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年化石唤醒科学探索热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五一”热力出圈
五一假期,位于贵州兴义乌沙镇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凭借独特的远古魅力强势“出圈”,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5月5日,假期第五天,馆内依旧人潮涌动,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馆藏的两亿年前古生物化石不仅成为“明星展品”,更激发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的探索热情,成为文旅融合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生动样本。
走进博物馆,各个展区都围满了参观的游客。在核心展区,形态各异的贵州龙化石静静陈列,骨骼结构清晰可见,仿佛凝固了两亿年前的生命瞬间。为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化石背后的科学故事,博物馆创新采用全息投影技术,生动还原远古海洋生物的生存场景。当虚拟的贵州龙在展厅中“游动”时,现场观众纷纷发出惊叹,驻足观看。
“我学过地质,知道这里曾经是汪洋大海。博物馆很好地将贵州的地质历史复原出来,对孩子们的科普教育很有意义。”贵州游客廖静娟表示,她经常向朋友推荐贵州,“这里不仅有秀美山川,还有丰富的地质历史和人文景观,少数民族特色也很吸引人,朋友们都很向往来贵州旅游。”
本地游客王梦琪小朋友也兴奋地说:“今天在博物馆看到了很多恐龙化石,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以主题故事提炼、标本展示突出、科普需求满足为定位,打造了集“科普+信息+游客+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60亩,设有兴义地区及兴义动物群、海生动物下海的原因及演变历程等六个展厅,共展出350余件展品,馆藏化石数量达千余件。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主管郑秀敏介绍,为迎接五一假期,博物馆做了充分准备。新引进了以贵州龙、鱼等元素为主题的骑行车,深受小朋友喜爱。同时,馆内的化石修复、化石采集、化石模型制作、贵州龙拓印等研学项目也持续开展,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
五一期间,博物馆推出的系列活动成为一大亮点。工作人员身着龙偶服进行角色扮演,从时空隧道入口开始巡演,带领游客尤其是小朋友们融入快闪氛围;入馆儿童可参与人偶服换装打卡活动,变身为“小龙人”畅游三叠纪,与贵州龙来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此外还有文创产品特惠等活动,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
“我们从北京来,五一就想找个既能避开人流高峰,又适合孩子玩的地方进行深度亲子游。”北京游客姚亚茹表示,博物馆布局合理,能让人逐步了解三叠纪时期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在带孩子体验挖掘化石前,先通过展区了解基础知识,这样孩子在实践时会更有兴趣,体验也更深刻。
郑秀敏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游客量较大,同比增长约25%,游客大多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亲子家庭。他们对化石修复和采集表现出浓厚兴趣,新推出的菊石修复可带走项目尤其受欢迎。此外,五一期间开展的恐龙APC活动也广受好评,小朋友遇到身穿龙偶服的工作人员,通过回答问题就能获得小礼品。每天广场上还有快闪表演,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洋翠 韦荣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