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兴义景家屯:古村焕新颜 文旅融合绘新篇

2025年05月17日 14:33:39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登飞

  在兴义,你也许听过“一坝三将军”“西南第一屯”的故事。是的,这些故事发生在今天的历史文化名村——兴义景家屯。作为王伯群、王文华、王文彦等民国名人的故里,这是一个兼有明代屯堡文化、近代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已传承600余年的古老村落,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镶嵌在“一城七景”的几何中心,等待更多人去发现和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景家屯航拍

  “景家屯”因明太祖朱元璋麾下一品大员——“定南侯”景双鼎率部驻居繁衍而得名,600多年来名称一直得以沿用。在历史上,景家屯的归属历经变迁,自兴义建县为其管辖,划归兴义县下五屯镇,历经人民公社化、撤区并乡等变革,2008年村级整合时,景家屯、新屯两个村合并为新的景家屯村,2021年调整为景家屯社区,属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管辖。


景双鼎因功受封“定南侯”

  景家屯社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南郊,距兴义市中心城区3千米,距兴义机场3千米。全村辖7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截至2024年底,景家屯有户籍人口667户3321人,常住人口952户3955人。其中少数民族520余人,占比约13%,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并有汉、布依、苗、彝等近十个民族在此世居,原始村落与现代楼房高度契合、羊肠小道与城市大道相得益彰的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2012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兴义市景家屯社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景家屯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景家屯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个体经济创新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集体的征地补偿,以及集体经济开发预留用地的合作开发,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为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社会治理方面,景家屯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社会治安得到有效管理,文明乡风得以良好培育。景家屯先后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文明村”“全州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同时,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691元跃升至2024年的19046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465.42万元,集体固定资产约500万元,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发展之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王家大院

  近年来,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景家屯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沿着王家大院右侧古道盘山而上,5分钟左右便能踏入茂密山林,感受“森林氧吧健身步道”的独特魅力。该步道贯穿兴泰、丰都、下五屯、则戎四个乡镇(街道办)辖区的山脊,景家屯一段是步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既可以感受古驿道、古井遗址的明代屯堡文化,领略王家大院的辉煌历史,还能行至景家屯四组五组远眺气势磅礴的万峰林。


王伯群故居

  2016年,王家大院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景家屯通过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景家屯的旅游业发展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宣传特色景点和美食,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景家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曾几何时,一坝走出“三将军”的景家屯,却随着历史的年轮演变为“吃饭看天、吃水靠肩”的落后山村,深藏闺中无人识。而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景家屯旧貌换新颜,呈现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景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魅力。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登飞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景家屯:古村焕新颜 文旅融合绘新篇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 2025年05月17日 14:33:39 | 苏登飞

  在兴义,你也许听过“一坝三将军”“西南第一屯”的故事。是的,这些故事发生在今天的历史文化名村——兴义景家屯。作为王伯群、王文华、王文彦等民国名人的故里,这是一个兼有明代屯堡文化、近代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已传承600余年的古老村落,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镶嵌在“一城七景”的几何中心,等待更多人去发现和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景家屯航拍

  “景家屯”因明太祖朱元璋麾下一品大员——“定南侯”景双鼎率部驻居繁衍而得名,600多年来名称一直得以沿用。在历史上,景家屯的归属历经变迁,自兴义建县为其管辖,划归兴义县下五屯镇,历经人民公社化、撤区并乡等变革,2008年村级整合时,景家屯、新屯两个村合并为新的景家屯村,2021年调整为景家屯社区,属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管辖。


景双鼎因功受封“定南侯”

  景家屯社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南郊,距兴义市中心城区3千米,距兴义机场3千米。全村辖7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截至2024年底,景家屯有户籍人口667户3321人,常住人口952户3955人。其中少数民族520余人,占比约13%,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并有汉、布依、苗、彝等近十个民族在此世居,原始村落与现代楼房高度契合、羊肠小道与城市大道相得益彰的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2012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兴义市景家屯社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景家屯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景家屯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个体经济创新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集体的征地补偿,以及集体经济开发预留用地的合作开发,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为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社会治理方面,景家屯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社会治安得到有效管理,文明乡风得以良好培育。景家屯先后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文明村”“全州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同时,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691元跃升至2024年的19046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465.42万元,集体固定资产约500万元,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发展之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王家大院

  近年来,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景家屯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沿着王家大院右侧古道盘山而上,5分钟左右便能踏入茂密山林,感受“森林氧吧健身步道”的独特魅力。该步道贯穿兴泰、丰都、下五屯、则戎四个乡镇(街道办)辖区的山脊,景家屯一段是步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既可以感受古驿道、古井遗址的明代屯堡文化,领略王家大院的辉煌历史,还能行至景家屯四组五组远眺气势磅礴的万峰林。


王伯群故居

  2016年,王家大院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景家屯通过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景家屯的旅游业发展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宣传特色景点和美食,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景家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曾几何时,一坝走出“三将军”的景家屯,却随着历史的年轮演变为“吃饭看天、吃水靠肩”的落后山村,深藏闺中无人识。而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景家屯旧貌换新颜,呈现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景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魅力。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登飞

推荐阅读
亮点黔西南  2025-04-18
普安县人民法院  2025-04-19
黔西南日报  2025-04-20
亮点黔西南  2025-04-21
亮点黔西南  2025-04-22
黔西南福彩  2025-04-23
黔西南日报  2025-04-24
亮点黔西南  2025-04-19
兴仁公安  2025-04-25
亮点黔西南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