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普安

普安:老陈脱贫“牛”起来

2020年07月01日 09:27:51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张好勇 刘兵

  有些人靠政策、吃低保,争来争去,面红耳赤,不能吃一点亏,老陈却不以为然,他不把政策当“温床”,以公安帮扶为契机,通过勤劳致富让自己的生活“牛”起来。

  老陈名叫陈开荣,今年70岁,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鸡洞组人,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老陈也不例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的生活,只为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后来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头黄牛,每天都将小牛喂得饱饱的,心里期盼着小牛能够快些长大,好为家里增加点收入。“唉!想要脱贫,猴年马月的事。”想到自己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也没有忙出什么名堂,老陈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就在老陈发愁时,普安县公安局的帮扶,为他带来了脱贫增收的方向。

  公安帮扶有力度

  哈马村是普安县公安局脱贫攻坚包保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共计879户400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733人。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普安县公安局选派11名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安排48名干部采取“一对二、一对三”方式包保126户贫困户。

  2017年普安县公安局捐赠哈马村12万元用于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购买小猪252头,其中87头分发到户养殖,剩下的165头由村委会统一养殖,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3万元。

  2019年,普安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明确在哈马村开展脱贫攻坚“示范村”创建工作,普安县公安局立即安排部署,划拨6万元作为哈马村示范创建启动资金,开展“文明超市”建设工作,激励群众勤劳致富、发展产业、孝敬老人等。同时,明确局党委班子、党支部包保哈马村各村民组,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督导、院坝会宣讲脱贫攻坚政策等工作;成立普安县公安局脱贫攻坚自愿者服务队,开展公共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并通过流动大喇叭反复走村窜户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营造了“示范创建”浓厚氛围;援助6.359万元建成的哈马村鸡洞组“连心桥”就在老陈家门前,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了却了哈马村鸡洞组11代人的心愿,“公安帮了我们大忙,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老陈高兴地说道。

  勤劳致富有保障

  “养牛有补助,政府推广的‘平安卡’政策也让老百姓养殖大牲畜有了保障,这些都是天大的好事,我建议你多养几头牛,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普安县公安局扶贫干部何广兵向老陈介绍政府产业帮扶政策,告诉他养好1头牛并通过考核后,可以得到政府产业帮扶资金4000元, 如果大牲畜被盗,公安机关立即侦破案件,7天内未破案的,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发放专项资金为群众止损、破案后退还资金,如果群众不退还资金,公安机关可以将被盗大牲畜拍卖后填补专项资金。

  听完何广兵的介绍,老陈心动了,“广兵一心为咱们着想,还能把我们带到沟里不成?就按他说的办!”出于对公安帮扶干部的信任,跟老伴商量后,老陈决定再养1头黄牛,他还在何广兵的建议下,积极发展四球古茶种植,同时专门开垦出一块土地种植巨菌草,用于喂养黄牛,那一段时间,可把老陈忙坏了。

  “当地牛肉市场价格稳定,巨菌草营养价值高、产量也高,非常适合当牧草喂牛,大牲畜平安卡的推广也为老陈养牛提供了保障,种植四球古茶也有不错的收入。”何广兵说,通过前期一系列考察,他认为养牛是最适合老陈脱贫增收的路径,他坚信陈开荣可以通过养牛脱贫致富。

  2018年、2019年陈开荣分别获得政府产业帮扶4000元,2019年下半年,老陈看着家里养的2头母牛产下了2头小牛,心理乐开了花,在何广兵的帮助下,他又成功申请到特惠贷资金5万元,引进新品种母牛4头,老陈说:“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心理踏实多了。”

  养牛生活乐逍遥

  “养牛更挣钱,比打工好,儿子现在也回来养牛了。”据老陈的妻子唐本秀介绍,家里最大的一头黄牛能卖到2万9千余元,看到养殖成果后,他们在浙江打工的儿子也辞去了工作,回家专心养牛。

  同村的陈中跃、陈华虎、孙庆明等人,也在老陈的带动下纷纷加入养殖新品种黄牛的行列中。“陈开荣养的牛个头大、毛色好,最大的那头看着都吓人,很壮。”说起老陈家的黄牛,范仕辉老奶奶赞不绝口。

  除了养牛,驻村干部还引导哈马村群众成立了以培育茶苗,收购茶青为主的四球古茶专业种植合作社,老陈将采摘的茶青拿到合作社,按品质、年份可以卖到每斤160至300元,致富路子多,生活变富裕,老陈过的比以前舒心多了。

  6月,四球古茶已经完成第二轮采摘,村里新培育的茶苗已经长到一指高,老陈村粗略算了笔账:家里现在有2头猪,6头牛,儿媳妇在学校做饭,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家里土地出租,一年600元,一斤茶青可以卖几百元。现在,全家年收入有5万多元,家里有6口人年人均收入9千元。“以后有钱了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到这里,老陈开心地笑了。

  2020年,老陈贷款买的新品种母牛中已有2头受孕,据目前发展情况估算,到2021年底,老陈只需将养殖长大的小牛售卖,即可偿还全部贷款,而且在以后的养殖中,每年均可有不低于4万元的收入。

  (张好勇 刘兵)

