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往事黄草坝——兴义老城的变迁

2021年09月07日 08:05:22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王仕学

往事黄草坝
——兴义老城的变迁


《民国兴义县志》上的民国兴义城区市街图

  如今提出“老城更新”的话题,通过“更新”,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注入现代城市元素,不禁让我想起兴义老城的许多往事。

  一

  先说盘江路吧。清咸丰年间,因为笔架山龙潭水量很大,那水弯来拐去地流淌,盘江路那一带是烂田,稻秧碧绿,蒲草青青,白鹭翻飞,靠山的地方有零星几户茅屋。不远处的湾塘河西岸,蜿蜒曲折的城墙和密密匝匝的瓦屋,作了这田园风光的背景。湾塘河南岸阡陌纵横,盘江路一带则是或宽或窄的田埂。这可以用清咸丰《兴义府志》上的兴义县城地图为证。

  清同治年间战火波及黄草坝,打破了田园的宁静,这里是白旗起义军和清军团练交战的战场,双方对老城南门的争夺几呈胶着态势,一如那田里的稀泥。刘氏团练的头目刘官霖即战死在这烂田里。这故事在《民国兴义县志》里记载着。

  为了战乱时能够保护民众,1869年兴义知县叶正邦采纳刘官礼的建议修筑黄草坝土城。城墙走向大致是出南门,转过穿云山(牛场坡),到大坝子那个位置,沿南华宫、叶记小吃那条巷,原三中路口北折新马店,最后到三月桥接老城墙。谈到筑土城的情形,叶知县写道:“皆欢欣鼓舞,赴事争先,如自营其家室者,运石负土,妇竖咸趋,未期月而工竣。”“老城与土城仅一衣带水,花桥河由西而东纵贯之,得山川之形概”。

  土城有四座城门,城门用石头砌成,东门称元和,南门称明远,西门称义和,北门称柔远。《重修黄草坝石堡碑记》里说,兴义“人烟辐辏,城小而民多,旧以东城出花桥河,隔岸有广场为市,古名黄草坝。远近人皆称坝上,商旅星罗,珍货云集,牵车服贾者咸目为乐郊焉”。

  这段文字写于红白旗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虽经战火摧残,贸易依旧繁荣,那是非常难得的。如今向阳社区还保留着土城东门的地名。

  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黄草坝,在其游记里也写道:“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其又对普安十二营写道:“十二营以归顺为首,而钱赋之数则首推黄草坝”。叶正邦与徐霞客相隔数百年,而内容相似,足见兴义明清两代即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商贸中心,并非浪得虚名。

  清光绪时期,黄草坝迎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云南、江西、四川、湖南、省内的遵义等地,一拨又一拨移民迁往兴义,或经商,或躲避战火,奔着兴义气候宜人,冷热适度,物产丰富而来。兴义老城外湾塘河南岸逐渐形成了以场坝街为中心的商贸区,湖南街、云南街、铁匠街、豆芽街、杨柳街、宣化街等13条街逐渐形成。虽然如此,在我想象中,所谓街不过是宽三四米的泥巴路罢了,路旁是瓦屋茅屋窝棚席草田和稻田,几株老柳树下,潺潺的小溪边,赶集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豆芽豆腐铁制农具棉纱盐巴土布桐油沿路摆放。为了防止交易中短斤少两,场坝上还有《官秤厘金碑》,上面刻有官方公平秤的使用规则和抽税比例。昆明到南宁路程,到黄草坝刚好是中点,商人旅客马帮要在这里歇脚打尖,货物要在这里转运,这些也是黄草坝商贸繁荣的原因之一。

  土城有宗教建筑,川主庙、七星庙、水口庙、云南庙即是。文化也不缺乏,一些晚清木刻板经书上,有版存豆芽街杨柳街的字样。笔山书院是全城最气派的建筑。那时候从水口庙往南,牛场坡往西,北门以北依旧是农田,就是土城内同样有零星的稻田,这情形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外的田野上远离了喧嚣,青了变黄,黄了又变青。溪水绿树,蛙声鸟鸣,几分寂寞几分自在。

