求极为严苛,卷起来的均匀度比头发丝还要细。这些铝箔是比亚迪电池壳的重要供应来源。自公司50万吨铝液项目投产后,仅这条生产线每年就能新增产值100亿元。”

  在贞丰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里,固废处理生产线正将工业废料“点石成金”。园区负责人指着生产线满脸自豪地介绍:“我们借助技术创新,实现了固废100%综合利用。曾经的工业废料,如今华丽转身,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一批能源项目加速推进,绿色动能持续释放。

  ——黔西南州天然气支线管网二期工程项目,涉及兴义市、兴仁市、贞丰县、普安县等地,新建输气站场5座、阀室2座,3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全长99.6公里,它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能源输送网络,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更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

  ——兴义市清水河大唐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位于兴义市七舍镇、敬南镇境内,正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入电网,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贵州兴义清水河工业园煤电冶一体化循环经济综合项目,由贵州旺城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一期2台33兆伏安锰硅合金密闭式矿热电炉已建成试生产,二期计划2026年竣工。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硅锰合金超30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将有力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数据见证转型成效:今年一季度,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9%,工业投资增速为22%,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同比增长20.2%,贵金属冶炼产值同比增长178.8%,火电产值同比增长3.6%,电力生产产值同比增长11.5%,铝及铝加工产值同比增长21.4%。这一组组数据,清晰勾勒出黔西南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脚印。

  营商环境的“春天”,让企业如沐春风、暖意融融。

  位于安龙县笃山镇坡井村场坝组的贵州新浙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黔西南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项目落地前的政策咨询,到落地后的手续办理,都有专人对接、全程服务。遇到难题,一个电话,相关部门就会迅速响应,帮忙协调解决。像用电增容、用工招聘等问题,都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政务服务中心展现的“黔西南速度”同样令人瞩目。

  在企业开办窗口前,工作人员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跳跃,鼠标轻点间便完成注册登记全流程。“现在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从信息提交到证照到手,效率比以前提升了近70%,大大缩短了企业筹备周期。”工作人员一边演示操作流程,一边介绍。

  而服务专窗的墙上,密密麻麻的企业问题清单旁,几乎都醒目地贴着“已解决”标签——从项目审批的流程优化到政策兑现的限时办结,从跨部门业务的协同办理到突发问题的快速响应,每一张标签背后,都是服务效能提升的生动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企业之家”创新推出“四单”工作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闭环服务体系:企业根据实际困难按需“点单”,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快速“接单”,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高效“办单”,最终由企业对服务成效进行 “评单”。这一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一站式的便捷政务服务。

  今年上半年,全州已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及12345热线累计“点单”1.4万次,从政策咨询到手续办理,从要素保障到问题协调,企业的各类诉求均得到及时响应和妥善解决,切实让市场主体感受到了高效服务带来的便利与暖意。

  文旅融合的壮美画卷,正在黔西南的城乡徐徐铺展。

  在兴义纳灰村的非遗工坊内,苗族绣娘杨正英飞针走线,精心绣制的蝴蝶纹图案精美绝伦,即将亮相文旅展会。“布依族八音坐唱、苗族刺绣等非遗文化,如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还成为文旅融合的‘香饽饽’,吸引众多游客关注,为我们带来增收机会。” 杨正英满脸骄傲地展示着手中精美的刺绣作品。

  万峰林的晨雾中,游客惬意乘坐“田园小火车”,悠然穿行在峰丛与稻田之间,尽情领略峰林的雄奇与田园的秀美;安龙近期持续举办的各类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深切感受“加油之城、美美安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晴隆“阿妹戚托”小镇的夜幕下,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歌笑语与熊熊篝火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这正是黔西南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生态文明的答卷同样精彩夺目。森林覆盖率达62.8%,万峰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这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背后,是黔西南州坚守“守住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

  从产业车间的机器轰鸣到生态家园的清新画卷,从项目工地的建设热潮到景区景点的欢声笑语,黔西南州经济发展正以“苦干实干”的劲头,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让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愈发绚丽。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黔西南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黔西南日报 | 2025年08月04日 08:01:18 | 韦欢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破浪前行
—— 黔西南州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今年1月至6月,黔西南州301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3.86亿元,完成进度达上半年投资目标的119.33%。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黔西南州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新型工业化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旅融合绽放光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在金州大地澎湃涌动。

