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文明城市创建让兴义变得更美

2020年07月06日 07:59:32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秦海

  “你的精彩是我的期待,新时代踏着舞动的节拍;你的精彩、如音符摇摆,你的精彩是我们的未来……”一曲《兴义精彩》唱出了兴义人民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勇气和期盼。

  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融入城市的景观小品、绿化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网络有言、户外有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入脑入心。一座座文明劝导岗亮相城区各路口,斑马线前文明礼让,扶老携幼,助弱帮残,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幅幅暖心画面映入眼帘;一张张督办函、整改通知书催着街道、部门“马上办”、“立即办”,化解了居民烦心事儿……这一切源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图/张霆

  文明创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兴义正悄然变化,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核心”引领,建设崇德向善的城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和灵魂。创建中兴义市始终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把兴义打造成市民文明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城市。

  加大城市文明氛围的营造。市“三创”办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宣传公益广告规范统一的宣传模板,各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主次干道、显著位置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建筑围挡、公交站台、户外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因地制宜选择模板,打造“一栏一景一街一屏一阵地”的宣传阵地;在城市主次干道照明灯杆悬挂刀旗、设置灯箱,隔离护栏上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宣传公益广告,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全面营造创建氛围;制作并发布创文歌曲《兴义精彩》,印发市民文明手册10万余份,印制创文宣传折页、宣传资料30余万份,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座,建设好人广场1座,文化长廊1座,进社区发放调查问卷10万余份。公交站牌新增创建公益广告达到40%以上,工地围挡公益广告覆盖率全部高于40%。市级各类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网页刊播公益广告,制作推出一批导向鲜明、富有内涵的公益广告,在发挥公益广告的教育作用。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三创”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点击率达754632点,发放价值3万余元奖品。

  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培育主人翁精神。建立网格包保工作机制,将街道划分为一级网格,各社区为二级网格,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市、街道两级党政班子成员帮包片区,建成市、街道、市级部门、社区立体帮包体系,推动工作落实。组织开展“文明劝导”自愿服务活动,市级部门、街道、社区在各自包保的网格内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劝导岗,开展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志愿服务活动,向市民传递文明正能量。

  提升人文,建设文化厚重的城市

  在创建中,兴义市始终坚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用现代化的管理培养市民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典型榜样带动培育良好风尚。以文明单位建设管理、乡村文明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贵州好人”系列推荐评选活动。至目前,兴义市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7人获得全省道德模范,6人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4人获中国好人,32人获得贵州好人。俞令坤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2人获得省级美德少年,3人获省级新时代好少年。组织道德模范、榜样人物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开展宣讲活动,将模范人物宣传学习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设立道德模范、好人榜,广泛展示模范事迹,,吸引市民了解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童心向党”歌咏诵读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覆盖全市各级中小学,2018年命名表彰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30名,2019年命名表彰市级“新时代好少年”65名。

  丰富文化活动厚植文明理念。通过开展“好司机交通百日零违法挑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好家风、好家训、好家庭”家庭文化风采大赛、“文明如厕”、“书香兴义”、“道德模范故事巡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升国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文明创建主题活动,营造全民知晓文明创建的氛围,激发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爱心组织“五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队伍从43支发展到588支,志愿者从2.3万人增加到15.96万人。充分调动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鱼鹰公益协会等民间公益组织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志愿服务天天有,文明创建随处见”的良好局面,切实增强群众参与创建的意识。

  多措并举,建设生态宜居的诚市

  兴义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一城坐拥“三景”马岭河、万峰林、万峰湖。城市是景区的会客厅,景区是城市的后花园,原省委书记陈敏尔对兴义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在创建中,兴义市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在城市“净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上狠下功夫。

  在净化上增加保洁机械、垃圾收集清运处置配套设施,提升机械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置能力。现城区可实施机械化作业道路清扫率达85%以上。通过每天“两扫一清”,全天巡回保洁,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图/张霆

  在序化上,着力打造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采取疏、治、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交通环境大整治。投入资金101.88亿元建设道路总长62.5公里的兴义环城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减少入城车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增加公交车辆,完善公交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大曝光、大警示”行动、“百日交通零违法”挑战活动、行人礼让斑马线活动等,倡导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成立了兴义市治堵委员会,开展城区治堵保畅,加大静态交通隐患治理,实施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提升工程,消除城市交通堵点,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取得良好效果。采取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动态交通隐患治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升机动车、行人的守法意识,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形象。今年以来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8542起。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重点整治城市病。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创新使用全民城管,深入实施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加强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的整治力度,集中开展环境、噪声、油烟、扬尘、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的治理。开展城市家具规范、清理、美化行动,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清理谁美化”的原则,对城区供配电设施、通讯配套箱体设施等城市家具进行清理美化。开展宣传标语和户外广告清理整治,规范宣传标语和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全面取缔活禽宰杀,推行白条鸡上市。通过持续常态化整治,取得良好效果,市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在亮化上,着力打造城市夜景观,通过喷泉改造及细化管护营造浪漫水景,启用水幕秀和激光灯表演制造迷人夜广场;打造城市精品小亮点,提升城市活力、惠普群众。对路灯照明设施管理和安全隐患开展精细化调研并谋划路灯节能改造和智慧管控工程;对亮化设施安全隐患开展大排查、整治全覆盖;今年已组织更换维护路灯3954盏,更更换线缆、维修线路3400余米,拆除更换灯杆13棵,维修变压器3台,更换高压电缆线160米,拆除存在重要安全隐患的房体亮化24栋。城市路灯安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8%。

