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贞丰

西南出海枢纽港呼之欲出(图)

2012年03月03日 07:44:17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尤立宪

    西南出海枢纽港呼之欲出

080016.jpg

    文/图 本报记者 尤立宪

    白层港水域具备千吨级船舶航行条件。

    初春的贞丰白层港码头,气温仍很低,不少村民依旧在家里烧火取暖。而在码头右边的空地上,10余名工人则汗流浃背地撬着石头。

    这片空地就是白层港的扩建场地,足有8平方公里,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6亿元。按照规划,4年后,白层港将成为一个吞吐量1000万吨的港口,拥有员工2500人。届时,港区将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近万,居住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港城。

    站在码头上,白层镇这硐村村支书韦光兴感慨万千。他说,白层镇自古以来虽是商贸集聚之地,但通往“码头”(自然岸坡)只有一条小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码头。由于北盘江两岸适宜种植甘蔗,村民将甘蔗加工成红糖后人挑马驮运出来销售,红糖产业吸引了各地商贩云集白层,批发红糖。

    韦光兴告诉记者,1985年,当地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出资修建小码头,从此,河里有了小木船,这些船除了运输外,还成了附近村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由于区位优势,白层码头被列为我省最大的一个港口,是国家规划的西南出海中线通道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白层港的发展定位,省里将其定为省级物流中心、国家一级口岸,出台了相应的整套政策给予大力扶持。在规划发展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同时,为了更方便煤炭通过白层港水路运往两广,省政府还特别规划了两条输煤专用公路直通白层港。届时,加上港口专用公路、鲁贡二级公路,将有4条输煤专用公路在这里交汇,白层港将成为我省矿产运输的中坚力量。

    贵州白层港新港港务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副总经理凌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层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成为一个“能源输出港”及“西南出海枢纽港”。

    凌启明说,白层港方圆100公里范围内的煤炭储存量高达192亿吨,而且贵州省规划投资建设的3个煤化工基地也相继开工,建成投产后,煤化工产品将主要通过这条安全、便捷的水运通道运往各地。

    “西南出海枢纽港”是凌启明对白层港的另一个解读,他告诉记者,随着白层港区域交通的不断完善,港口具备的腹地延伸功能将得到全面体现,预计4年后,重庆、昆明两地去往东盟地区的集装箱也将通过白层港出海。

    凌启明说,相对重庆、昆明两地而言,货物运输出海,从白层港运输运距及成本都更具优势。就水运而言,贵州有两条出海通道,一条是乌江抵涪陵入长江达上海,一条则是“两江一河”下西江入南海。前者比后者入海的距离要远1000多公里。而目前,云南的富宁港由于受百色枢纽的碍航,无法南下珠江,水运货物出海通过白层港是最为便捷、最为节省成本的运输路线。至于重庆,抵达白层港公路不足500公里的路程,白层港至珠海高栏港出海仅1400公里,相比通过长江运至上海出海,前者无论是距离和成本都更加节省。

    村民向仕华是位退休老人,对于白层港的建设,他和其他村民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原来我想到城里租房居住,安享晚年。现在看来,一座新兴的港城要不了几年就将建成,因此取消了去城里住的念头。”

    相关链接

    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其中长10公里以上的78条,有航运开发价值的主要是南、北盘江和红水河。

    1986年,交通部投资2591万元对“两江一河”进行全面整治,建成324公里六级航道及白层、岩架、蔗香、坡脚4个码头,使我州航道从白层、坡脚至广西大化可通航100级船舶。

    “八五”期间,交通部再次投资1173万元进一步改善航道,扩建白层码头,新建八渡码头,使航道通航里程达到365公里。

    “十五”期间,省投资3548万元建设天生桥一级电站库区“三港五码头”,建成永和、巴结、白云、红椿、未罗兰堡码头。同期,交通部将“两江一河”纳入国家航道网规划,定位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我州境内投资约1.134亿元进行整治,使南盘江坡脚以下,北盘江坝草以下,红水河两江口以下我州境内航道275公里提高为五级航道,可通航250级船舶,新、扩建了岸上港口码头等配套设施,建成龙滩库区白层、八渡港口,可停靠250级船舶,使我州港口客货年吞吐能力达到166万人、100.11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州水运建设进入良好历史机遇期,总投资4.29亿元的西南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动工建设,其中有3.6亿元投资在我州境内,建设白层、岩架、八渡、蔗香、板坝等港口,至2011年州境内航道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全省第一条高等级航道(四级航道)260公里,可通航500吨级船舶,建成岩架、蔗香、八渡、板坝、白层第一作业区等码头,白层码头第二作业区在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30万吨。

    乡镇渡口建设方面,国家“十一五”在我州投资完成乡镇渡口建设49道,“十二五”期计划建设乡镇渡口203道,2011年已建成26道。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州港口码头由1978年吞吐量3.3万吨左右(交通志数据)的自然岸坡码头建设成现在年吞吐量400多万吨的多功能、环保、花园式的现代化港口。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西南出海枢纽港呼之欲出(图)

