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甘当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记兴义乌沙窑上村村医黄家明
村医黄天明。
在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卫生室,有一位做了21年村医的医生,他叫黄家明。1970年出生的黄家明,由于自幼就受到作为一名村医的父亲的影响,经常看到生病的家乡父老乡亲们来找父亲看病,亲眼见证了病魔摧残家乡父老乡亲们生命健康的悲痛情景,也亲眼看到病魔夺走一个鲜活生命后对一个农村家庭的惨痛影响。于是,在他幼小的心里暗暗立下志向,长大了要当一名村医,努力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消除病痛。
从做这一行开始,就一直投身于给老百姓解除病痛,赢得了窑上村和乌沙镇周边村寨甚至云贵边境患病群体的爱戴和称赞。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曾经被本地多家媒体报道过。2018年5月17日,笔者前往乌沙镇亲临拜访黄家明,
一大早,乌沙镇窑上村卫生室里已经有了不少看病的人,黄家明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刚给这位阿姨量上了体温,另一个病人又有需要了。虽说忙碌辛苦,但是井井有条,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把病人当亲人对待,其行医21年的风雨历程,被当地百姓誉为村民可亲可敬的贴身人。谱写着救死扶伤、甘愿吃苦、默默奉献、助人为乐的感人篇章。
村医黄家明为村民看病。
解除病人痛苦是当医生的责任
黄家明说,我家父亲就是老乡村医生,我要把父亲救死扶伤的医术和医德传承下去,我们这乡下老百姓去看病不方便,给老百姓解决困难 ,解除痛苦,不可能眼睁睁的看到人家疼苦 。黄家明说,看病要稳扎稳打,有时候部分病人不理解 ,看到你越忙他越喊喊叫叫,我都是有条不紊按照我的顺序来 。除处理病危和紧急状况外,一般是先来后到, 按照正规程序走 ,场面再混乱,我都沉着稳重对待。从事二十多年的医疗生涯中,我一直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吃饭睡觉都很不规律,只要有病人,即使在吃饭,我也会放下饭碗,去给病人看病。我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同等对待,所以深受村民的爱戴和尊重,在附近找我看病的人比较多。
2009年一位黄姓壮年男子得了肺炎,他又是家里的顶梁柱,病情很严重便送到城里医治,医治一段时间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由于家里因治病已经向亲戚借了几万元钱,到处借钱都借不到后,一家人商量后便决定放弃治疗,把壮年男子拉回家中。回家后刚好在家门口遇到了出诊的黄家明,便叫黄家明去试试能不能治好。后来经过黄家明精心治疗后该男子的肺炎竟然奇迹般地被治好了,现在还很健康。由于家庭比较困难,这位患者的医药费一直欠着直到去年才付完,这位患者的子女非常感激。
2012年,白碗窑镇大水井村的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由于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只好自己带着1岁多的患了急性支气管炎的孙子来到黄家明的卫生室。黄家明在治疗过程中听旁边的人说起这家人家庭非常困难,于是黄家明在收医疗费时悄悄地将几十元的医疗费说成了8元,而且在对这名小孩后面的几次治疗中都一直坚持把医疗费说成是8元,老人都觉得费用太低很奇怪,反复问黄家明医疗费是不是收错了,黄家明为了维护老人的自尊心,一直坚持说没错。但每次目送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满意地带着孙子艰难离去的时候,心中虽然不是滋味,但心里十分踏实,直默默地祈祷着老人带着孙子能平平安安地回家。
2017年10月,窑上村老鹰岩组一蔡姓村民头部受伤来到黄家明的卫生室,由于创面很大,黄家明建议他到城里治疗,患者却坚持要黄家明治疗,后来黄家明在他头上缝了近40针才将创面缝合完毕,连上药包扎等费用一起还没花去100元钱。付完医疗费后蔡姓村民才道出了一直要坚持让黄家明治疗的原因,原来他的头部要是到城里治疗,什么来回车费、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全部算下来要开支近千元,所以他一直坚持在黄家明卫生室治疗。在他这里治疗的类似事迹数不胜数,他默默地为村民健康耕耘着。
从事医疗必须具备真本事
窑上村卫生室黄家明跟笔者介绍,开诊所这个职业是人命关天的事业,也是功德无量的白衣天使,来不得丝毫马虎。自己除了传承父亲的医术医德外,还要根据时代进步要求掌握医术,要掌握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进修深造等不断努力学习,具备多方面的医疗知识,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相当于是全科医生。一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都能在这里治疗康复,我学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中医当时学得知识还背得很多,汤头歌诀可以说倒背如流,我看病 也是中西医结合,受到父亲和我的影响,我儿子和儿媳也受到了他的影响,也从事了医生的职业,到现在我们家行医已经三辈人了。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看病找黄家 ,去黄家看病有在家的感觉,由于老百姓都信任我们,没有一一报账大家都信得过,无论伤风感冒头痛脑热都愿意到我们卫生室治疗。
从黄家明的父亲那一代到黄家明儿子儿媳这一代,“黄家”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看病的首要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医术精湛,还是因为黄家明对待病人的耐心和关心,让他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黄家明有一份朴实的为民情怀,他诊疗的空余时间就忙着穿梭在村寨之间,挨家挨户的建档,为村民们测血压、血糖等,他负责的村子,哪个慢性病人什么时候该用药,血压控制如何,他都非常清楚。只要他一到村里,村民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围着他问长问短,真正称得上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李天亮 胡恩李婷 李德荣)
责编:刘梦 卢生龙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