图/张霆

  在绿化、美化上,按照“调、引、补、文”的原则,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建设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加强现有绿化的科学管理,提高绿化养护质量,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在美化方面增加城市特色元素的植入,优化、减少时令鲜花的种植,改为常花常绿的多年生花卉,打造绿化人文景观,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率得到有效提升,2019年兴义城市绿化率达36.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1平方米。四面青山环抱,城中绿树掩映,城在林中,花在绿中,人在景中,许多市民外来的游客都说兴义的“颜值”越来越高了!

图/张霆

  健全机制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城市的核心是人,兴义市在创建中始终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市民这一主体,健全完善考核、巡查、督查、问责等相关制度,将工作成效与全市目标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由市“三创”指挥部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各乡镇(街道)、部门“创文”工作开展督导和考评。采取“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年总评的方式开展督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由市“三创”办、市文明办下发督办函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将结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对工作后进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实行“一次提醒、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机制,并采取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相结合,责成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销号,确保各项工作推进到位。

  细化责任分工保落实。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指标,根据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的职责职能,认真细化分解,各项指标细化到单位量化到人,并签订《兴义市“三创”责任清单确认书》、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兴义市委兴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三创”工作的补充意见》、《2020年兴义市“三创”工作考核办法》,市“三创”办加强组织协调,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工作运行机制。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城市管理、老旧小区的管理、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参照州委书记刘文新提出脱贫攻坚“四逐四准”的工作模式推进“三创”各项工作,逐块逐条开展排查、逐事逐项精准施策,精准查找问题、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处理问题、精准销号问题,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文明城市的创建,兴义这座城市魅力初显,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精彩,文明城市的创建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市民感到幸福和自豪!(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秦海)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文明城市创建让兴义变得更美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 2020年07月06日 07:59:32 | 秦海

  “你的精彩是我的期待,新时代踏着舞动的节拍;你的精彩、如音符摇摆,你的精彩是我们的未来……”一曲《兴义精彩》唱出了兴义人民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勇气和期盼。

  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融入城市的景观小品、绿化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网络有言、户外有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入脑入心。一座座文明劝导岗亮相城区各路口,斑马线前文明礼让,扶老携幼,助弱帮残,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幅幅暖心画面映入眼帘;一张张督办函、整改通知书催着街道、部门“马上办”、“立即办”,化解了居民烦心事儿……这一切源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图/张霆

  文明创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兴义正悄然变化,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核心”引领,建设崇德向善的城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和灵魂。创建中兴义市始终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把兴义打造成市民文明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城市。

  加大城市文明氛围的营造。市“三创”办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宣传公益广告规范统一的宣传模板,各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主次干道、显著位置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建筑围挡、公交站台、户外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因地制宜选择模板,打造“一栏一景一街一屏一阵地”的宣传阵地;在城市主次干道照明灯杆悬挂刀旗、设置灯箱,隔离护栏上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宣传公益广告,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全面营造创建氛围;制作并发布创文歌曲《兴义精彩》,印发市民文明手册10万余份,印制创文宣传折页、宣传资料30余万份,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座,建设好人广场1座,文化长廊1座,进社区发放调查问卷10万余份。公交站牌新增创建公益广告达到40%以上,工地围挡公益广告覆盖率全部高于40%。市级各类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网页刊播公益广告,制作推出一批导向鲜明、富有内涵的公益广告,在发挥公益广告的教育作用。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三创”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点击率达754632点,发放价值3万余元奖品。

  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培育主人翁精神。建立网格包保工作机制,将街道划分为一级网格,各社区为二级网格,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市、街道两级党政班子成员帮包片区,建成市、街道、市级部门、社区立体帮包体系,推动工作落实。组织开展“文明劝导”自愿服务活动,市级部门、街道、社区在各自包保的网格内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劝导岗,开展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志愿服务活动,向市民传递文明正能量。

  提升人文,建设文化厚重的城市

  在创建中,兴义市始终坚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用现代化的管理培养市民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典型榜样带动培育良好风尚。以文明单位建设管理、乡村文明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贵州好人”系列推荐评选活动。至目前,兴义市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7人获得全省道德模范,6人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4人获中国好人,32人获得贵州好人。俞令坤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2人获得省级美德少年,3人获省级新时代好少年。组织道德模范、榜样人物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开展宣讲活动,将模范人物宣传学习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设立道德模范、好人榜,广泛展示模范事迹,,吸引市民了解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童心向党”歌咏诵读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覆盖全市各级中小学,2018年命名表彰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30名,2019年命名表彰市级“新时代好少年”65名。

