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生态党建引领兴义清水河雨补鲁乡村振兴

2018年11月20日 14:59:48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清水河党政办

  近年来,兴义市清水河镇坚持用生态工程的理念抓党的建设工作,组织动员全镇党员和群众参与各项具体工作,力争脱贫攻坚多个先锋。雨补鲁通过“五建五强”思路,产业逐步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愈加文明、治理效果良好、群众生活富裕,获评“AAA景区”、“中国最佳美丽休闲乡村”,实现初步振兴。

  建立党群组织,强化保障基础。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由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担任,副书记由分管旅游的党委委员、副镇长兼任,支委成员由文化服务中心党员同志、雨补鲁寨内的党员同志担任。同时,引导寨内的二个村民组成立自治组织寨务管理委员会。按照“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思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党支部对雨补鲁群众管理、业态布置、环境整治、文明建设等进行统筹,督促、引导、指导寨务管理委员会落实具体事务。

  建立自治制度,强化文明创建。制定了《雨补鲁寨规民约》《护林公约》《护路公约》等自治制度10余个。对环境整治进行规定,自发收集白色垃圾,日产日清,家家房前屋后“三包”,寨内干净整洁;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护林之家”等文明评选活动,已经评选了3轮次,给予获评家庭一定物资的激励,全寨群众“睦邻友善,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

  建立培训机制,强化观念转变。将“夜会”形成了常态,定期不定期召开全体群众会议,近年共计召开100余场次。寨民普遍崇尚“屋在树下,村在绿中”,“爱绿护绿”,禁止砍伐一草一木;“见缝插绿”,天坑四周种植树木5万株,群众自发在房屋四周种植了海子梨、彩叶李、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成了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并且全部接通投入使用。寨民对各级关于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主要部署和安排普遍知晓,特别是对近几年的巨大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建立增收渠道,强化致富后劲。雨补鲁天坑是产业园区的“会客厅”、“后花园”,是园区90余家企业6000余名工人的休闲地。深入实践“五大新发展理念”,“一二三”融合发展。利用煤电余热实施陆基养鱼项目,带动农户置办乡村鱼馆、鱼汤面馆,推动旅游业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截止目前,雨补鲁有乡村餐馆5家,乡村客栈10家,乡村商铺20多家,主要销售清水河境内生产和制作的小黄姜、小黄姜产品、三色糕、手工酸辣椒等50余种农特产品。平均每天的游客量400余人。

  建立开放平台,强化发展活力。创办品甸小黄姜展销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搭建了文化展现平台。建立中央美院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国际建筑艺术家、教职工、学生300余人到雨补鲁开展活动,浓郁的艺术气息熏陶感染着村民转变观念,《爸爸去哪儿》《云下的日子》等影视剧拍摄,增添了新的文化活力。

  “党的政策暖人心,人人幸福百业兴;感谢共产党!处处都把人民想”雨补鲁天坑的630名群众无不感恩党的恩情。不时会听见群众自编自唱的山歌,表达对各级干部的真切关怀。

  (清水河党政办)

  责编:陆金霞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生态党建引领兴义清水河雨补鲁乡村振兴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11月20日 14:59:48 | 清水河党政办

  近年来,兴义市清水河镇坚持用生态工程的理念抓党的建设工作,组织动员全镇党员和群众参与各项具体工作,力争脱贫攻坚多个先锋。雨补鲁通过“五建五强”思路,产业逐步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愈加文明、治理效果良好、群众生活富裕,获评“AAA景区”、“中国最佳美丽休闲乡村”,实现初步振兴。

  建立党群组织,强化保障基础。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由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担任,副书记由分管旅游的党委委员、副镇长兼任,支委成员由文化服务中心党员同志、雨补鲁寨内的党员同志担任。同时,引导寨内的二个村民组成立自治组织寨务管理委员会。按照“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思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党支部对雨补鲁群众管理、业态布置、环境整治、文明建设等进行统筹,督促、引导、指导寨务管理委员会落实具体事务。

  建立自治制度,强化文明创建。制定了《雨补鲁寨规民约》《护林公约》《护路公约》等自治制度10余个。对环境整治进行规定,自发收集白色垃圾,日产日清,家家房前屋后“三包”,寨内干净整洁;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护林之家”等文明评选活动,已经评选了3轮次,给予获评家庭一定物资的激励,全寨群众“睦邻友善,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

  建立培训机制,强化观念转变。将“夜会”形成了常态,定期不定期召开全体群众会议,近年共计召开100余场次。寨民普遍崇尚“屋在树下,村在绿中”,“爱绿护绿”,禁止砍伐一草一木;“见缝插绿”,天坑四周种植树木5万株,群众自发在房屋四周种植了海子梨、彩叶李、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成了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并且全部接通投入使用。寨民对各级关于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主要部署和安排普遍知晓,特别是对近几年的巨大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建立增收渠道,强化致富后劲。雨补鲁天坑是产业园区的“会客厅”、“后花园”,是园区90余家企业6000余名工人的休闲地。深入实践“五大新发展理念”,“一二三”融合发展。利用煤电余热实施陆基养鱼项目,带动农户置办乡村鱼馆、鱼汤面馆,推动旅游业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截止目前,雨补鲁有乡村餐馆5家,乡村客栈10家,乡村商铺20多家,主要销售清水河境内生产和制作的小黄姜、小黄姜产品、三色糕、手工酸辣椒等50余种农特产品。平均每天的游客量400余人。

  建立开放平台,强化发展活力。创办品甸小黄姜展销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搭建了文化展现平台。建立中央美院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国际建筑艺术家、教职工、学生300余人到雨补鲁开展活动,浓郁的艺术气息熏陶感染着村民转变观念,《爸爸去哪儿》《云下的日子》等影视剧拍摄,增添了新的文化活力。

  “党的政策暖人心,人人幸福百业兴;感谢共产党!处处都把人民想”雨补鲁天坑的630名群众无不感恩党的恩情。不时会听见群众自编自唱的山歌,表达对各级干部的真切关怀。

  (清水河党政办)

  责编:陆金霞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