  城中穿云山湾塘河在文人雅士笔下有记录。清宣统二年(1910年)兴义高等小学堂教员解炯,写了《游穿云洞记》,描写湾塘河、穿云洞一带风景,写到跋浪亭:

  “踞桥之上流,有小洲,幅员一亩,中有一亭状类船,因以船房名。四周竹木篱落入画,水则上分而下合,势甚激,时作风涛声,伏出桥下。”

  描述准确生动,亭子、水声、竹木交织在一起,动静结合,如诗如画,一百多年前如此,今天也如此。

  “始及门,不知其为洞也,仰视之,疑若凌云高阁被泰山吞吐其半。俄而阴风飒飒,忽从中来,令人神悚。余顾而异之,乃历阶阴升堂左右窟,左右兀悬,而高者若钟、若磐、若龙鳞、若仙掌,不一而足。其上魏然坐而貌若者,王阳明先生像也。”

  这里写了穿云洞的神奇,洞、悬崖、楼阁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洞中凉风习习,钟乳石千奇百怪,王阳明先生的塑像端坐在洞内。文章写景、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脉络清晰,描写准确,是晚清兴义山水游记中的精品。

  清宣统年间兴义知府、务川举人聂树楷撰联涵虚阁“登临揽胜一面山光三面水,凭虚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准确地表达出穿云山的特点和气势。其它如洞内神龛联“人去景不远,石无土而高”也值得仔细玩味。

  二

  民国时期黄草坝继续安享太平。1937年,邑人刘显潜在《修葺阳明洞记》中,对穿云山评价很高,他写道:“群山之嵯峨环拱,葱茏勃郁者,如神驹之不可控。勒南盘江碧翻白涌于千里外以入于海,浑元精英磅礴奔放之气,殆钟于此矣”。在他看来,黄草坝是五列山捧起来的,即“五龙归位”,而风水眼在穿云山,穿云山是舞龙时龙头前担当指挥引导功能的那个“宝”。穿云山形如卧牛,文人雅士附会为“犀牛望月”。与老城南门火星山隔河相望,又称“双狮锁口”,穿云山又变成一头雄狮了。

  《修葺阳明洞记》刻碑立于穿云洞前,如今收藏于刘氏庄园陈列馆。民国时期叫阳明洞,今天我们的公交车站点叫穿云洞公园是准确的,但是如果叫阳明洞公园,重塑王阳明像的话,将更有文化内涵。

  到了上世纪40年代,日本鬼子来势凶猛,为了飞机轰炸时便于疏散,拆毁了湾塘河沿岸的老城墙,铺成湖南街至云南街一段公路,更名为中山大道。兴义多雨,土城多处朽坏,刘官霖家族的后人刘公亮组织城区街道整治,于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形成一个半圆,拥抱土城,从前的城门变成了街口,城墙的基础变成了小巷。环城西路即今天的盘江路前身。

