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龙雨樟:警民共修“幸福路”
正在修路。
亮点黔西南讯 走进东瓜寨,一条崭新的通组公路从寨子中穿行而过,其中六个大急湾处还安装了广角镜,为寨子里的村民及过路的司机提供了一条既安全又平稳的道路。看到这条路,村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说起一个人,冯秀能。
“我们寨子的这条路,以前就是一条简单的通组路,上面坑坑洼洼,不光车子在上面难行,我们走路也觉得很难走,要是遇见下雨天,那就更难行了,出趟门就得带一身泥回来。”村民刘某高兴的对记者说,“现在好了,路面重新翻修过,走在上面再也不用担心吃泥了。”
东瓜寨,一个坐落于黔西南州义龙实验区雨樟镇长箐村的小村寨,村寨里共有143户、584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民风古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近年来,在党的政策帮扶下,通过农村道路“一事一议” 项目,东瓜寨有了一条可以通车的通组路,村民的出行有了翻天覆地改变。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冬瓜寨与外界的交流也变得更加便捷,出入寨子的车辆和人员越来越频繁。这条道还是通往布依族村寨老扒寨、苗族村寨龙树脚的必经之路,原本宁静的通组路变得车水马龙,使得道路路面变得坑坑洼洼,车辆、行人难行。而且,这条道路上还有六个大急弯。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据了解,仅2016年上半年,东瓜寨这条通组道路上就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上十起,其中还有几起是司机因路面关系在急弯处来不及刹车撞上出门玩耍的儿童,东瓜寨的道路状况急需改变。
冯秀能,28岁,土生土长的东瓜寨人,黔西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六中队的一名辅警,2016年初入警以来,学习了很多交通安全的知识,参与了多起交通事故的处理,明白了生命财产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这使得他对冬瓜寨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冬瓜寨通组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每次回家,看到寨子里这条到处是隐患的道路,我就想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我们寨子的道路状况,修复破损的路面,并在急弯的地方安装广角镜、设置安全标示牌,还父老乡亲们一条安全的路。”冯秀能说。
要修复一条道路可不容易,设立安全标示和修复破损路面需要资金,但是现在农村惠农政策中却无相关的项目支持。冯秀能决定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改变冬瓜寨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最终他决定以自己出资一部分,向村民集资一部分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
想好方法后,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冯秀能的面前,如何筹集完这笔资金。2016年8月,冯秀能在冬瓜寨较为集中的两处地点张贴了《关于集资修缮东瓜寨3个村民组通组路及设立安全标识的倡议》。一开始,村民们因为对道路安全隐患的认识不到位,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冬瓜寨道路目前来说还没出现什么太大的交通事故,不愿意出钱。
于是,冯秀能就一家一户的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结合发生的事故案例,从思想较为开明的年轻人开始,向他们宣传一条到处是交通安全隐患的道路给村民们带来的危害。做通年轻人的思想工作后,再让他们去做亲戚朋友的工作,让村民们明白道路交通安全就是要防患于未然,等到事故发生后,后悔都来不及了。经过冯秀能及寨子其他年轻人的宣传,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出资修路。
“刚开始我们不理解秀能这孩子的做法,后来经过他的几次上门宣传,我明白了,一条好路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我第一个出资,支持他。”村民冯某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冯秀能等年轻人的发动下,9月初,东瓜寨村民积极集资并投工投劳,出资6000元,冯秀能出资2000元,共集资8000元,作为修复道路的资金。
集资完毕后,在冯秀能的带动下,东瓜寨三个村民小组全体村民一起,投工投劳,一起对道路进行修复,经过村民们10多天的努力,将大约2公里长的东瓜寨通组公路破损路面全部修复了一遍,还对其中的3处破损较大的路口进行了重新翻修,在六个大急弯处安装了广角提示镜,在12个左右急转弯处安装了转弯提示牌,还在村口安装了一块减速慢行提示牌。
“经过冯秀能的发动,村民的群策群力,东瓜寨村民用不多的8000元做成了一件在平常情况下两万元都干不成的事,通过安装安全标示和修复破损路面,东瓜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无论是村民还是过路的司机都觉得东瓜寨的道路好走、安全多了。”长箐村支书周某说。
当有人问起冯秀能,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去改善冬瓜寨的道路安全状况,反正他平时也不常走。冯秀能说:“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一名党员,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让乡亲们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这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不光帮助父老乡亲们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冯秀能在回家时还经常以发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张贴交通安全宣传画,案例讲解等方式,向村民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改变村民的交通安全陋习,提升村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冯秀能 姜仕杰报道)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