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兴义市“四抓”助推“新市民”计划顺利实施

2018年10月22日 09:53:15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刁明军 蒋 蓝

  

新市民订单式培训开班仪式。

  今年以来,兴义市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新市民计划工作部署,及时成立了洒金新市民社区工管委,随即设立了兴义市易地搬迁新市民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四抓”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市民计划“1+13”措施顺利落实,有效激发了搬迁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快速融入、积极转变和成长。

  

新市民参加专题培训。

  抓政策宣传,提能力素质 。为切实做好易地搬新市民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帮助新市民快融入,兴义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培训内容,采取送课上门的形式,集中组织新市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民道德、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励志教育等进行系统、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从而进一步增强新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新市民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享受新生活。

  

公益岗位人员为搬迁群众细心解释办事流程。

  抓队伍建设 强服务保障。为全面提升社区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新市民的能力和水平,补齐安置点“人少事多”短板,兴义市本着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需求原则,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安置区进行摸底调查,从搬迁对象中挑选40余名有识青年进行逐一筛选,经过常规面试后,将18名有文化、能力强的青年分别安排到洒金安置点、康平安置点公益性岗位工作。目前已全部到岗到位并开展相关工作。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兴义市统筹教育、人社、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力量,搭建综合服务联动机制,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受到搬迁群众的一致好评。据相关统计,各安置点共有公益岗位人员80人,累计为搬迁群众服务办理事项6700余件。

  

新市民示范户表彰大会。

  抓技能培训 拓就业渠道。为破解“就业难、不稳定”等问题因素,切实帮助易地搬迁新市民实现快速就业,兴义市始终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原则,因地因时开展“订单式”培训。一是由市人社局牵头与浙江置业共同举办以“岗人结合、以人选岗、以岗定人”为主题的订单式培训班,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参加培训人员到所选的实际岗位上进行实操学习,培训合格后即可聘用;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增强发展能力。在洒金安置点建设占地460余亩的手工产业园,引进10多家企业入驻,与产业园区合作,开展“订单式”岗前培训4800余人次。目前,到手工产业园就业人数达1300余人。在木贾安置点建设物流园区,为搬迁群众解决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部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家门口就业。三是开展专场招聘会、“送岗上门”等方式,帮助新市民实现就业。与余姚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在余姚市人力资源市场挂牌成立了“兴义市驻余姚市劳务协作工作站”,全力抓好劳务对接、技能转移培训、校企合作、务工人员权益维护等。截止10月,共开展就业招聘会10余场,2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7064个,达成就业意愿1600余人。四是消除“零就业”家庭。对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根据其家庭劳动力情况,进行一对一岗位推荐,就近在安置点周边对接保安、保洁、餐饮、家政、建筑等岗位,对无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洒金安置区新规划的便民市场。

  抓文明创建 树市民新风。随着各地搬迁群众的不断涌入,因部分搬迁户的文明素质参差不齐,常出现随意摆摊设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导致小区地面脏乱、居民出行不畅等问题发生。兴义市以提升安置区服务管理水平为抓手,一是统筹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安置区道路两侧摊点开展集中整治。如在洒金安置区内规范设置了便民市场,按照“规劝疏导为主,查扣处罚为辅”的原则引导入场内经营。二是在安置区新市民家庭中开展 “文明卫生户、勤劳致富户、遵纪守法户、邻里互助户、诚实守信户、家庭和睦户、优秀共产党员户、文明卫生楼宇”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这一评选举措,引导广大新市民摒除陋习,树立新风,增强道德意识和文明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刁明军  蒋蓝)

责编:林晓静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市“四抓”助推“新市民”计划顺利实施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10月22日 09:53:15 | 刁明军 蒋 蓝

  

新市民订单式培训开班仪式。

  今年以来,兴义市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新市民计划工作部署,及时成立了洒金新市民社区工管委,随即设立了兴义市易地搬迁新市民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四抓”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市民计划“1+13”措施顺利落实,有效激发了搬迁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快速融入、积极转变和成长。

  

新市民参加专题培训。

  抓政策宣传,提能力素质 。为切实做好易地搬新市民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帮助新市民快融入,兴义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培训内容,采取送课上门的形式,集中组织新市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民道德、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励志教育等进行系统、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从而进一步增强新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新市民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享受新生活。

  

公益岗位人员为搬迁群众细心解释办事流程。

  抓队伍建设 强服务保障。为全面提升社区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新市民的能力和水平,补齐安置点“人少事多”短板,兴义市本着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需求原则,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安置区进行摸底调查,从搬迁对象中挑选40余名有识青年进行逐一筛选,经过常规面试后,将18名有文化、能力强的青年分别安排到洒金安置点、康平安置点公益性岗位工作。目前已全部到岗到位并开展相关工作。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兴义市统筹教育、人社、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力量,搭建综合服务联动机制,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受到搬迁群众的一致好评。据相关统计,各安置点共有公益岗位人员80人,累计为搬迁群众服务办理事项6700余件。

  

新市民示范户表彰大会。

  抓技能培训 拓就业渠道。为破解“就业难、不稳定”等问题因素,切实帮助易地搬迁新市民实现快速就业,兴义市始终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原则,因地因时开展“订单式”培训。一是由市人社局牵头与浙江置业共同举办以“岗人结合、以人选岗、以岗定人”为主题的订单式培训班,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参加培训人员到所选的实际岗位上进行实操学习,培训合格后即可聘用;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增强发展能力。在洒金安置点建设占地460余亩的手工产业园,引进10多家企业入驻,与产业园区合作,开展“订单式”岗前培训4800余人次。目前,到手工产业园就业人数达1300余人。在木贾安置点建设物流园区,为搬迁群众解决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部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家门口就业。三是开展专场招聘会、“送岗上门”等方式,帮助新市民实现就业。与余姚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在余姚市人力资源市场挂牌成立了“兴义市驻余姚市劳务协作工作站”,全力抓好劳务对接、技能转移培训、校企合作、务工人员权益维护等。截止10月,共开展就业招聘会10余场,2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7064个,达成就业意愿1600余人。四是消除“零就业”家庭。对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根据其家庭劳动力情况,进行一对一岗位推荐,就近在安置点周边对接保安、保洁、餐饮、家政、建筑等岗位,对无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洒金安置区新规划的便民市场。

  抓文明创建 树市民新风。随着各地搬迁群众的不断涌入,因部分搬迁户的文明素质参差不齐,常出现随意摆摊设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导致小区地面脏乱、居民出行不畅等问题发生。兴义市以提升安置区服务管理水平为抓手,一是统筹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安置区道路两侧摊点开展集中整治。如在洒金安置区内规范设置了便民市场,按照“规劝疏导为主,查扣处罚为辅”的原则引导入场内经营。二是在安置区新市民家庭中开展 “文明卫生户、勤劳致富户、遵纪守法户、邻里互助户、诚实守信户、家庭和睦户、优秀共产党员户、文明卫生楼宇”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这一评选举措,引导广大新市民摒除陋习,树立新风,增强道德意识和文明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刁明军  蒋蓝)

责编:林晓静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