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贞丰

我的帮扶路:为老百姓做实事

2020年11月25日 08:13:51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陶汝彬


在辣椒基地做零工

  深夜,繁星满天,四野寂静,辛劳了一天的人们或许早已酣然入梦。回忆着脱贫攻坚的不平路,我还是没法入睡,静静地回味着这几年脱贫攻坚的成效,回想着近年来无数工作人员为着贫苦群众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翻身仗夜以继日地战斗着……

  眼望着这数以千计的、散发着芳香的乡村大道、各种合作社,蓬勃发展的产业,有谁,能平息得住心头的喜悦?

  这得从我步入扶贫大道说起,三年前的那年冬天,我和北盘江镇300余名教师一样,接过了帮扶贫困户这样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本身就出生在贫困家庭的我,那时内心既喜悦又复杂。对能想法帮助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我觉得这个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出发点。考虑将来的实际工作成绩,内心有无法的惆怅。

  按镇里安排,我包保了金井村三组和下坝组两户贫困户,一打听,心里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两户都是“钉子”。心想,怎么开展工作呢?上级的安排,不可能要求换吧?况且落到谁的头上不一样啊?心里打了几次结,还是硬着头皮碰了。

  按安排,在做一番坚强的思想斗争后,我和别的同志一样,利用下班时间开展了入户摸排工作,谁知这第一次工作还没我想像的那么复杂,也没碰到什么“钉子”,两户都很配合,也很热情。就这样,我十分顺利地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回家后虽也是夜深人静,可我就收获满满,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

  “飞机也是人造出来的!没干过就学,我就不相信做不好这份工作!”我毅然决定。

  就这样,每月我都坚持了不低于两次的走访,并坚持每月都给他们送点饮料类的“小礼品”,慢慢地,我们的距离近了,他们也逐渐不把我当外人了。

  说来也巧,两户致贫原因都为缺资金、缺技术,都是人多地少,传统种、养殖是他们老是摆脱不了贫困的真正诱因。为了让工作有成效,也为让他们更相信,我每次到他们家里,都会带上《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权威性的刊物登载的有关转产增收和务工创业方面的新闻故事同他们分享。通过开导,他们外出务工创业和发展养殖、科学种植的欲望逐日增强。

  在成功动员两户在家富余农动力外出务工后,我心里的巨石沉下来了,他们的增收的希望和脱贫即将变为现实,我心里顿时感到无比的欣慰。

  梁某某为退休军人,按理说见到的世面不少,可长期呆在家里,人多地少养成的懒惰思想已经形成已久,成天喝酒成了他的“主业”。为了缓解其经济压力,2018年10月,我多次向镇、县民政部门协调,解决了1750元“退役军人家庭医疗保障费”,可他就不愿为全家交“两新”。

  “那是我的钱,为什么要拿去交嘛?”在梁永顺家,他非常不情愿地说。

  无奈之际,只有为他全家交了当年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说来也巧,2019年4月,梁某某不慎被切割机锯片划伤,花去医疗费2余元,报销后,个人支付2千多元。治愈出院后,全家表示:要是当时没给他们抵上那1千多元,根本无法医治了,还是我帮了他们家大忙。

  出了故事,他们全家纷纷表示要把我垫上的钱还了,我谢拒后,过去许许多多的疑团解开了。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始终围绕“3+1”,按“四逐四准”工作要求,在授与“鱼”还是授与“渔”上仔细地惦量着,协调解决了两户的“两改”(改厨改厕),也为他们争取了种、养殖等项目资金资助。为了让他们脱贫后,步履小康的步子更加坚实,今年8月,已为他们争取到1500多条鱼苗,养殖在其房屋两侧的田里。通过动员,现梁某某户已将稻田变鱼塘,这不足1亩的两鱼塘,为该户通向致富奔小康搭起了希望之桥。

  “陶老师你真好,在你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养起了鱼,过去没资金、没技术,这个我想都不敢想。”看着鱼塘里自由嬉戏的鱼,梁某某有按捺不住的喜悦。