  三

  新中国成立后,向阳、建设、红旗、胜利等成了城区附近生产大队响亮的名字,环城西路北段紧邻红旗大队,称红旗路。红旗路是宽6米的泥巴路,是全城的柴草市场,每到星期天松木柴、松果、草绕子、玉米芯、木炭等一字摆开,很热闹。天晴满天灰尘,雨天一片稀泥。路坎下是稻田,稻田里鱼虾、青蛙、黄鳝,成了小孩补充营养的目标。老城北门外则是牲口市场,属于胜利大队,因为环境差,老百姓称这里为猪屎坝,如今这里变成了胜利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掀起了街道改名热潮,红星路改为反帝路,豆芽街改为红卫路,铁匠街改为解放路,湖南街改为胜利路,县府街改为红星路,云南街改为建设路。老百姓习惯原来的街名,改革开放后全部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1972年,修建场坝上三层高的百货大楼,成为全城最高的建筑,落成之日在场坝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散发了不少花花绿绿的传单。也就是这一年,县商业局聘请工程师庞煦威设计5层框架、总面积4523平方米的东风商店,总投资49.6万元,由县建筑联社承建;同时投资45万元,建设5层4100米的东风旅社。1975年完工的这两栋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兴义最早的现代化建筑之一,当时是兴义建筑的地标。它们矗立在老城一片低矮的瓦屋中,似乎是羊群里跑出几匹骆驼来,兴义人惊喜骄傲。因此这段路被命名为东风路,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盘江路的两侧栽着水稻茭白蔬菜,政府机关及民居沿路摆出长蛇阵。窄窄的沙子路坑坑洼洼,久雨之后,泥泞不堪。1978年,兴义地委决定在红旗路建盘江饭店,由高级工程师张自强设计,兴义专署建筑公司队长骆科国等人负责施工,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1980年,盘江饭店开业,房间123间,床位231个,集会务、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盘江饭店是兴义第一个现代化宾馆,比起东风旅社、工农旅社自然前进了一大步。为了改善宾馆周边的交通条件,1982年,新建盘江路,宽22米,长744米,是市区最早完成的水泥路面,一些市政设施纷纷往盘江路聚集。1985年修建邮电大楼,面积4875平方米,其后州人民会场、州人民银行大楼、州人民医院相继修建,虽然不过是七层,但无论是面积还是高度,都超过了东风旅社和东风商店。以盘江饭店为中心,以水口庙交叉路口为基点,往北至小桥边,称盘江北路,往南至建设小学(今盘江路小学)称盘江南路,往东至沙井街路口称盘江东路。

  进入新世纪以后,内环路改造,盘江路水泥路变成柏油路,人行道铺设人行小板,设红绿灯,斑马线,栽上榕树作为行道树,建人行天桥,四季葱葱郁郁,树上鸟儿翻飞,树下车水马龙,6座造型各异的人行天桥,除了通行之外,还有观景台的作用。

  现在,老城诸山各种树木长势良好,百年古树与新种的绿化树相互交叉,树是山的毛,树茂毛长,山的轮廓就变了,有点卡通似的夸张,比如牛场坡那卧牛姿态。

  巴谷山高百丈,如斧劈刀砍,石壁森然,状若悬榜,常有云气。山脊窄窄一线,峭壁上灌木摇曳,青翠与灰白杂陈,朝雾夕辉,雨脚如注,又似乎是绝妙的山水画悬挂于天地间。狮子山蜿蜒数公里,匍匐向北,太阳山,如雄狮高高翘起的卷尾。单看太阳山又像金龟抬头,镇守着花桥河扑向桔山坝子的水口。水井坡与水晶寺古木森森,碧绿如玉,如老妇抱儿,护佑一中及文庙文脉,聚集文气;龙头山峭石嶙峋,绵延数里,从北至南,昂首奔腾而来,惟妙惟肖;丰都梁子由南而北,长近30公里,至建仓山突然往西,为将台营,为麦子垭口,最后与笔架山相望。古人说黄草坝是“五龙归位”,大约是这五列山吧。其它如柯沙坡方正大气,稳如屏风;火石坡有金石之气,它的附近有兴义八中、阳光书院、阳光小学,那是学子从小神往的地方;笔架山三峰连耸,中峰高立,形同笔架,笔山书院得名于它。

  穿云山于1953年、1981年、2010年三次修葺,观景亭有二,位于牛头、牛背,百子园选取中国历史上100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塑像,按时间远近,从山顶往下陈列,让这头牛背负着,塑像基座刻有人物生平及人物名言,人们行走其中,受到5000年中华文明的熏陶。2010年兴义一中优秀语文教师吴传瑾先生85岁时,于山顶观景亭撰并书一联:“一河贯古镇万家灯火映碧空,百子聚名园千载文明彪青史”。站在山顶眺望,先生的楹联引起很多人情感共鸣。绿树掩映中,涵虚阁红柱黄瓦依山而立,成了兴义老城历史文化的著名地标。

