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州直

生活越来越美好

2021年07月02日 10:31:01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陈茜茜


鸟瞰兴义桔山 张 霆 摄


在兴义市万峰林双生村乡愁集市,市民带着孩子玩耍 记者 桂 松 摄


高速公路连通山外 陈东升 摄


兴义一家餐饮店内,市民正在扫码支付 记者 桂 松 摄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美好生活向往加快实现。

  黔西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融入全省“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全州呈现经济提速、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乐居乐业乐活

  “我们小区现在路宽了,房屋也敞亮了,空气都比之前好得多。”在兴义市吉利小区(一期)居住了20多年的胡阿姨说,自己就像住进了另一个小区。

  如今走进吉利小区(一期),房屋外墙粉刷一新,私搭乱建不见踪影,硬化后的路面干净整洁,线缆入地敷设,地面车位整齐划一,花台里的绿植疏密有致……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得益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近来年,黔西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高质量发展惠民生保民生,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15分钟服务圈”建设,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探索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兴义市莱蒙帝景、万峰城小区智慧小区平台搭建,并将根据莱蒙帝景智慧小区试点建设情况,扩大智慧小区试点范围,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此基础上,黔西南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城市“净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上狠下功夫,将专项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目前,建成金州体育城等10个城市综合体,以及兴义湿地公园等56个海绵城市项目。

  “湿地公园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饭后散步非常舒服。”兴义市民刘阿姨一脸骄傲地说,“我们黔西南环境好、气候好,很多外地朋友都想来这里买房居住呢!”

  不仅城市日新月异,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向新城镇化模式,农村人居环境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家住兴仁市巴铃镇的梁大伯,每天晚饭后都会约上同龄人,到家门口的广场散散步。“我们没事就到广场来玩,我不会跳舞,但我老伴会,她每天都来跳!”说起现在的生活,梁大伯一脸笑意。

  在兴义市清水河镇金星村发大组,村民已逐渐形成爱护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并自觉将房前屋后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王盛田说:“现在村里的人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打扫。大家都动起来,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2018年以来,黔西南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十四五”时期,黔西南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立体交通便捷出行

  50多岁的陈阿姨,在义龙新区郑屯镇坡岗村经营着一家小卖铺,去年拿到驾照后,花10万多元钱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自己有车,批发货物方便,走亲戚也方便!”陈阿姨高兴地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标配”之一,有的还不止一辆。据统计,目前,黔西南州小型汽车的保有量已超36万辆,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递增。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15年12月31日,望安高速全线建成通车,黔西南与全省同步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目前,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1公里,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8万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和通客运率均达到100%。

  交通改变历史,也推动城乡更好发展。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黔西南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也迈上新台阶。

  “现在,不但车好,站点规范,驾驶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兴义市民潘女士2010年刚参加工作时,每天上下班要穿越大半个城区,由于乘坐出租车成本较高,她选择乘坐公交车,但因公交车车型小、班次较少,且时间间隔不一,有时会花上半个多小时来等车,也常常因拥挤而上不了车,上下班成了她那时最不愿经历的事情。

  如今,公交车更新换代,景区公交、城乡公交逐步开通,公交线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公交车已成为不少城乡居民的出行首选。在此基础上,兴义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以桔山广场上行站、市医院上行站等5个站点作为试点,打造城市智能公交候车亭,市民可通过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获取车辆实时信息、查找公交线路等,并将配置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提供便民服务。

  与此同时,网约车井喷式增长,共享单车大量投用,让群众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以前,打车只能站在路边等,离市中心远一点的地方还很难打到车。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叫车,完全不用担心有车去、无车回。”家住兴义市景峰大道的付先生是网约车平台的高频用户,在他看来,网约车既方便又省时。

  据统计,目前全州投入营运的网约车共有2500余辆,共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9000余人次。为加强行业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黔西南州交通运输部门严厉查处不诚信、不文明、不规范等经营行为及非法营运行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效能,为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交通路网全面提升,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民航业的发展,拉近了黔西南与其他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不久前,兴义市民娄女士一家三口搭乘直飞航班,到上海游玩,顺便与大学室友小聚。娄女士2004考入上海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发展,临别时,她与室友抱头痛哭,“曾经30多个小时的火车,让我们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现在坐飞机只要两三个小时,我们今年就已经见了两次。”话语间,娄女士对下一次相聚充满期待。

  近年来,黔西南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旅游业快速发展,兴义万峰林机场保持高速、高质、高效的发展,航空运输体量快速增长。新航站楼建成,航线不断新增,先后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昆明等20余条航线,旅客年吞吐量达138万人次。