黔西南日报 | 2012年03月03日 07:44:17 | 尤立宪

    西南出海枢纽港呼之欲出

080016.jpg

    文/图 本报记者 尤立宪

    白层港水域具备千吨级船舶航行条件。

    初春的贞丰白层港码头,气温仍很低,不少村民依旧在家里烧火取暖。而在码头右边的空地上,10余名工人则汗流浃背地撬着石头。

    这片空地就是白层港的扩建场地,足有8平方公里,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6亿元。按照规划,4年后,白层港将成为一个吞吐量1000万吨的港口,拥有员工2500人。届时,港区将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近万,居住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港城。

    站在码头上,白层镇这硐村村支书韦光兴感慨万千。他说,白层镇自古以来虽是商贸集聚之地,但通往“码头”(自然岸坡)只有一条小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码头。由于北盘江两岸适宜种植甘蔗,村民将甘蔗加工成红糖后人挑马驮运出来销售,红糖产业吸引了各地商贩云集白层,批发红糖。

    韦光兴告诉记者,1985年,当地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出资修建小码头,从此,河里有了小木船,这些船除了运输外,还成了附近村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由于区位优势,白层码头被列为我省最大的一个港口,是国家规划的西南出海中线通道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白层港的发展定位,省里将其定为省级物流中心、国家一级口岸,出台了相应的整套政策给予大力扶持。在规划发展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同时,为了更方便煤炭通过白层港水路运往两广,省政府还特别规划了两条输煤专用公路直通白层港。届时,加上港口专用公路、鲁贡二级公路,将有4条输煤专用公路在这里交汇,白层港将成为我省矿产运输的中坚力量。

    贵州白层港新港港务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副总经理凌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层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成为一个“能源输出港”及“西南出海枢纽港”。

    凌启明说,白层港方圆100公里范围内的煤炭储存量高达192亿吨,而且贵州省规划投资建设的3个煤化工基地也相继开工,建成投产后,煤化工产品将主要通过这条安全、便捷的水运通道运往各地。

    “西南出海枢纽港”是凌启明对白层港的另一个解读,他告诉记者,随着白层港区域交通的不断完善,港口具备的腹地延伸功能将得到全面体现,预计4年后,重庆、昆明两地去往东盟地区的集装箱也将通过白层港出海。

    凌启明说,相对重庆、昆明两地而言,货物运输出海,从白层港运输运距及成本都更具优势。就水运而言,贵州有两条出海通道,一条是乌江抵涪陵入长江达上海,一条则是“两江一河”下西江入南海。前者比后者入海的距离要远1000多公里。而目前,云南的富宁港由于受百色枢纽的碍航,无法南下珠江,水运货物出海通过白层港是最为便捷、最为节省成本的运输路线。至于重庆,抵达白层港公路不足500公里的路程,白层港至珠海高栏港出海仅1400公里,相比通过长江运至上海出海,前者无论是距离和成本都更加节省。

    村民向仕华是位退休老人,对于白层港的建设,他和其他村民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原来我想到城里租房居住,安享晚年。现在看来,一座新兴的港城要不了几年就将建成,因此取消了去城里住的念头。”

    相关链接

    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其中长10公里以上的78条,有航运开发价值的主要是南、北盘江和红水河。

    1986年,交通部投资2591万元对“两江一河”进行全面整治,建成324公里六级航道及白层、岩架、蔗香、坡脚4个码头,使我州航道从白层、坡脚至广西大化可通航100级船舶。

    “八五”期间,交通部再次投资1173万元进一步改善航道,扩建白层码头,新建八渡码头,使航道通航里程达到365公里。

    “十五”期间,省投资3548万元建设天生桥一级电站库区“三港五码头”,建成永和、巴结、白云、红椿、未罗兰堡码头。同期,交通部将“两江一河”纳入国家航道网规划,定位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我州境内投资约1.134亿元进行整治,使南盘江坡脚以下,北盘江坝草以下,红水河两江口以下我州境内航道275公里提高为五级航道,可通航250级船舶,新、扩建了岸上港口码头等配套设施,建成龙滩库区白层、八渡港口,可停靠250级船舶,使我州港口客货年吞吐能力达到166万人、100.11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州水运建设进入良好历史机遇期,总投资4.29亿元的西南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动工建设,其中有3.6亿元投资在我州境内,建设白层、岩架、八渡、蔗香、板坝等港口,至2011年州境内航道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全省第一条高等级航道(四级航道)260公里,可通航500吨级船舶,建成岩架、蔗香、八渡、板坝、白层第一作业区等码头,白层码头第二作业区在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30万吨。

    乡镇渡口建设方面,国家“十一五”在我州投资完成乡镇渡口建设49道,“十二五”期计划建设乡镇渡口203道,2011年已建成26道。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州港口码头由1978年吞吐量3.3万吨左右(交通志数据)的自然岸坡码头建设成现在年吞吐量400多万吨的多功能、环保、花园式的现代化港口。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