  丰富文化活动厚植文明理念。通过开展“好司机交通百日零违法挑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好家风、好家训、好家庭”家庭文化风采大赛、“文明如厕”、“书香兴义”、“道德模范故事巡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升国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文明创建主题活动,营造全民知晓文明创建的氛围,激发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爱心组织“五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队伍从43支发展到588支,志愿者从2.3万人增加到15.96万人。充分调动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鱼鹰公益协会等民间公益组织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志愿服务天天有,文明创建随处见”的良好局面,切实增强群众参与创建的意识。

  多措并举,建设生态宜居的诚市

  兴义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一城坐拥“三景”马岭河、万峰林、万峰湖。城市是景区的会客厅,景区是城市的后花园,原省委书记陈敏尔对兴义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在创建中,兴义市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在城市“净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上狠下功夫。

  在净化上增加保洁机械、垃圾收集清运处置配套设施,提升机械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置能力。现城区可实施机械化作业道路清扫率达85%以上。通过每天“两扫一清”,全天巡回保洁,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图/张霆

  在序化上,着力打造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采取疏、治、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交通环境大整治。投入资金101.88亿元建设道路总长62.5公里的兴义环城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减少入城车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增加公交车辆,完善公交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大曝光、大警示”行动、“百日交通零违法”挑战活动、行人礼让斑马线活动等,倡导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成立了兴义市治堵委员会,开展城区治堵保畅,加大静态交通隐患治理,实施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提升工程,消除城市交通堵点,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取得良好效果。采取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动态交通隐患治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升机动车、行人的守法意识,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形象。今年以来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8542起。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重点整治城市病。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创新使用全民城管,深入实施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加强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的整治力度,集中开展环境、噪声、油烟、扬尘、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的治理。开展城市家具规范、清理、美化行动,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清理谁美化”的原则,对城区供配电设施、通讯配套箱体设施等城市家具进行清理美化。开展宣传标语和户外广告清理整治,规范宣传标语和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全面取缔活禽宰杀,推行白条鸡上市。通过持续常态化整治,取得良好效果,市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在亮化上,着力打造城市夜景观,通过喷泉改造及细化管护营造浪漫水景,启用水幕秀和激光灯表演制造迷人夜广场;打造城市精品小亮点,提升城市活力、惠普群众。对路灯照明设施管理和安全隐患开展精细化调研并谋划路灯节能改造和智慧管控工程;对亮化设施安全隐患开展大排查、整治全覆盖;今年已组织更换维护路灯3954盏,更更换线缆、维修线路3400余米,拆除更换灯杆13棵,维修变压器3台,更换高压电缆线160米,拆除存在重要安全隐患的房体亮化24栋。城市路灯安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8%。

图/张霆

  在绿化、美化上,按照“调、引、补、文”的原则,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建设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加强现有绿化的科学管理,提高绿化养护质量,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在美化方面增加城市特色元素的植入,优化、减少时令鲜花的种植,改为常花常绿的多年生花卉,打造绿化人文景观,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率得到有效提升,2019年兴义城市绿化率达36.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1平方米。四面青山环抱,城中绿树掩映,城在林中,花在绿中,人在景中,许多市民外来的游客都说兴义的“颜值”越来越高了!

图/张霆

  健全机制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城市的核心是人,兴义市在创建中始终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市民这一主体,健全完善考核、巡查、督查、问责等相关制度,将工作成效与全市目标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由市“三创”指挥部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各乡镇(街道)、部门“创文”工作开展督导和考评。采取“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年总评的方式开展督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由市“三创”办、市文明办下发督办函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将结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对工作后进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实行“一次提醒、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机制,并采取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相结合,责成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销号,确保各项工作推进到位。

  细化责任分工保落实。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指标,根据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的职责职能,认真细化分解,各项指标细化到单位量化到人,并签订《兴义市“三创”责任清单确认书》、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兴义市委兴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三创”工作的补充意见》、《2020年兴义市“三创”工作考核办法》,市“三创”办加强组织协调,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工作运行机制。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城市管理、老旧小区的管理、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参照州委书记刘文新提出脱贫攻坚“四逐四准”的工作模式推进“三创”各项工作,逐块逐条开展排查、逐事逐项精准施策,精准查找问题、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处理问题、精准销号问题,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文明城市的创建,兴义这座城市魅力初显,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精彩,文明城市的创建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市民感到幸福和自豪!(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秦海)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1-05-1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5-29
兴义市公安局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31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1-05-28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17
兴义市教育局  2021-05-1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亮点黔西南  2021-05-24
黔西南公安  2021-05-2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6-01
亮点黔西南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