  黔西南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位一体”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

  智慧生活彰显城市活力

  在兴义市乌沙镇一快递服务网点,每天前来收、寄快递的人络绎不绝。“网上买衣服,款式多,不喜欢还可以联系商家退换货,很方便。”刚取完快递的王女士喜滋滋地说道。

  近年来,黔西南州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建设,行政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全覆盖,夯实了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或扶持快递企业在镇、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快递下乡”不仅为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培育发展了一批本土电商,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网购早已不是城里人的“专利”,网购也早已不再是指尖生活的唯一体现。

  “以前缴水电费都要去营业厅排长队,现在随时随地能搞定!”近日,家住兴义市南环路的曹先生,与妻子谈话间就用手机给家里预存了800元电费。他的妻子也通过手机APP,预定了一次全屋清扫的家政服务。

  周日中午,正在家中休息的王女士突然接到电话,一帮朋友要到家里吃晚饭。王女士打开外卖APP,订了10多个家常菜,又订了一些鲜切水果。下午6点左右,外卖准时送达,朋友们也如约而至。“现在的生活,通过手机就能解决很多事情,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王女士感叹道,“要是在以前,这样的‘突然袭击’肯定会让我措手不及。”

  “我已经很久没带现金出门了。”在兴义大润发超市刷脸支付购买了不少生活用品的沈先生,调侃自己长期身无分文。“现在出门只带手机就行了,别说在城里,就是农村的小卖铺,也都用上了手机收付款。”沈先生笑道,“刷脸更方便,手都不用抬一下。”

  从实体店到电商平台,从餐饮店堂食到外卖送上门,从现金支付到扫码缴费......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而智能生活、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离不开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支持。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贵州省为国家发展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黔西南州作为贵州省三大数据中心所在地之一,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以大数据为内容增加科技供给,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壮大新动能。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扎根贵州,在黔西南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以智变创质变,加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同时,黔西南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管理精准化、政府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健康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等相融合。

  随着智能化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系数不断提升,黔西南人的智慧生活将通过技术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并享受更多福利。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陈茜茜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生活越来越美好

黔西南日报 | 2021年07月02日 10:31:01 | 陈茜茜


鸟瞰兴义桔山 张 霆 摄


在兴义市万峰林双生村乡愁集市,市民带着孩子玩耍 记者 桂 松 摄


高速公路连通山外 陈东升 摄


兴义一家餐饮店内,市民正在扫码支付 记者 桂 松 摄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美好生活向往加快实现。

  黔西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融入全省“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全州呈现经济提速、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乐居乐业乐活

  “我们小区现在路宽了,房屋也敞亮了,空气都比之前好得多。”在兴义市吉利小区(一期)居住了20多年的胡阿姨说,自己就像住进了另一个小区。

  如今走进吉利小区(一期),房屋外墙粉刷一新,私搭乱建不见踪影,硬化后的路面干净整洁,线缆入地敷设,地面车位整齐划一,花台里的绿植疏密有致……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得益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近来年,黔西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高质量发展惠民生保民生,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15分钟服务圈”建设,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探索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兴义市莱蒙帝景、万峰城小区智慧小区平台搭建,并将根据莱蒙帝景智慧小区试点建设情况,扩大智慧小区试点范围,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此基础上,黔西南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城市“净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上狠下功夫,将专项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目前,建成金州体育城等10个城市综合体,以及兴义湿地公园等56个海绵城市项目。

  “湿地公园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饭后散步非常舒服。”兴义市民刘阿姨一脸骄傲地说,“我们黔西南环境好、气候好,很多外地朋友都想来这里买房居住呢!”

  不仅城市日新月异,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向新城镇化模式,农村人居环境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家住兴仁市巴铃镇的梁大伯,每天晚饭后都会约上同龄人,到家门口的广场散散步。“我们没事就到广场来玩,我不会跳舞,但我老伴会,她每天都来跳!”说起现在的生活,梁大伯一脸笑意。

  在兴义市清水河镇金星村发大组,村民已逐渐形成爱护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并自觉将房前屋后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王盛田说:“现在村里的人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打扫。大家都动起来,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2018年以来,黔西南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十四五”时期,黔西南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立体交通便捷出行

  50多岁的陈阿姨,在义龙新区郑屯镇坡岗村经营着一家小卖铺,去年拿到驾照后,花10万多元钱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自己有车,批发货物方便,走亲戚也方便!”陈阿姨高兴地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标配”之一,有的还不止一辆。据统计,目前,黔西南州小型汽车的保有量已超36万辆,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递增。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15年12月31日,望安高速全线建成通车,黔西南与全省同步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目前,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1公里,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8万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和通客运率均达到100%。

