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我们宁愿让群众工作部(信访局)的门庭若市,也要让市领导办公室的门可落雀,要让市领导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想大事、抓大事、谋发展,这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熟悉常开发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2年7月,在国家信访局《关于评选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主任)、优秀办信员、优秀接谈员、优秀督查员、优秀信访工作者的通知》评选活动中,常开发同志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录入2013年4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心甘情愿》(电视剧《信访局长》采风实录)一书中。
走马上任,受命于为难之时
贵州省兴义市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的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贵州龙的故乡”等就坐落在这里。近年来,随着兴义市“三化一业”(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矿群矛盾等各种利益格局引发的问题较为突出,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初信初访量约占全州八县(市)信访总量的60%,面对严峻的信访形势,2009年8月21日,时任洛万乡党委书记的常开发接到一纸文书,调任信访局担任局长,常开发同志“二话”没说,当天就做了乡里的交接工作,到市信访局报到走马上任,他知道,这是组织交给他的光荣任务。
与时俱进,干工作敢为人先
常开发同志为人和蔼,工作踏实,不说大话,喜干实事,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在担任洛万乡党委书记期间,曾先后被州、市评为党风廉政先进个人、全市优秀人大代表、全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担任市信访局局长以后,每天看到来市委、市政府上访、纠缠领导的群众络绎不绝,他自己也多次被上访群众责怪和辱骂,但他常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在他的带领下,信访局党支部一班人精诚团结,通过大力宣传《信访条例》、《劳动合同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做好信访群众的思想疏导和政策解释工作,积极协调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单位、部门化解群众诉求及各类矛盾纠纷,大胆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用群众工作来统揽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信访局的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1年4年20日,兴义市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州乃至全省成立了“中共兴义市委群众工作部”,常开发同志任常务副部长兼办公室主任,主持群众工作部(信访局)日常工作,在他的建议下,通过组织程序从各乡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抽调了一批政治思想好,能写、能说、能办事,会做群众工作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干部职工,经过合理搭配,组成了10个科(组)室,设置了民政、驻建、国土、交通运输等18个群众诉求办理中心窗口,畅通了群众工作“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受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便民利民通道,使信访部门由原来的“中转站”变成了现在的化解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的“终点站”。
为民解难,最讲求方式方法
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群众诉求及各类矛盾纠纷,常开发同志把做好群众工作比作“感情工程”,他经常教育部属,说:“做项目工程的人都知道,偷工减料,做出的工程过不了质量这一关,会成为‘豆腐渣’工程,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做群众工作这项‘感情工程’,更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密切好党群干群关系,就会背离党的宗旨,损害党和政府声誉”。在他的带领下,市委群众工作部(市信访局)全体干部职工本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理念,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制定完善了“四访一评估”(即:下访、代访、领访、约访、重大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在群众工作部(信访局)设立了便民法庭,引导群众依法依规、正常有序上访,提出了“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也要解释到位”的原则,充分发动驻村干部、乡(镇、办)村干部、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积极协调有权处理信访事项及重大信访问题的单位、部门化解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通过市委群众工作部(信访局)指派工作组调查了解化解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重大信访突出问题报请市领导接访、包案、拍板化解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常开发同志任信访局局长近4年来,亲自接待接访群众1000余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参与处理突发事件300余次,据不完全统计,在常开发同志的带领下,近两年来,兴义市委群众工作部(信访局)化解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达1500余件次,群众自发送来感谢信26封,锦旗78面。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