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茶马古道马岭段保护工程已完成70%

2018年08月16日 08:30:56来源:兴义市新闻中心 作者:段志虎 王霞 卢威威

  日前,记者在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茶马古道·贵州省·马岭古道(含“木桥”)段保护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届时,兴义市民将又多一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清理基槽、拌制灰土,对古道路面进行铺设。

  据贵州保利文物古建有限公司兴义分公司现场负责人徐维民介绍,古道全长1.7公里,保护工程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以文物建筑本体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遵守不干扰或尽可能少干扰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原有建筑材料,并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的做法进行维修,尽可能加固联结构件的稳固性。所以,古道的石料采用当地青石,大部分为旧石材,最大的一块石材大概1800斤,小的多为600——700斤左右。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约十月份全部完工。

  走在已修复的古道之上,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银瀑飞泻,古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令人流连忘返。

  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仕敏介绍说,“茶马古道”兴起于唐代,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主要方式,以茶马互市为主要特征,用茶与沿途及目的地进行马、骡、羊毛、药材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重要运输通道。“茶马古道”贵州段,主要为贡茶古道之一。马岭古道(含“木桥”)段因桥得名,木桥原名“纳必”桥,后改称“纳福”桥,是清代兴义“县城至府城(安龙)之捷径”,作为茶马古道兴义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该段古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茶马古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桥成为国保单位之中的一部分,而马岭古道(含“木桥”)段保护工程的修缮对改善茶马古道的保护条件和环境,增强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兴义市文化品位,促进兴义市文化旅游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双赢”,推动兴义市乃至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地作用。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茶马古道马岭段保护工程已完成70%

兴义市新闻中心 | 2018年08月16日 08:30:56 | 段志虎 王霞 卢威威

  日前,记者在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茶马古道·贵州省·马岭古道(含“木桥”)段保护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届时,兴义市民将又多一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清理基槽、拌制灰土,对古道路面进行铺设。

  据贵州保利文物古建有限公司兴义分公司现场负责人徐维民介绍,古道全长1.7公里,保护工程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以文物建筑本体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遵守不干扰或尽可能少干扰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原有建筑材料,并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的做法进行维修,尽可能加固联结构件的稳固性。所以,古道的石料采用当地青石,大部分为旧石材,最大的一块石材大概1800斤,小的多为600——700斤左右。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约十月份全部完工。

  走在已修复的古道之上,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银瀑飞泻,古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令人流连忘返。

  兴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仕敏介绍说,“茶马古道”兴起于唐代,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主要方式,以茶马互市为主要特征,用茶与沿途及目的地进行马、骡、羊毛、药材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重要运输通道。“茶马古道”贵州段,主要为贡茶古道之一。马岭古道(含“木桥”)段因桥得名,木桥原名“纳必”桥,后改称“纳福”桥,是清代兴义“县城至府城(安龙)之捷径”,作为茶马古道兴义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该段古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茶马古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桥成为国保单位之中的一部分,而马岭古道(含“木桥”)段保护工程的修缮对改善茶马古道的保护条件和环境,增强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兴义市文化品位,促进兴义市文化旅游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双赢”,推动兴义市乃至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地作用。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