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兴义公安综合执法医务撑起平安健康的“保护伞”

2020年02月16日 10:56:09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柯 岚

  2月14日晚,寒风凛冽,细雨绵绵,万家灯火闪动,只有保家卫国的“铁人”们仍在一线忙碌着。

  

严防死守第一道防线

  “打开车窗,关闭空调,所有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快速登记,并出示结果。”在黔西南州兴义东站,一直循环播放着提示语,通道上,每隔五米,便有一个供驾乘人员扫描登记的二维码。

  20时17分,身着工作服的贺某坐在通行路口上,一张简陋的单人桌就是他的临时办公点,身侧的医务人员为他撑起一柄红伞,口述过往车辆的基本信息。顾不上越来越低的气温,越来越僵硬的手腕,霍姓同志埋头快速登记。

  一副桌椅、一盏台灯、一瓶苏打水、一支水性笔、一摞登记表,这便是伴随他工作24个小时的“老伙计”。

  来自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的霍姓同志,跟随着同事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战“疫”一线,24小时全天执勤换取一天的休息,他们干的是最重要也是最枯燥、最累人的活儿。

  “晚上其实还好,白天手都软了。”在间歇时,贺某活动着手腕。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一共为146辆进站入城的车辆进行了信息登记。

  21时08分,在整个东站最僻静的一处,黔西南州公安局支援兴义市公安局的党员民警卢荣鸿和法医龚胜在寒风中值守,他们的工作是对重点疫区来员进行登记和分类管理。

  突然,龚胜大声喝道:“站住!”这洪亮的一声把附近人都吓了一跳。只见龚胜大步上前,走到一名过往群众身前,细看之下,原来是这人没戴口罩!

  “你怎么回事?口罩戴好!”

  被喝止住的男子有些无措:“警官,不是我不戴,我没有口罩!”

  “来,我拿个给你”龚胜说着折返回去拿了支口罩给这名男子。

  “这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如果是个传染源,你说黑(吓)人不?”身为法医,龚胜对这类事情的敏感程度总是异于常人。

  

“家乡的宁静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21时47分,兴义东站的车流量渐渐少了,医疗组交替着开始进餐,晚饭是剪粉。休息棚里,大家摘下口罩,每一张笑意盈盈的脸上都是遮不住的疲倦,也只有这种时候,大家才能享受片刻的闲暇。

  这支9人组成的医疗组来自九个不同的医疗机构,他们来自协和医院、仁康医院、清水河医院、洒金卫生院……以往天南地北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如今坐到了一起,他们是战友。

  医疗组的组长是来自丰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付先云,他也是医疗组唯一一个男士,“别看我们这里美女多,她们做起工作来可完全不输给男人,一天到晚的给过往驾乘人员检测体温,光是一站站一天的功夫就了得!”

  22时26分,一辆红色的小轿车缓缓停靠在路边,车子并没有稀奇之处,稀奇的是从车上下来的穿着红色制服的三位阿姨。

  她们人手提着一个保温箱,走向执勤人员的休息棚,到了棚前将东西放下,从里面端出了一份份热腾腾的粥,还有鸡蛋,她们招呼着正在执勤的人员换着过去吃宵夜。

  原来,这三人是兴义市义工联合会的义工,自2月7日起,她们便组织了30余人,分为11个小组,每晚给在各个服务站上的执勤人员配送宵夜。

  “能出一份力就是一份吧,说白了,我们兴义市现有的宁静,都是用他们的辛苦换来的。”义工杜龙敏感慨道。

 

 一线服务保障的小插曲

  22时58分,兴义西站寒风瑟瑟。夜深了,收费站过往的车辆并不多。木贾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两辆满载的大货车登记信息,其它部门的人员三三两两的在各自执勤岗位上稍作休息。

  州公安局禁毒支队侦察大队民罗伦斌、俊站在火盆前取暖,他们是请战支援市公安局的党员,看到入站车辆都在有序配合登记检查,他们就放下心摆两句“龙门阵”。

  世俊说,西站与东站最大的不同,就是运送物资的大型货车居多,一次来三四辆车,就能堵满路口,但检查登记程序不能少,所有入站车辆,一律要检查尾箱,避免有人将带病禽类运输进城。

  “话闸子”一打开,两人都提及在西站执勤时遇到的一个“小插曲”。那大概是2月10号夜间,罗伦斌和世俊值班,当夜下起了暴雨,半晌不见车来,二人就坐在休息棚里休息。

  凌晨3点,一辆面包车“唰”的一声从二人执勤的棚子前驶过,长年缉毒的罗伦斌警觉起来,雨夜里视线受阻,他也来不及询问情况,于是上车就追,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车子就串出去了老大一截,直到追了近两公里后,罗伦斌才将车辆追上。

  “每一辆入境车辆都需层层把关,在经过询问、测温、扫码登记拿到通行条后,还要到我们这儿上交通行条才算完成程序,当时他没有上交通行条,我还以为是硬闯的车辆,吓得我上车就追。”然而,在把人追到后,罗伦斌才知道,司机是通过了检查的,只是走时忘了上交通行条。“我松了一口气,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全身上下都湿透了。”

  一同执勤的交警侯虎形容罗伦斌:“他做事争分夺秒,以身作则,是个贴心的老大哥,前几天情况最老火的时候,他晚上值完班,还要给我们烤几个洋芋才走。”

  当前,按照中央和省、州的最新政策,除省际交通检测外,其他的站点全部取消并保持通行顺畅,最新的政策迅即实施。但对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和各单位参与防疫工作的干部来说,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仍然会激情满怀、战斗力不减。(柯 岚)