  交通改变历史,也推动城乡更好发展。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黔西南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也迈上新台阶。

  “现在,不但车好,站点规范,驾驶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兴义市民潘女士2010年刚参加工作时,每天上下班要穿越大半个城区,由于乘坐出租车成本较高,她选择乘坐公交车,但因公交车车型小、班次较少,且时间间隔不一,有时会花上半个多小时来等车,也常常因拥挤而上不了车,上下班成了她那时最不愿经历的事情。

  如今,公交车更新换代,景区公交、城乡公交逐步开通,公交线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公交车已成为不少城乡居民的出行首选。在此基础上,兴义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以桔山广场上行站、市医院上行站等5个站点作为试点,打造城市智能公交候车亭,市民可通过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获取车辆实时信息、查找公交线路等,并将配置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提供便民服务。

  与此同时,网约车井喷式增长,共享单车大量投用,让群众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以前,打车只能站在路边等,离市中心远一点的地方还很难打到车。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叫车,完全不用担心有车去、无车回。”家住兴义市景峰大道的付先生是网约车平台的高频用户,在他看来,网约车既方便又省时。

  据统计,目前全州投入营运的网约车共有2500余辆,共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9000余人次。为加强行业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黔西南州交通运输部门严厉查处不诚信、不文明、不规范等经营行为及非法营运行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效能,为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交通路网全面提升,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民航业的发展,拉近了黔西南与其他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不久前,兴义市民娄女士一家三口搭乘直飞航班,到上海游玩,顺便与大学室友小聚。娄女士2004考入上海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发展,临别时,她与室友抱头痛哭,“曾经30多个小时的火车,让我们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现在坐飞机只要两三个小时,我们今年就已经见了两次。”话语间,娄女士对下一次相聚充满期待。

  近年来,黔西南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旅游业快速发展,兴义万峰林机场保持高速、高质、高效的发展,航空运输体量快速增长。新航站楼建成,航线不断新增,先后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昆明等20余条航线,旅客年吞吐量达138万人次。

  黔西南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位一体”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

  智慧生活彰显城市活力

  在兴义市乌沙镇一快递服务网点,每天前来收、寄快递的人络绎不绝。“网上买衣服,款式多,不喜欢还可以联系商家退换货,很方便。”刚取完快递的王女士喜滋滋地说道。

  近年来,黔西南州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建设,行政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全覆盖,夯实了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或扶持快递企业在镇、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快递下乡”不仅为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培育发展了一批本土电商,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网购早已不是城里人的“专利”,网购也早已不再是指尖生活的唯一体现。

  “以前缴水电费都要去营业厅排长队,现在随时随地能搞定!”近日,家住兴义市南环路的曹先生,与妻子谈话间就用手机给家里预存了800元电费。他的妻子也通过手机APP,预定了一次全屋清扫的家政服务。

  周日中午,正在家中休息的王女士突然接到电话,一帮朋友要到家里吃晚饭。王女士打开外卖APP,订了10多个家常菜,又订了一些鲜切水果。下午6点左右,外卖准时送达,朋友们也如约而至。“现在的生活,通过手机就能解决很多事情,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王女士感叹道,“要是在以前,这样的‘突然袭击’肯定会让我措手不及。”

  “我已经很久没带现金出门了。”在兴义大润发超市刷脸支付购买了不少生活用品的沈先生,调侃自己长期身无分文。“现在出门只带手机就行了,别说在城里,就是农村的小卖铺,也都用上了手机收付款。”沈先生笑道,“刷脸更方便,手都不用抬一下。”

  从实体店到电商平台,从餐饮店堂食到外卖送上门,从现金支付到扫码缴费......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而智能生活、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离不开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支持。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贵州省为国家发展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黔西南州作为贵州省三大数据中心所在地之一,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以大数据为内容增加科技供给,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壮大新动能。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扎根贵州,在黔西南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以智变创质变,加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同时,黔西南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管理精准化、政府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健康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等相融合。

  随着智能化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系数不断提升,黔西南人的智慧生活将通过技术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并享受更多福利。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陈茜茜

推荐阅读
亮点黔西南  2021-06-09
贞丰新闻  2021-06-09
义龙公安  2021-06-1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1-06-24
兴义市信恒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21-06-17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1-06-19
天辰建设网   2021-06-03
望谟县融媒体中心  2021-06-18
兴仁人大  2021-06-28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