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义龙

顶效:二十六载磨一剑 呕心沥血铸辉煌

二十六载磨一剑 呕心沥血铸辉煌
​​​​​​​


航拍顶效经济开发区新貌 代仙鸿 摄

  铿锵跨越

  2018年10月18日,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将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变更认定为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顶效经济开发区变了!

  同年11月7日,顶效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位列第361位。

  每当华灯初上,高楼林立的顶效开发区便车水马龙,流光溢彩。26年的风雨兼程,26载沧海巨变,仿佛一夜春风,昔日的边陲小镇,已成今日环境整洁、出行便捷、产业集群、配套完善、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

  一

  百业俱兴的今天、发展可期的明天,所立之基都是昨天。1992年9月,顶效经济开发区成立,国土总面积107.7平方公里,辖1镇4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万余人。然而成立之初,顶效还是一个通信落后、信息闭塞、城镇基础薄弱、能源匮乏、经济结构单一的农业大镇、工业弱镇、财政穷镇。

  面对薄弱的基础、百业待兴的现状,创办全州最大经济开发区,如何闯出一条新路?肩负责任与担当,开发区决策层没有退缩,广集智慧,大胆采取集资、贷款、以地换资等办法,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渐渐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洼地”崛起。

  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30亿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40.56%;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40.96%;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37.28%;三产贸易增加值10.2亿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5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0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9元,建区以来年均增长14%;城镇化率从1992年的6%上升为2010年的50%,每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每平方公里生产总值3200万元,是全州的16.7倍。19年中,开发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切实发挥了开发区示范、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顶效经济开发区确实创造了全州经济发展的一个“神话”,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2011年,开发区已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顶效等开发区“十二五”末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如不进行扩区,2015年难以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目标,顶效开发区面临撤区的严峻形势。

  顶效开发区的现状引起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2011年1月,州委、州政府深入顶效开发区轻工业园区、顶效工业园区,到黄盛记特色食品有限公司、中天冶金制造有限公司、大不同汽车销售公司,与企业共商工业发展大计。州委、州政府明确指出,顶效开发区要实现100亿元工业产值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抓工业经济和物流经济,大力营造工业发展良好氛围。实现这一目标,顶效开发区必须扩区升级。

  同月,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向州委、州政府呈报了关于扩区的请示:

  将兴义市顶效镇、万屯镇、郑屯镇、鲁屯镇和马岭镇马岭河以北的村划入顶效开发区,使顶效开发区国土面积增加到572平方公里。向省申报开发面积50至80平方公里。

  申请于同年底得到了省人民政府批复,顶效开发区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扩区后实现了行政区、开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了发展承载能力。

  三

  扩区后的顶效经济开发区再次整装出发,到2018年,建成了顶效红星产业园区、郑鲁万产业园区和大数据产业园区,主抓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六大产业。2018年新引进项目90个,总投资169.06亿,开工率100%,全年到位资金116.5亿,当年投产70个项,投产率72.62%,入园率100%,引进全国500强企业3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家。

  在红星产业园区,企业星罗棋布,贵州德良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和堂药业有限公司、贵州骏江实业有限公司、贵州苗嗓子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苗生药业有限公司、贵州乔纳斯啤酒有限公司、贵州同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贵州心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建成投产。贵州古方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黄精)研究中心、义龙试验区蜂毒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贵州脑滋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苗之源苗药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贵州文松发酵食品有限公司等众多良优企业正在兴起。

  在大数据产业园区,以华为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园区,正在发挥惠民、兴业、强政的积极作用。

  在郑鲁万产业园区,年处理垃圾可达43万吨、可发电2亿度的鸿大环保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发挥科技洁净全州环境、产生高效经济的作用;振华年产6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一期已建成年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万吨生产线,2月8日已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完成产量1600吨,完成产值3.2亿元。

  2017年全区财政税收收入10.67亿元(含安龙经济开发区)。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0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3.16万元。