  北京路、遵义路、延安路、栖霞路、南环路都是五六十米宽的大道,绿化带人行道等应有尽有,展示了现代城市的风采,这条新的环线,像巨大的盘子托着黄草坝,也是老城与新城的分界线。二三十层的楼盘耸立着,比山还高,像一笼又一笼香葱,点缀着老城。北京的朋友说,他们听说要来兴义,地图上一看,不过是三省结合部的一个小点点,心想无非灰头土脑的一个边城罢了。谁知下飞机一看,城市大气,漂亮,没料到在贵州高原还有那么平坦的大坝子。时间一长居然迷恋上兴义了。这话我信。调到其它省区工作,退休了嚷着吵着回兴义养老的;做生意的搞工程的走南闯北,来兴义弄几年,买房不走了,干脆把父母妻儿接来;在兴义任职挂职的,魂牵梦绕,总忘不了这“第二故乡”。怪不得数百年来那么多人迁往兴义,原来兴义有它独特的魅力啊!

  2021年春天,人防工程提到日程上,施工地点是盘江路和街心花园。盘江路长势很好的行道树要拔掉,青石人行小板要撬走,好好的路面要敲掉,不少市民心里纠结,对天桥依依不舍,对绿树甚为惋惜。可人防工程是保命工程,谁敢说半个“不”字?三个月之后总算通车了。这次改造总共850米,从小桥边到三小,约有1.8万平方米的商铺。城市从经营地上到经营地下,代表“空间时代”的到来吧。

  老城更新,新城拓展。一个又一个现代化住宅小区,一所又一所现代化学校,星罗棋布的公园,雨后春笋般的高楼鳞次栉比,诠释着“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市理念,毕竟兴义城区面积由1949年的0.9平方公里,已扩展到35平方公里,是70多年前的近40倍。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宽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兴义城先是一只小猫,今天长成一只老虎,骨骼能不越来越发达吗?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王仕学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往事黄草坝——兴义老城的变迁

黔西南日报 | 2021年09月07日 08:05:22 | 王仕学

往事黄草坝
——兴义老城的变迁


《民国兴义县志》上的民国兴义城区市街图

  如今提出“老城更新”的话题,通过“更新”,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注入现代城市元素,不禁让我想起兴义老城的许多往事。

  一

  先说盘江路吧。清咸丰年间,因为笔架山龙潭水量很大,那水弯来拐去地流淌,盘江路那一带是烂田,稻秧碧绿,蒲草青青,白鹭翻飞,靠山的地方有零星几户茅屋。不远处的湾塘河西岸,蜿蜒曲折的城墙和密密匝匝的瓦屋,作了这田园风光的背景。湾塘河南岸阡陌纵横,盘江路一带则是或宽或窄的田埂。这可以用清咸丰《兴义府志》上的兴义县城地图为证。

  清同治年间战火波及黄草坝,打破了田园的宁静,这里是白旗起义军和清军团练交战的战场,双方对老城南门的争夺几呈胶着态势,一如那田里的稀泥。刘氏团练的头目刘官霖即战死在这烂田里。这故事在《民国兴义县志》里记载着。

  为了战乱时能够保护民众,1869年兴义知县叶正邦采纳刘官礼的建议修筑黄草坝土城。城墙走向大致是出南门,转过穿云山(牛场坡),到大坝子那个位置,沿南华宫、叶记小吃那条巷,原三中路口北折新马店,最后到三月桥接老城墙。谈到筑土城的情形,叶知县写道:“皆欢欣鼓舞,赴事争先,如自营其家室者,运石负土,妇竖咸趋,未期月而工竣。”“老城与土城仅一衣带水,花桥河由西而东纵贯之,得山川之形概”。

  土城有四座城门,城门用石头砌成,东门称元和,南门称明远,西门称义和,北门称柔远。《重修黄草坝石堡碑记》里说,兴义“人烟辐辏,城小而民多,旧以东城出花桥河,隔岸有广场为市,古名黄草坝。远近人皆称坝上,商旅星罗,珍货云集,牵车服贾者咸目为乐郊焉”。

