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兴义:微信架起“连心桥”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8年03月27日 09:40:20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刁明军

 “社区领导,我是兴义洒金安置区A5栋住户,我们这栋楼最近2天过道灯老是不亮,老人、小孩外出很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帮我们处理一下!”3月26日,一则即时消息出现在南兴社区微信工作群里,很快,洒金园区党总支书记陈光华就在微信群里回复:“我们已和物管公司联系,请他们尽快处理”,短短几分钟,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有了回应并得到解决。

坪东街道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承接地,2017年接纳搬迁户1852户8199人(其中晴隆775户3584人,普安945户4087人,兴义雄武132户528人),2018年将接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2241户11116人,(其中本市搬迁安置294户1226人,接纳晴隆县搬迁安置1947户9890人)。

为有效提升“新市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坪东街道党委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管理,充分利用党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搭建“社区+楼(组)长+群众”三级联创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运用通讯技术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发布动态、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教育管理的服务功能,使其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通达社情民意的便捷渠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服务基层党员的重要平台,使党建工作驶入信息 “快车道”。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坪东街道南兴社区于2017年9月就着手组建微信服务群,按照社区干部包楼栋、筹委会包楼<组长>、楼<组长>包搬迁群众的方式进行包保,及时组建了20余个工作群,全面加强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和管理,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组建微信服务群是我们推行责任包干工作机制和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的延伸举措,从半年多的运行成效来看,不仅信息沟通更通畅了,学习交流氛围更好了,而且干部们的工作时间也延伸到了‘八小时之外’,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自从组建微信群后,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只要有人在群里反映问题,责任区内的干部就会主动站出来讨论或解决问题,加入微信群的成员还可以互相监督,大大增强了干部的履职意识”。南兴社区社区筹委会主任岑顺志说。

微信现已成为南兴社区干部群众发布消息、咨询政务和反映问题的新渠道,开通微信半年多来,搬迁群众水电费收缴、就医、就业、就学相关政策宣传以及社区党员会议、楼(组)长会议等通知都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特别是在易地搬迁、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管理等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社区通过微信平台公开相关政策、做法和动态,及时向搬迁群众公布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除此以外,居民还可以把自己的诉求即时通过微信发给社区,社区干部每天不定时查看微信群,广泛了解、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沟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更好开展。微信平台运行以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为民办事零障碍,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已发布社区活动、生活小常识、党的政策等相关信息100多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40余件,已办结30余件,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畅通了易地搬迁新市民与社区筹委会的沟通交流。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激发了搬迁群众关心支持进而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刁明军)

责编:王亚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微信架起“连心桥” 服务群众“零距离”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03月27日 09:40:20 | 刁明军

 “社区领导,我是兴义洒金安置区A5栋住户,我们这栋楼最近2天过道灯老是不亮,老人、小孩外出很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帮我们处理一下!”3月26日,一则即时消息出现在南兴社区微信工作群里,很快,洒金园区党总支书记陈光华就在微信群里回复:“我们已和物管公司联系,请他们尽快处理”,短短几分钟,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有了回应并得到解决。

坪东街道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承接地,2017年接纳搬迁户1852户8199人(其中晴隆775户3584人,普安945户4087人,兴义雄武132户528人),2018年将接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2241户11116人,(其中本市搬迁安置294户1226人,接纳晴隆县搬迁安置1947户9890人)。

为有效提升“新市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坪东街道党委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管理,充分利用党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搭建“社区+楼(组)长+群众”三级联创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运用通讯技术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发布动态、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教育管理的服务功能,使其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通达社情民意的便捷渠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服务基层党员的重要平台,使党建工作驶入信息 “快车道”。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坪东街道南兴社区于2017年9月就着手组建微信服务群,按照社区干部包楼栋、筹委会包楼<组长>、楼<组长>包搬迁群众的方式进行包保,及时组建了20余个工作群,全面加强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和管理,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组建微信服务群是我们推行责任包干工作机制和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的延伸举措,从半年多的运行成效来看,不仅信息沟通更通畅了,学习交流氛围更好了,而且干部们的工作时间也延伸到了‘八小时之外’,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自从组建微信群后,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只要有人在群里反映问题,责任区内的干部就会主动站出来讨论或解决问题,加入微信群的成员还可以互相监督,大大增强了干部的履职意识”。南兴社区社区筹委会主任岑顺志说。

微信现已成为南兴社区干部群众发布消息、咨询政务和反映问题的新渠道,开通微信半年多来,搬迁群众水电费收缴、就医、就业、就学相关政策宣传以及社区党员会议、楼(组)长会议等通知都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特别是在易地搬迁、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管理等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社区通过微信平台公开相关政策、做法和动态,及时向搬迁群众公布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除此以外,居民还可以把自己的诉求即时通过微信发给社区,社区干部每天不定时查看微信群,广泛了解、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沟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更好开展。微信平台运行以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为民办事零障碍,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已发布社区活动、生活小常识、党的政策等相关信息100多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40余件,已办结30余件,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畅通了易地搬迁新市民与社区筹委会的沟通交流。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激发了搬迁群众关心支持进而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刁明军)

责编:王亚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