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一男子欠钱不认账 法官一语解纷争
“我没有向他借钱,借条不是我写的,手印也不是我按的,随你……”被告席上的昝某在法庭态度嚣张。
“怎么不是你,借条就在这里……”原告李某拿出借条。
(庭审现场)
原来,2017年12月兴义顶效李某向昝某购买砂石并支付预购款5万元,因昝某经营不善停业,导致砂石未能交付。李某遂向昝某讨要预购款,昝某支付1万元后以暂时没钱为由,向李某出具了欠款4万元的借条。李某多次讨要未果,一气之下将昝某告上兴义市法院顶效法庭。
(顶效法庭干警)
“有话好好说,法庭是讲证据的,如果对借条有争议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来确认。但是我要告诫你们,如果在法庭上故意进行虚假陈述,一旦查实,法院将依法进行处罚,同时还要承担司法鉴定的相关费用……”法官耐心安抚双方当事人情绪并进行释明。
(员额法官)
听到这里,被告昝某坐不住了,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我错了,借条是我签的,但是我现在没钱还,请求法官组织调解……”。
法官在了解被告的经济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昝某于2020年12月30日前支付欠款及利息。这是在兴义市法院步马巡回办案点发生的一幕……
(法官助理)
据了解,兴义市人民法院在未设置中心法庭的乡镇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巡回办案点”,法官定期到各巡回办案点进行巡回审判,邀请群众旁听庭审,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对大家提出的司法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百姓纷纷称赞为“社区法庭”“身边的法院”。
兴义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义市法院充分践行“枫桥经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构建巡回审理、就地审判、庭前调解、普法教育的多元化巡回办案工作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着力解决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顶效人民法庭审判办公楼)
来源: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