  这段文字写于红白旗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虽经战火摧残,贸易依旧繁荣,那是非常难得的。如今向阳社区还保留着土城东门的地名。

  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黄草坝,在其游记里也写道:“其地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其又对普安十二营写道:“十二营以归顺为首,而钱赋之数则首推黄草坝”。叶正邦与徐霞客相隔数百年,而内容相似,足见兴义明清两代即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商贸中心,并非浪得虚名。

  清光绪时期,黄草坝迎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云南、江西、四川、湖南、省内的遵义等地,一拨又一拨移民迁往兴义,或经商,或躲避战火,奔着兴义气候宜人,冷热适度,物产丰富而来。兴义老城外湾塘河南岸逐渐形成了以场坝街为中心的商贸区,湖南街、云南街、铁匠街、豆芽街、杨柳街、宣化街等13条街逐渐形成。虽然如此,在我想象中,所谓街不过是宽三四米的泥巴路罢了,路旁是瓦屋茅屋窝棚席草田和稻田,几株老柳树下,潺潺的小溪边,赶集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豆芽豆腐铁制农具棉纱盐巴土布桐油沿路摆放。为了防止交易中短斤少两,场坝上还有《官秤厘金碑》,上面刻有官方公平秤的使用规则和抽税比例。昆明到南宁路程,到黄草坝刚好是中点,商人旅客马帮要在这里歇脚打尖,货物要在这里转运,这些也是黄草坝商贸繁荣的原因之一。

  土城有宗教建筑,川主庙、七星庙、水口庙、云南庙即是。文化也不缺乏,一些晚清木刻板经书上,有版存豆芽街杨柳街的字样。笔山书院是全城最气派的建筑。那时候从水口庙往南,牛场坡往西,北门以北依旧是农田,就是土城内同样有零星的稻田,这情形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外的田野上远离了喧嚣,青了变黄,黄了又变青。溪水绿树,蛙声鸟鸣,几分寂寞几分自在。

  城中穿云山湾塘河在文人雅士笔下有记录。清宣统二年(1910年)兴义高等小学堂教员解炯,写了《游穿云洞记》,描写湾塘河、穿云洞一带风景,写到跋浪亭:

  “踞桥之上流,有小洲,幅员一亩,中有一亭状类船,因以船房名。四周竹木篱落入画,水则上分而下合,势甚激,时作风涛声,伏出桥下。”

  描述准确生动,亭子、水声、竹木交织在一起,动静结合,如诗如画,一百多年前如此,今天也如此。

  “始及门,不知其为洞也,仰视之,疑若凌云高阁被泰山吞吐其半。俄而阴风飒飒,忽从中来,令人神悚。余顾而异之,乃历阶阴升堂左右窟,左右兀悬,而高者若钟、若磐、若龙鳞、若仙掌,不一而足。其上魏然坐而貌若者,王阳明先生像也。”

  这里写了穿云洞的神奇,洞、悬崖、楼阁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洞中凉风习习,钟乳石千奇百怪,王阳明先生的塑像端坐在洞内。文章写景、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脉络清晰,描写准确,是晚清兴义山水游记中的精品。

  清宣统年间兴义知府、务川举人聂树楷撰联涵虚阁“登临揽胜一面山光三面水,凭虚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准确地表达出穿云山的特点和气势。其它如洞内神龛联“人去景不远,石无土而高”也值得仔细玩味。

  二

  民国时期黄草坝继续安享太平。1937年,邑人刘显潜在《修葺阳明洞记》中,对穿云山评价很高,他写道:“群山之嵯峨环拱,葱茏勃郁者,如神驹之不可控。勒南盘江碧翻白涌于千里外以入于海,浑元精英磅礴奔放之气,殆钟于此矣”。在他看来,黄草坝是五列山捧起来的,即“五龙归位”,而风水眼在穿云山,穿云山是舞龙时龙头前担当指挥引导功能的那个“宝”。穿云山形如卧牛,文人雅士附会为“犀牛望月”。与老城南门火星山隔河相望,又称“双狮锁口”,穿云山又变成一头雄狮了。