  小暑时节,骄阳似火,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却凉意袭人、清爽舒适。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高速运转,发出富有节奏的嗡嗡声响。薄如蝉翼的铝箔卷材,在机器的精准操控下,宛如银色的绸带顺滑产出,紧接着被整齐打包,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身着工作服的企业负责人聂波,拿起一卷铝箔向记者介绍:“这铝带的纯度高达99.8%,对工艺要求极为严苛,卷起来的均匀度比头发丝还要细。这些铝箔是比亚迪电池壳的重要供应来源。自公司50万吨铝液项目投产后,仅这条生产线每年就能新增产值100亿元。”

  在贞丰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里,固废处理生产线正将工业废料“点石成金”。园区负责人指着生产线满脸自豪地介绍:“我们借助技术创新,实现了固废100%综合利用。曾经的工业废料,如今华丽转身,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一批能源项目加速推进,绿色动能持续释放。

  ——黔西南州天然气支线管网二期工程项目,涉及兴义市、兴仁市、贞丰县、普安县等地,新建输气站场5座、阀室2座,3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全长99.6公里,它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能源输送网络,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更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

  ——兴义市清水河大唐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位于兴义市七舍镇、敬南镇境内,正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入电网,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贵州兴义清水河工业园煤电冶一体化循环经济综合项目,由贵州旺城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一期2台33兆伏安锰硅合金密闭式矿热电炉已建成试生产,二期计划2026年竣工。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硅锰合金超30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将有力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数据见证转型成效:今年一季度,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9%,工业投资增速为22%,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同比增长20.2%,贵金属冶炼产值同比增长178.8%,火电产值同比增长3.6%,电力生产产值同比增长11.5%,铝及铝加工产值同比增长21.4%。这一组组数据,清晰勾勒出黔西南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脚印。

  营商环境的“春天”,让企业如沐春风、暖意融融。

  位于安龙县笃山镇坡井村场坝组的贵州新浙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黔西南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项目落地前的政策咨询,到落地后的手续办理,都有专人对接、全程服务。遇到难题,一个电话,相关部门就会迅速响应,帮忙协调解决。像用电增容、用工招聘等问题,都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政务服务中心展现的“黔西南速度”同样令人瞩目。

  在企业开办窗口前,工作人员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跳跃,鼠标轻点间便完成注册登记全流程。“现在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从信息提交到证照到手,效率比以前提升了近70%,大大缩短了企业筹备周期。”工作人员一边演示操作流程,一边介绍。

  而服务专窗的墙上,密密麻麻的企业问题清单旁,几乎都醒目地贴着“已解决”标签——从项目审批的流程优化到政策兑现的限时办结,从跨部门业务的协同办理到突发问题的快速响应,每一张标签背后,都是服务效能提升的生动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企业之家”创新推出“四单”工作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闭环服务体系:企业根据实际困难按需“点单”,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快速“接单”,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高效“办单”,最终由企业对服务成效进行 “评单”。这一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一站式的便捷政务服务。

  今年上半年,全州已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及12345热线累计“点单”1.4万次,从政策咨询到手续办理,从要素保障到问题协调,企业的各类诉求均得到及时响应和妥善解决,切实让市场主体感受到了高效服务带来的便利与暖意。

  文旅融合的壮美画卷,正在黔西南的城乡徐徐铺展。

  在兴义纳灰村的非遗工坊内,苗族绣娘杨正英飞针走线,精心绣制的蝴蝶纹图案精美绝伦,即将亮相文旅展会。“布依族八音坐唱、苗族刺绣等非遗文化,如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还成为文旅融合的‘香饽饽’,吸引众多游客关注,为我们带来增收机会。” 杨正英满脸骄傲地展示着手中精美的刺绣作品。

  万峰林的晨雾中,游客惬意乘坐“田园小火车”,悠然穿行在峰丛与稻田之间,尽情领略峰林的雄奇与田园的秀美;安龙近期持续举办的各类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深切感受“加油之城、美美安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晴隆“阿妹戚托”小镇的夜幕下,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歌笑语与熊熊篝火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这正是黔西南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生态文明的答卷同样精彩夺目。森林覆盖率达62.8%,万峰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这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背后,是黔西南州坚守“守住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

  从产业车间的机器轰鸣到生态家园的清新画卷,从项目工地的建设热潮到景区景点的欢声笑语,黔西南州经济发展正以“苦干实干”的劲头,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让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愈发绚丽。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欢

推荐阅读
亮点黔西南  2025-07-09
黔西南日报    2025-07-13
黔西南日报       2025-07-15
亮点黔西南  2025-07-15
黔西南日报   2025-07-15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5-07-12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5-07-09
黔西南日报  2025-07-10
廉洁黔西南  2025-07-17
亮点黔西南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