  向成彪户除了缺资金和技术外,该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个孩子中,两上是残疾。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看到这个现状,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方咨询相关专家对智障儿童和发育迟缓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案,可收效甚微,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其长子在者相做了近半年的康复,疗效明显好转。现随父母到浙江东阳童星影视学校小学三年级学习。

  “屋漏偏逢连夜雨”,长子才勉强入学学习,年满4岁的二女还不能走也不能说,为让户主安心就业,我总是有时间就打听,要么网上查询,寻求有效方面让其孩子不消除病魔。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夏天,通过与其父亲一道奔走,联系了县残联,通过鉴定,其孩子为三级残疾。为了减轻户主精神压力,将在其第二个孩子送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做了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现在孩子有明显好转。经联系,由县残联、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赞助,预计于下月将孩子送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进行半年的康复治疗。

  “你对我们家好关心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们的帮助!”其父向忠泽激动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

  回顾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只是在“帮”字上下功夫,在“扶”字上一直不懈努力。如何真正把贫困户“扶”起来,我的做法是,让他们想发展,敢发展,加大发展力度,促进家庭增收是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真正让老百姓接受,就得让他们发展一些“短、平、快”的产业。因为过去他们都穷怕了,“吹糠见米”的效果是他们的追求。正是这样,我先后让他们大胆养猪、养牛、种植生姜、高梁等高效种养殖业,让他们体会到发展带来的“红利”,没想到,这一设计还真做到“点子”上去了。2019年入冬以来,生猪价格猛涨,两户都高价售出两头肥猪,收获了帮扶以来的“第一桶金”。我想,帮扶工作为群众找点子、想法子才是关键,让他们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乐意接受帮扶工作。

  老百姓也不愿意闲,每逢农闲季节,我都会为他们找活干,附近的大小型种、养殖企业是我盯准的好地方,这几年来,先后为他们联系务工基地10余个,解决务工300余人次,为家庭创收2万余元。我想帮扶工作路子多,方法广,只要我们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做实事,为其家庭创收,带去实这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方法,他们都会乐于接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陶汝彬)

责编:龙荣明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我的帮扶路:为老百姓做实事

亮点黔西南 | 2020年11月25日 08:13:51 | 陶汝彬


在辣椒基地做零工

  深夜,繁星满天,四野寂静,辛劳了一天的人们或许早已酣然入梦。回忆着脱贫攻坚的不平路,我还是没法入睡,静静地回味着这几年脱贫攻坚的成效,回想着近年来无数工作人员为着贫苦群众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翻身仗夜以继日地战斗着……

  眼望着这数以千计的、散发着芳香的乡村大道、各种合作社,蓬勃发展的产业,有谁,能平息得住心头的喜悦?

  这得从我步入扶贫大道说起,三年前的那年冬天,我和北盘江镇300余名教师一样,接过了帮扶贫困户这样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本身就出生在贫困家庭的我,那时内心既喜悦又复杂。对能想法帮助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我觉得这个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出发点。考虑将来的实际工作成绩,内心有无法的惆怅。

  按镇里安排,我包保了金井村三组和下坝组两户贫困户,一打听,心里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两户都是“钉子”。心想,怎么开展工作呢?上级的安排,不可能要求换吧?况且落到谁的头上不一样啊?心里打了几次结,还是硬着头皮碰了。

  按安排,在做一番坚强的思想斗争后,我和别的同志一样,利用下班时间开展了入户摸排工作,谁知这第一次工作还没我想像的那么复杂,也没碰到什么“钉子”,两户都很配合,也很热情。就这样,我十分顺利地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回家后虽也是夜深人静,可我就收获满满,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

  “飞机也是人造出来的!没干过就学,我就不相信做不好这份工作!”我毅然决定。

  就这样,每月我都坚持了不低于两次的走访,并坚持每月都给他们送点饮料类的“小礼品”,慢慢地,我们的距离近了,他们也逐渐不把我当外人了。

  说来也巧,两户致贫原因都为缺资金、缺技术,都是人多地少,传统种、养殖是他们老是摆脱不了贫困的真正诱因。为了让工作有成效,也为让他们更相信,我每次到他们家里,都会带上《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权威性的刊物登载的有关转产增收和务工创业方面的新闻故事同他们分享。通过开导,他们外出务工创业和发展养殖、科学种植的欲望逐日增强。