  《修葺阳明洞记》刻碑立于穿云洞前,如今收藏于刘氏庄园陈列馆。民国时期叫阳明洞,今天我们的公交车站点叫穿云洞公园是准确的,但是如果叫阳明洞公园,重塑王阳明像的话,将更有文化内涵。

  到了上世纪40年代,日本鬼子来势凶猛,为了飞机轰炸时便于疏散,拆毁了湾塘河沿岸的老城墙,铺成湖南街至云南街一段公路,更名为中山大道。兴义多雨,土城多处朽坏,刘官霖家族的后人刘公亮组织城区街道整治,于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形成一个半圆,拥抱土城,从前的城门变成了街口,城墙的基础变成了小巷。环城西路即今天的盘江路前身。

  三

  新中国成立后,向阳、建设、红旗、胜利等成了城区附近生产大队响亮的名字,环城西路北段紧邻红旗大队,称红旗路。红旗路是宽6米的泥巴路,是全城的柴草市场,每到星期天松木柴、松果、草绕子、玉米芯、木炭等一字摆开,很热闹。天晴满天灰尘,雨天一片稀泥。路坎下是稻田,稻田里鱼虾、青蛙、黄鳝,成了小孩补充营养的目标。老城北门外则是牲口市场,属于胜利大队,因为环境差,老百姓称这里为猪屎坝,如今这里变成了胜利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掀起了街道改名热潮,红星路改为反帝路,豆芽街改为红卫路,铁匠街改为解放路,湖南街改为胜利路,县府街改为红星路,云南街改为建设路。老百姓习惯原来的街名,改革开放后全部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1972年,修建场坝上三层高的百货大楼,成为全城最高的建筑,落成之日在场坝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散发了不少花花绿绿的传单。也就是这一年,县商业局聘请工程师庞煦威设计5层框架、总面积4523平方米的东风商店,总投资49.6万元,由县建筑联社承建;同时投资45万元,建设5层4100米的东风旅社。1975年完工的这两栋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兴义最早的现代化建筑之一,当时是兴义建筑的地标。它们矗立在老城一片低矮的瓦屋中,似乎是羊群里跑出几匹骆驼来,兴义人惊喜骄傲。因此这段路被命名为东风路,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盘江路的两侧栽着水稻茭白蔬菜,政府机关及民居沿路摆出长蛇阵。窄窄的沙子路坑坑洼洼,久雨之后,泥泞不堪。1978年,兴义地委决定在红旗路建盘江饭店,由高级工程师张自强设计,兴义专署建筑公司队长骆科国等人负责施工,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1980年,盘江饭店开业,房间123间,床位231个,集会务、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盘江饭店是兴义第一个现代化宾馆,比起东风旅社、工农旅社自然前进了一大步。为了改善宾馆周边的交通条件,1982年,新建盘江路,宽22米,长744米,是市区最早完成的水泥路面,一些市政设施纷纷往盘江路聚集。1985年修建邮电大楼,面积4875平方米,其后州人民会场、州人民银行大楼、州人民医院相继修建,虽然不过是七层,但无论是面积还是高度,都超过了东风旅社和东风商店。以盘江饭店为中心,以水口庙交叉路口为基点,往北至小桥边,称盘江北路,往南至建设小学(今盘江路小学)称盘江南路,往东至沙井街路口称盘江东路。

  进入新世纪以后,内环路改造,盘江路水泥路变成柏油路,人行道铺设人行小板,设红绿灯,斑马线,栽上榕树作为行道树,建人行天桥,四季葱葱郁郁,树上鸟儿翻飞,树下车水马龙,6座造型各异的人行天桥,除了通行之外,还有观景台的作用。