  四

  26年的求索,26年的跨越,昔日的顶效经济开发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年10月18日,经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原来的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已变更认定为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改革永不止步。如今,作为全州“试验田”“排头兵”的顶效经济开发区,正在依托万峰林机场、南昆铁路、汕昆高速“三位一体”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和26年来发展沉甸的基础优势,出台了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以红星医药园、大数据产业园、生态载能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一区四园”为核心,围绕民族医药、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产业聚集,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竞争更加有力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以自信的气度、开放的胸襟、广阔的视野,走出黔西南、走出贵州,最终申报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顶效经济开发区又是扬帆远航时。

  经验启示

  ——26年来,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始终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上聚焦用力。坚决落实国家和贵州省对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定位,以学习借鉴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以观念更新、实践出新、制度创新推动规划高起点编制、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注重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深入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认真把握市场经济、资本运作、社会管理等基本规律,推动规划理念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由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由产业开发向创新培育转变,促进质量变革、效益提挡、动力转换,推动形成以知识经济为方向、以高精尖产业为目标、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注重用新突破提升新效益。坚持调理疏导并重、产学研用齐抓、腾笼换鸟共进,多措并举最大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坚持整体规划、分片实施、分步启动、滚动开发的精细化管理方式,使规划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提升城市发展适应力;坚持规划设计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惯例,让企业入驻无障碍。一系列的规划实践创新有力推动了开发区的发展。

  注重用新举措激发新活力。在招商引资上,坚持占地少、污染少、能耗少、水耗少、物耗少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五少两高”政策,确保引进一流项目;在优势利用上,依托黔西南州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各方面得天独厚条件,吸纳高新技术,吸纳大型骨干企业;在产业布局上,突出产业发展方向和策略的研究,积极优化调整存量,主动培育高端增量,着力打造产业集聚之地、创新集聚之地,领军企业集聚之地。

  今天的经开区已从当初传统农业区演变成现在集高端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数据四大主导产业于一体的高新之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6年来,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始终在“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上真抓实干。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考虑城市自身发展又注重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既考虑空间布局又注重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既推动城市发展又尊重本地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

  在高质量承接上出实招。借助自身区位、政策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着眼,以承接高新技术为抓手,注重优化产业结构、细化产业配套、深化产业服务,着力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加大公共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对中心城人口的疏解和高素质人才吸引。

  今天的经开区已经形成了区域协作性强、产城融合度高,各项设施配套齐全、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欣欣向荣之势。

  ——26年来,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始终在“环境友好、生态和谐”上攻坚破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处理好人与自然、生产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确保经开区环境好生态优。

  用“绿”装美城市。高标准构筑生态绿地系统,按照“一退、二封、三管、四造”的原则,加大城镇、村庄、荒山生态治理力度,截止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1%在促进蓝绿生辉的同时提升城市功能。

  用“净”装靓城市。对原有污染的企业、非煤类矿山、养殖场进行整顿整改或搬迁拆除修复生态环境;要求企业 “三废”处理与项目设计同步进行、同步完成、同步运行,实现区内污染负增长。

  用“清”装优城市。通过建污水处理系统、湿地公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通过科学划分控制区、合理安排用地,解决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用地之间噪音的交叉干扰;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地区环境质量;通过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化、规模化、低碳化发展。

  今天的顶效经济开发区已经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屹立马岭河畔。

  ——26年来,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始终在“遵循规律、健全机制”上凝神聚气。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律,不断健全完善规划机制,是这些年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健康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

  以长远发展为着眼健全顶层设计机制。根据区内的人口变化、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开发强度,合理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做到开发区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构成危害”。

  以严管严控为着眼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城市建设指令性、约束性指标,强化控规编制实施的执行力,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以增强服务为着眼健全优化营商机制。统筹各职能部门职能,解决事权交叉重叠、空间规划“打架”等问题,推进“多规合一”,让审批更快速、服务更全面、营商环境更优化。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着眼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规划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广开言路,广聚民智,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认同度。

  岁月的奔流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今天顶效开发大道两旁林立的高楼,楼纳、绿化等一个个靓丽的村庄,见证了拔地而起的经济开发区风采;马岭河的滔滔河水,回响着敢当时代弄潮儿的奋斗足音;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的熠熠生辉,展示着建设全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定决心。回顾26年顶效经济开发区规划实践,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我们阔步新征程的基础和动力,更是我们开创新时代的重要遵循。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