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兴义万峰林方福明老人的“甜蜜”致富产业

2018年05月07日 09:59:03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方卿

Q.jpg

老人方福明养的蜜蜂。

5月6日,笔者到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峰林村采风,听说留守老人方福明养蜂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依靠养蜂脱贫致富奔了小康,于是拜访了他。留守老人方福明对笔者说:“万峰林开发山地旅游,各种花草遍地,我就抓住这一机遇搞产业转型,养好蜜蜂脱贫致富。”

68岁的方福明总是挂着一副笑脸,戴一顶蓝色帽子,穿一件半袖T恤衫,精神矍铄。笔者拜访他时,他正在半山上检查蜂箱。他说,他家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他和老伴留守在家里,养有60箱地方中蜂,生活过得还算富足。

X.jpg

蜂箱。

Z.jpg

装箱。

笔者问他是哪年开始养蜂的?他说,他这一辈子都喜欢养蜂。不过以前养得不多,只有三五箱,但都是传统养殖,蜂蜜只够自己吃,赚不到什么钱。后来儿子媳妇们外出打工,家里土地亦被国家征用,只剩房前屋后那些突兀起伏的峰林,全是石灰岩石,种不出庄稼。再说,家就在景区,国家提倡封山育林,不准开垦种植。后来,他看到万峰林景区被打造成花的海洋,于是萌动了峰林养蜂致富的构想。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从百度里搜索学习养蜂技术,再加强他几十年的养蜂经验,利用人工培育蜂王的新技术,才两年便在这些突兀的峰林里发展了30多箱。渐渐,他的养蜂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至今已经发展到60多箱,年产值达到了40000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方福明说:“我现在的养蜂技术成熟了,产品在网上销售,北京、上海等全国各省市都有订单,供不应求;我目前正在教乡亲们的养蜂技术,准备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争取5年之内在万峰林突破10000箱,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甜蜜”致富产业”。

(方卿)

责编:王亚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万峰林方福明老人的“甜蜜”致富产业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05月07日 09:59:03 | 方卿

Q.jpg

老人方福明养的蜜蜂。

5月6日,笔者到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峰林村采风,听说留守老人方福明养蜂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依靠养蜂脱贫致富奔了小康,于是拜访了他。留守老人方福明对笔者说:“万峰林开发山地旅游,各种花草遍地,我就抓住这一机遇搞产业转型,养好蜜蜂脱贫致富。”

68岁的方福明总是挂着一副笑脸,戴一顶蓝色帽子,穿一件半袖T恤衫,精神矍铄。笔者拜访他时,他正在半山上检查蜂箱。他说,他家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他和老伴留守在家里,养有60箱地方中蜂,生活过得还算富足。

X.jpg

蜂箱。

Z.jpg

装箱。

笔者问他是哪年开始养蜂的?他说,他这一辈子都喜欢养蜂。不过以前养得不多,只有三五箱,但都是传统养殖,蜂蜜只够自己吃,赚不到什么钱。后来儿子媳妇们外出打工,家里土地亦被国家征用,只剩房前屋后那些突兀起伏的峰林,全是石灰岩石,种不出庄稼。再说,家就在景区,国家提倡封山育林,不准开垦种植。后来,他看到万峰林景区被打造成花的海洋,于是萌动了峰林养蜂致富的构想。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从百度里搜索学习养蜂技术,再加强他几十年的养蜂经验,利用人工培育蜂王的新技术,才两年便在这些突兀的峰林里发展了30多箱。渐渐,他的养蜂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至今已经发展到60多箱,年产值达到了40000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方福明说:“我现在的养蜂技术成熟了,产品在网上销售,北京、上海等全国各省市都有订单,供不应求;我目前正在教乡亲们的养蜂技术,准备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争取5年之内在万峰林突破10000箱,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甜蜜”致富产业”。

(方卿)

责编:王亚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