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义龙新区

30年的坚守——记义龙新区木咱镇新加村党支部书记田锦荣

30年的坚守

——记义龙新区木咱镇新加村党支部书记田锦荣

张学潮

    对义龙新区木咱镇新加村村民来说,年届六旬的老支书田锦荣是再熟悉不过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小时候他是村干部,而今我老了,他还是村干部”。田锦荣同志生于1954年,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祖辈都是农民,有兄妹5人,他排行老大。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秉承“长兄为父”的信条,拉扯着一家老小,可以说是尝尽了人间心酸。

    1983年,年仅29岁,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被村民选进了村委会领导班子,任村委会主任。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30年,从未间断。5届村主任,5届村支书,这恐怕全州、全省找不出几个。“我们村距离镇上15公里,给老百姓办事不容易,老同志力不从心,年轻人又没那耐性,只有我多跑路了”,老支书总是这样淡然地说。

    从地理位置来说,新加村是木咱镇最边远的一个村,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占总人数的90%以上。田支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家族。“新加村不仅仅只是偏远的问题,村民居住也很零散,有些小组虽然只有几户人家,但是要每家每户都走到,却也得花上一两天的时间。由于族别不一样,交流起来困难,群众工作真的很难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条件下,田支书一心为着乡亲们,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都挥洒进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他觉得值。

    在采访中,田支书告诉我们,因为村干部待遇低,工作又苦又累,还常常被人误解,基本上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看到村里有点力气的到外面打工回来,不是买了车子就是建立房子,他也很矛盾。几次向镇领导提出辞职意向,都被挡了回来。书记、镇长口径一样,“老田呐,这么大个村,就你能当家,你不干谁干?就算帮帮我们行不?”老支书无语了。其实,他也真不忍心丢下乡亲们不管,既然镇领导那么放心,老百姓又那么信任,干就干呗!

    最难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因为村民长期受“养儿防老”、“人有一张口,但有两双手”思想的束缚,不太理解国家计生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计生工作做的是让人“断子绝孙”的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矛盾很突出。新加村村民是一个有狩猎传统的民族,几乎每家都有土制的“火药枪”,计生干部只要出现在村口,计生对象们就像防贼一样藏起来,时不时还有枪声袭扰,计生工作开展十分困难。时任村主任的田锦荣,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除了配合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做思想动员之外,晚上还要翻山越岭一家一户走访,了解具体情况。那些年,他常常是夜不归宿,在老百姓家里,席地而坐,一壶茶、一碗酒,磨破了嘴皮子。就这样,还是免不了冷眼、误解、委屈。“个别计生对象说我拿了政府的多少好处,说什么无利不起早之类的话,心里真难受哇。但是,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搞不好是亡党亡国的事,政府工作人员都那么辛苦,我又能说什么”,谈到这些话题,老田是几次哽咽。

    1998年,他当选村支部书记,成了新加村的一把手,肩上的担子就更沉重了。木咱镇是农业乡镇,没有工矿业,财政状况不好,新加村地处南荒,连平缓坡地都找不到几处,更别谈坝子水田,经济状况可想而知。怎么办,总不能等天上掉馅饼吧!田支书经过长时间观察、分析,又自筹资金带领村两委班子人员到德卧等地考察,经过一番比对,认为新加村的石旮旯搞金银花种植得天独厚。于是与村干部商量,分组到农户家做思想工作,次年便种下了上百亩金银花,此后逐年增加,传统的玉米、高粱种植逐渐被金银花替代,农户的收入较之以往增加了不少。而今,驱车到新加村,沿路可见茂盛的金银花笑迎着客人,花开季节,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还真是让人心旷神怡。“金银花种植不仅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而且能保持水土。如果让老百姓继续开荒种玉米、高粱,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影响生态平衡,得不偿失”。

    经济林是新加村的独特资源,初步统计不会少于千亩,国家很重视经济林的管理,作出了很多硬性规定。为确保辖区经济林的有效管理,田支书会同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不定期开展巡查、管护,对林木资源进行统计、核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工作开展情况。他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组落实工作任务,及时制止对乱砍乱伐,及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违反规定者,严格按村规民约进行处罚。严重的,及时上报镇政府、派出所及镇林业部门,确保国家资产不受损失。

    要改变新加村的贫困面貌,除了发展特色产业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也是迫在眉睫。新加村只有一条砂石路可以通行,有些地方因雨水长期冲刷,路面坑坑洼洼,加之无人养护,道路状况是每况愈下。田支书二话不说,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村民分段对路面进行义务维护。但是,人力毕竟有时而尽,面对堡坎垮塌等大问题,靠热情和几个人的无私奉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老支书通过各种渠道,先后从各级财政部门争取了10多万元资金,用于通村路的镶边维护,保障了辖区内15公里路面的完好。

    由于新加村村民居住过于零散,通组路的修建面临很大难题,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不好集中,村民意见有分歧。“修通组路,村民考虑的是能不能离自己家近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受地域限制,这一碗水要端平也不容易,我只能告诉乡亲们一家一户慢慢来,尽量兼顾他们的利益”。

    田支书通过跑项目、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炸山开路,通过几年的努力,硬是修建了新加村境内熊家岩至田家湾,塘梨树垭口至枇杷凼,冗白至肖厂9.5公里的通组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在通组路的每一寸土地上,可以说都留下了田支书辛勤的汗水。

    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到2007年,村里才完全通电。但是,在此之前,田支书和新加村民从未停止过努力,他们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优先考虑有条件的村组。每逢一个村寨架线拉电,附近村寨的村民都会前来帮忙,义务投工投劳,他们是多么希望早一天把电拉到家里!“2007年新加村三组架线时,村民就义务投工投劳不下1000个,如果几年累计在一起的话,就真的无法统计了。我们村就是这样团结、齐心!”

    正是新加村民的这种团结、齐心,正是老支书这种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他30年的坚守,才换来了新加村的跨越发展,才有了新加村民和谐、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