  在成功动员两户在家富余农动力外出务工后,我心里的巨石沉下来了,他们的增收的希望和脱贫即将变为现实,我心里顿时感到无比的欣慰。

  梁某某为退休军人,按理说见到的世面不少,可长期呆在家里,人多地少养成的懒惰思想已经形成已久,成天喝酒成了他的“主业”。为了缓解其经济压力,2018年10月,我多次向镇、县民政部门协调,解决了1750元“退役军人家庭医疗保障费”,可他就不愿为全家交“两新”。

  “那是我的钱,为什么要拿去交嘛?”在梁永顺家,他非常不情愿地说。

  无奈之际,只有为他全家交了当年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说来也巧,2019年4月,梁某某不慎被切割机锯片划伤,花去医疗费2余元,报销后,个人支付2千多元。治愈出院后,全家表示:要是当时没给他们抵上那1千多元,根本无法医治了,还是我帮了他们家大忙。

  出了故事,他们全家纷纷表示要把我垫上的钱还了,我谢拒后,过去许许多多的疑团解开了。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始终围绕“3+1”,按“四逐四准”工作要求,在授与“鱼”还是授与“渔”上仔细地惦量着,协调解决了两户的“两改”(改厨改厕),也为他们争取了种、养殖等项目资金资助。为了让他们脱贫后,步履小康的步子更加坚实,今年8月,已为他们争取到1500多条鱼苗,养殖在其房屋两侧的田里。通过动员,现梁某某户已将稻田变鱼塘,这不足1亩的两鱼塘,为该户通向致富奔小康搭起了希望之桥。

  “陶老师你真好,在你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养起了鱼,过去没资金、没技术,这个我想都不敢想。”看着鱼塘里自由嬉戏的鱼,梁某某有按捺不住的喜悦。

  向成彪户除了缺资金和技术外,该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个孩子中,两上是残疾。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看到这个现状,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方咨询相关专家对智障儿童和发育迟缓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案,可收效甚微,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其长子在者相做了近半年的康复,疗效明显好转。现随父母到浙江东阳童星影视学校小学三年级学习。

  “屋漏偏逢连夜雨”,长子才勉强入学学习,年满4岁的二女还不能走也不能说,为让户主安心就业,我总是有时间就打听,要么网上查询,寻求有效方面让其孩子不消除病魔。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夏天,通过与其父亲一道奔走,联系了县残联,通过鉴定,其孩子为三级残疾。为了减轻户主精神压力,将在其第二个孩子送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做了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现在孩子有明显好转。经联系,由县残联、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赞助,预计于下月将孩子送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进行半年的康复治疗。

  “你对我们家好关心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们的帮助!”其父向忠泽激动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

  回顾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只是在“帮”字上下功夫,在“扶”字上一直不懈努力。如何真正把贫困户“扶”起来,我的做法是,让他们想发展,敢发展,加大发展力度,促进家庭增收是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真正让老百姓接受,就得让他们发展一些“短、平、快”的产业。因为过去他们都穷怕了,“吹糠见米”的效果是他们的追求。正是这样,我先后让他们大胆养猪、养牛、种植生姜、高梁等高效种养殖业,让他们体会到发展带来的“红利”,没想到,这一设计还真做到“点子”上去了。2019年入冬以来,生猪价格猛涨,两户都高价售出两头肥猪,收获了帮扶以来的“第一桶金”。我想,帮扶工作为群众找点子、想法子才是关键,让他们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乐意接受帮扶工作。

  老百姓也不愿意闲,每逢农闲季节,我都会为他们找活干,附近的大小型种、养殖企业是我盯准的好地方,这几年来,先后为他们联系务工基地10余个,解决务工300余人次,为家庭创收2万余元。我想帮扶工作路子多,方法广,只要我们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做实事,为其家庭创收,带去实这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方法,他们都会乐于接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帮扶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陶汝彬)

责编:龙荣明 卢生龙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