  现在,老城诸山各种树木长势良好,百年古树与新种的绿化树相互交叉,树是山的毛,树茂毛长,山的轮廓就变了,有点卡通似的夸张,比如牛场坡那卧牛姿态。

  巴谷山高百丈,如斧劈刀砍,石壁森然,状若悬榜,常有云气。山脊窄窄一线,峭壁上灌木摇曳,青翠与灰白杂陈,朝雾夕辉,雨脚如注,又似乎是绝妙的山水画悬挂于天地间。狮子山蜿蜒数公里,匍匐向北,太阳山,如雄狮高高翘起的卷尾。单看太阳山又像金龟抬头,镇守着花桥河扑向桔山坝子的水口。水井坡与水晶寺古木森森,碧绿如玉,如老妇抱儿,护佑一中及文庙文脉,聚集文气;龙头山峭石嶙峋,绵延数里,从北至南,昂首奔腾而来,惟妙惟肖;丰都梁子由南而北,长近30公里,至建仓山突然往西,为将台营,为麦子垭口,最后与笔架山相望。古人说黄草坝是“五龙归位”,大约是这五列山吧。其它如柯沙坡方正大气,稳如屏风;火石坡有金石之气,它的附近有兴义八中、阳光书院、阳光小学,那是学子从小神往的地方;笔架山三峰连耸,中峰高立,形同笔架,笔山书院得名于它。

  穿云山于1953年、1981年、2010年三次修葺,观景亭有二,位于牛头、牛背,百子园选取中国历史上100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塑像,按时间远近,从山顶往下陈列,让这头牛背负着,塑像基座刻有人物生平及人物名言,人们行走其中,受到5000年中华文明的熏陶。2010年兴义一中优秀语文教师吴传瑾先生85岁时,于山顶观景亭撰并书一联:“一河贯古镇万家灯火映碧空,百子聚名园千载文明彪青史”。站在山顶眺望,先生的楹联引起很多人情感共鸣。绿树掩映中,涵虚阁红柱黄瓦依山而立,成了兴义老城历史文化的著名地标。

  北京路、遵义路、延安路、栖霞路、南环路都是五六十米宽的大道,绿化带人行道等应有尽有,展示了现代城市的风采,这条新的环线,像巨大的盘子托着黄草坝,也是老城与新城的分界线。二三十层的楼盘耸立着,比山还高,像一笼又一笼香葱,点缀着老城。北京的朋友说,他们听说要来兴义,地图上一看,不过是三省结合部的一个小点点,心想无非灰头土脑的一个边城罢了。谁知下飞机一看,城市大气,漂亮,没料到在贵州高原还有那么平坦的大坝子。时间一长居然迷恋上兴义了。这话我信。调到其它省区工作,退休了嚷着吵着回兴义养老的;做生意的搞工程的走南闯北,来兴义弄几年,买房不走了,干脆把父母妻儿接来;在兴义任职挂职的,魂牵梦绕,总忘不了这“第二故乡”。怪不得数百年来那么多人迁往兴义,原来兴义有它独特的魅力啊!

  2021年春天,人防工程提到日程上,施工地点是盘江路和街心花园。盘江路长势很好的行道树要拔掉,青石人行小板要撬走,好好的路面要敲掉,不少市民心里纠结,对天桥依依不舍,对绿树甚为惋惜。可人防工程是保命工程,谁敢说半个“不”字?三个月之后总算通车了。这次改造总共850米,从小桥边到三小,约有1.8万平方米的商铺。城市从经营地上到经营地下,代表“空间时代”的到来吧。

  老城更新,新城拓展。一个又一个现代化住宅小区,一所又一所现代化学校,星罗棋布的公园,雨后春笋般的高楼鳞次栉比,诠释着“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市理念,毕竟兴义城区面积由1949年的0.9平方公里,已扩展到35平方公里,是70多年前的近40倍。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宽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兴义城先是一只小猫,今天长成一只老虎,骨骼能不越来越发达吗?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王仕学

推荐阅读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8-24
晴隆县人民政府网  2021-08-14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8-31
黔西南日报  2021-08-28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1-08-18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2021-08-10
黔西南日报  2021-08-28
兴义市人民法院抖音号  2021-08-16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8-19
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