责编:靳灵仪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普安:老陈脱贫“牛”起来

亮点黔西南 | 2020年07月01日 09:27:51 | 张好勇 刘兵

  有些人靠政策、吃低保,争来争去,面红耳赤,不能吃一点亏,老陈却不以为然,他不把政策当“温床”,以公安帮扶为契机,通过勤劳致富让自己的生活“牛”起来。

  老陈名叫陈开荣,今年70岁,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鸡洞组人,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老陈也不例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的生活,只为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后来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头黄牛,每天都将小牛喂得饱饱的,心里期盼着小牛能够快些长大,好为家里增加点收入。“唉!想要脱贫,猴年马月的事。”想到自己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也没有忙出什么名堂,老陈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就在老陈发愁时,普安县公安局的帮扶,为他带来了脱贫增收的方向。

  公安帮扶有力度

  哈马村是普安县公安局脱贫攻坚包保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共计879户400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733人。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普安县公安局选派11名干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安排48名干部采取“一对二、一对三”方式包保126户贫困户。

  2017年普安县公安局捐赠哈马村12万元用于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购买小猪252头,其中87头分发到户养殖,剩下的165头由村委会统一养殖,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3万元。

  2019年,普安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明确在哈马村开展脱贫攻坚“示范村”创建工作,普安县公安局立即安排部署,划拨6万元作为哈马村示范创建启动资金,开展“文明超市”建设工作,激励群众勤劳致富、发展产业、孝敬老人等。同时,明确局党委班子、党支部包保哈马村各村民组,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督导、院坝会宣讲脱贫攻坚政策等工作;成立普安县公安局脱贫攻坚自愿者服务队,开展公共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并通过流动大喇叭反复走村窜户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营造了“示范创建”浓厚氛围;援助6.359万元建成的哈马村鸡洞组“连心桥”就在老陈家门前,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了却了哈马村鸡洞组11代人的心愿,“公安帮了我们大忙,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老陈高兴地说道。

  勤劳致富有保障

  “养牛有补助,政府推广的‘平安卡’政策也让老百姓养殖大牲畜有了保障,这些都是天大的好事,我建议你多养几头牛,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普安县公安局扶贫干部何广兵向老陈介绍政府产业帮扶政策,告诉他养好1头牛并通过考核后,可以得到政府产业帮扶资金4000元, 如果大牲畜被盗,公安机关立即侦破案件,7天内未破案的,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发放专项资金为群众止损、破案后退还资金,如果群众不退还资金,公安机关可以将被盗大牲畜拍卖后填补专项资金。

  听完何广兵的介绍,老陈心动了,“广兵一心为咱们着想,还能把我们带到沟里不成?就按他说的办!”出于对公安帮扶干部的信任,跟老伴商量后,老陈决定再养1头黄牛,他还在何广兵的建议下,积极发展四球古茶种植,同时专门开垦出一块土地种植巨菌草,用于喂养黄牛,那一段时间,可把老陈忙坏了。

  “当地牛肉市场价格稳定,巨菌草营养价值高、产量也高,非常适合当牧草喂牛,大牲畜平安卡的推广也为老陈养牛提供了保障,种植四球古茶也有不错的收入。”何广兵说,通过前期一系列考察,他认为养牛是最适合老陈脱贫增收的路径,他坚信陈开荣可以通过养牛脱贫致富。

  2018年、2019年陈开荣分别获得政府产业帮扶4000元,2019年下半年,老陈看着家里养的2头母牛产下了2头小牛,心理乐开了花,在何广兵的帮助下,他又成功申请到特惠贷资金5万元,引进新品种母牛4头,老陈说:“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心理踏实多了。”

  养牛生活乐逍遥

  “养牛更挣钱,比打工好,儿子现在也回来养牛了。”据老陈的妻子唐本秀介绍,家里最大的一头黄牛能卖到2万9千余元,看到养殖成果后,他们在浙江打工的儿子也辞去了工作,回家专心养牛。

  同村的陈中跃、陈华虎、孙庆明等人,也在老陈的带动下纷纷加入养殖新品种黄牛的行列中。“陈开荣养的牛个头大、毛色好,最大的那头看着都吓人,很壮。”说起老陈家的黄牛,范仕辉老奶奶赞不绝口。

  除了养牛,驻村干部还引导哈马村群众成立了以培育茶苗,收购茶青为主的四球古茶专业种植合作社,老陈将采摘的茶青拿到合作社,按品质、年份可以卖到每斤160至300元,致富路子多,生活变富裕,老陈过的比以前舒心多了。

  6月,四球古茶已经完成第二轮采摘,村里新培育的茶苗已经长到一指高,老陈村粗略算了笔账:家里现在有2头猪,6头牛,儿媳妇在学校做饭,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家里土地出租,一年600元,一斤茶青可以卖几百元。现在,全家年收入有5万多元,家里有6口人年人均收入9千元。“以后有钱了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到这里,老陈开心地笑了。

  2020年,老陈贷款买的新品种母牛中已有2头受孕,据目前发展情况估算,到2021年底,老陈只需将养殖长大的小牛售卖,即可偿还全部贷款,而且在以后的养殖中,每年均可有不低于4万元的收入。

  (张好勇 刘兵)

责编:靳灵仪 卢生龙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1-05-1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5-29
兴义市公安局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31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1-05-28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17
兴义市教育局  2021-05-1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亮点黔西南  2021-05-24
黔西南公安  2021-05-2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6-01
亮点黔西南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