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兴义市“四抓”提升少数民族党建科学化水平

    亮点黔西南讯 兴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州委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有力推进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确保全市在2015年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

    抓组织设置,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为不断拓宽党建工作覆盖面,我市始终坚持按照“三跨三优”设置党组织的要求,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夯实民族地区的战斗堡垒。为加强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市联合1家公有制企业(兴义市饮食服务公司)12家非公有制企业(博爱医院、名扬连锁超市等)组建了东风企业联合党总支。联合党总支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党员教育管理难、企业文化建设难、企业协作发展难等问题。联合党总支成立两年多来,13家企业总销售收入达8亿元,比成立前增加了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比成立前增加了1400多个。为加强边界地区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10年8月,我市与广西西林、云南罗平在三江口镇成立了“黔滇桂跨省区域舌坡安沙鲁维三村联合党总支”。今年,又在联合党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了滇黔桂跨省区域联合党工委,形成了“三地一家亲、共谋一家事”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为加强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我市于2010年在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广东佛山建立了流动党支部。该党支部成立以来,开创了“建立组织直接管、现代技术远程管、两地协作共同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该支部的典型事迹《我在他乡找到“家”——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纪实》电视作品于今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中,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最佳作品(一等)奖。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仓更、三江口、捧乍、南盘江、泥凼、洛万、沧江等7乡镇依托板栗产业,联合组建了板栗协会联合党总支,则戎乡依托冷洞村的金银花产业,联合周边的村成立了金银花合作社联合党总支,联合党总支的成立,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抓队伍建设,激发干部活力。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作用,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我市建立完善了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培养机制,优先对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培养,让他们了解党的知识,掌握党的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年来,全市共发展少数民族党员2000余名。为提高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大力实施以“四争三有”(争做致富前列户、科技示范户、兴村文明户、公益事业热心户,发展经济有本事、解决问题有能力、化解矛盾有权威)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领头雁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年明确5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党员创业带富实践基地建设扶助基金,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示范能力强、参与群众多的党员创业带富基地给予补助。目前,全市共培养少数民族党员创业示范户400余户,建成纳录、纳灰、龙井、冷洞、龙塘等少数民族党员创业实践基地和远程教育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余个,带动10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同时,积极将文化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少数民族党员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全市188个村(社区)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村(社区)常务干部197名,其中,党组织书记54名、村委会主任47名。这些少数民族干部的充实,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成员的结构,增强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抓基础保障,筑牢基层网底。为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平等权利和合法利益,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600万元经费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党建工作,每年为少数民族村(社区)解决办公经费2万元(2.5万元),为远程教育站点解决运转经费0.5万元。每年由市四大家领导牵头挂点对少数民族村寨进行重点帮扶。同时,我市将少数民族村寨列为同步小康重点村,优先选派责任心强、作风扎实、熟悉少数民族政策的干部对其进行“结对帮扶”,真心实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通村通组公路进行改造和硬化,对民族村寨进行亮化和美化,使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抓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城乡共同繁荣为目标,通过大力实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四个50里长廊”和“五个特色产业带”。“四个50里长廊”即:鲁布格—捧乍—猪场坪50里核桃示范长廊,七舍—捧乍—猪场坪—泥凼50里茶叶示范长廊,万峰林—丰都—楼纳50里蔬菜花卉示范长廊,猪场坪—七舍—捧乍—鲁布格50里烤烟示范长廊;“五个产业带”即:仓更、洛万板栗、甘蔗、早熟蔬菜基地—七舍、捧乍茶叶基地—猪场坪核桃—泥凼苦丁茶—敬南特种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带,以南盘江万亩枇杷(规划)—则戎、敬南金银花—万峰林花卉(观光农业)基地为主的西南部特色产业带,以坪东—乌沙—白碗窑一线烤烟、辣椒产业为主的西部特色农业种植带,以桔山、丰都、下五屯、木贾等街道作为现代农业蔬菜种植产业带,以晴兴、汕昆、324国道、铁路沿线和沿江、沿河、石山半石山公路沿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带。今年,这些特色产业预计可为沿廊沿带的群众人均创收400元以上。通过 “四廊五带”示范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向好态势,为到2015年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国富报道)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