编辑:江 林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公安综合执法医务撑起平安健康的“保护伞”

亮点黔西南 | 2020年02月16日 10:56:09 | 柯 岚

  2月14日晚,寒风凛冽,细雨绵绵,万家灯火闪动,只有保家卫国的“铁人”们仍在一线忙碌着。

  

严防死守第一道防线

  “打开车窗,关闭空调,所有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快速登记,并出示结果。”在黔西南州兴义东站,一直循环播放着提示语,通道上,每隔五米,便有一个供驾乘人员扫描登记的二维码。

  20时17分,身着工作服的贺某坐在通行路口上,一张简陋的单人桌就是他的临时办公点,身侧的医务人员为他撑起一柄红伞,口述过往车辆的基本信息。顾不上越来越低的气温,越来越僵硬的手腕,霍姓同志埋头快速登记。

  一副桌椅、一盏台灯、一瓶苏打水、一支水性笔、一摞登记表,这便是伴随他工作24个小时的“老伙计”。

  来自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的霍姓同志,跟随着同事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战“疫”一线,24小时全天执勤换取一天的休息,他们干的是最重要也是最枯燥、最累人的活儿。

  “晚上其实还好,白天手都软了。”在间歇时,贺某活动着手腕。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一共为146辆进站入城的车辆进行了信息登记。

  21时08分,在整个东站最僻静的一处,黔西南州公安局支援兴义市公安局的党员民警卢荣鸿和法医龚胜在寒风中值守,他们的工作是对重点疫区来员进行登记和分类管理。

  突然,龚胜大声喝道:“站住!”这洪亮的一声把附近人都吓了一跳。只见龚胜大步上前,走到一名过往群众身前,细看之下,原来是这人没戴口罩!

  “你怎么回事?口罩戴好!”

  被喝止住的男子有些无措:“警官,不是我不戴,我没有口罩!”

  “来,我拿个给你”龚胜说着折返回去拿了支口罩给这名男子。

  “这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如果是个传染源,你说黑(吓)人不?”身为法医,龚胜对这类事情的敏感程度总是异于常人。

  

“家乡的宁静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21时47分,兴义东站的车流量渐渐少了,医疗组交替着开始进餐,晚饭是剪粉。休息棚里,大家摘下口罩,每一张笑意盈盈的脸上都是遮不住的疲倦,也只有这种时候,大家才能享受片刻的闲暇。

  这支9人组成的医疗组来自九个不同的医疗机构,他们来自协和医院、仁康医院、清水河医院、洒金卫生院……以往天南地北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如今坐到了一起,他们是战友。

  医疗组的组长是来自丰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付先云,他也是医疗组唯一一个男士,“别看我们这里美女多,她们做起工作来可完全不输给男人,一天到晚的给过往驾乘人员检测体温,光是一站站一天的功夫就了得!”

  22时26分,一辆红色的小轿车缓缓停靠在路边,车子并没有稀奇之处,稀奇的是从车上下来的穿着红色制服的三位阿姨。

  她们人手提着一个保温箱,走向执勤人员的休息棚,到了棚前将东西放下,从里面端出了一份份热腾腾的粥,还有鸡蛋,她们招呼着正在执勤的人员换着过去吃宵夜。

  原来,这三人是兴义市义工联合会的义工,自2月7日起,她们便组织了30余人,分为11个小组,每晚给在各个服务站上的执勤人员配送宵夜。

  “能出一份力就是一份吧,说白了,我们兴义市现有的宁静,都是用他们的辛苦换来的。”义工杜龙敏感慨道。

 

 一线服务保障的小插曲

  22时58分,兴义西站寒风瑟瑟。夜深了,收费站过往的车辆并不多。木贾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两辆满载的大货车登记信息,其它部门的人员三三两两的在各自执勤岗位上稍作休息。

  州公安局禁毒支队侦察大队民罗伦斌、俊站在火盆前取暖,他们是请战支援市公安局的党员,看到入站车辆都在有序配合登记检查,他们就放下心摆两句“龙门阵”。

  世俊说,西站与东站最大的不同,就是运送物资的大型货车居多,一次来三四辆车,就能堵满路口,但检查登记程序不能少,所有入站车辆,一律要检查尾箱,避免有人将带病禽类运输进城。

  “话闸子”一打开,两人都提及在西站执勤时遇到的一个“小插曲”。那大概是2月10号夜间,罗伦斌和世俊值班,当夜下起了暴雨,半晌不见车来,二人就坐在休息棚里休息。

  凌晨3点,一辆面包车“唰”的一声从二人执勤的棚子前驶过,长年缉毒的罗伦斌警觉起来,雨夜里视线受阻,他也来不及询问情况,于是上车就追,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车子就串出去了老大一截,直到追了近两公里后,罗伦斌才将车辆追上。

  “每一辆入境车辆都需层层把关,在经过询问、测温、扫码登记拿到通行条后,还要到我们这儿上交通行条才算完成程序,当时他没有上交通行条,我还以为是硬闯的车辆,吓得我上车就追。”然而,在把人追到后,罗伦斌才知道,司机是通过了检查的,只是走时忘了上交通行条。“我松了一口气,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全身上下都湿透了。”

  一同执勤的交警侯虎形容罗伦斌:“他做事争分夺秒,以身作则,是个贴心的老大哥,前几天情况最老火的时候,他晚上值完班,还要给我们烤几个洋芋才走。”

  当前,按照中央和省、州的最新政策,除省际交通检测外,其他的站点全部取消并保持通行顺畅,最新的政策迅即实施。但对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和各单位参与防疫工作的干部来说,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仍然会激情满怀、战斗力不减。(柯 岚)

编辑:江 林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