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崛起的丰都新区——兴义丰都办调委会先进事迹纪实

2013年07月08日 22:04:43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黄贵华

    亮点黔西南讯 7月上旬的一天,记者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新区,但见广袤的大地上生机勃勃:新城建设,日新月异;田野里,玉米吐穗、水稻茁壮、瓜果飘香、绿阴如盖,农人有序耕作,一派安宁、和谐景象。

     新区建设令人震撼、惊喜、钦佩:一座新城的框架初具规模,路网建设紧锣密鼓,每天800多辆机车来回奔忙,合唱一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协奏曲。丰都大道上,机声轰鸣,马达山响,工人们在挥汗劳作。大道两旁,巨幅标语蓝底白字催人奋进:“大作为、大发展、大突破”“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建设丰都、拓展城区”。

    这里的干部群众,把党委政府的意志转化为自觉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这里翻天覆地的巨变,令人叹为黔西南观止。

    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丰都新区紧邻兴义机场,规划面积69.52平方公里,高标准再造一座兴义城。新城集大教育、大医疗、大会展、大文化、大物流为一体,是兴义百万人口城市的重要组成,必然成为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物流中心、人流中心、信息中心,前途不可限量。新城前期开发以“三路两环一隧”路网建设为重点,道路总长38公里,总投资30亿元。三路,即龙塘大道、金州大道、丰都大道;两环,即东南环线和丰都绕城环线;一隧,即永康隧道。截至6月底,道路建设开工仅60天就完成土地征收7450余亩、拆迁房屋817户(1621栋)、搬迁坟墓2019所、开挖土石方500余万立方方米、填方480余万立方米,创造了全州建设史上拆迁速度之最、建设速度之最、和谐拆迁之最。

    丰都的广大干群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为新城建设付出了重大代价,他们无怨无悔。

    丰都的和谐稳定,难能可贵。这仰仗丰都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给群众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共调解矛盾纠纷21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5%。调委会未雨绸缪,成果喜人。

    调委会得到丰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建设规范化,逐步达到“五有”“四落实”“六规范”标准,有3名专职调解员,22名兼职调解员,6个行政村均设有调解委员会,共有27名村级调解员,79个村民组各有一名义务调解员,形成一个“横到村组、纵到农户”的调解网络,给力新城崛起构建和谐。

    调委会始终围绕“健全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方式,协同作战”方针,依托调解网络,结合新城建设实际,致力化解民间纠纷、社会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本地区稳定,为构建和谐丰都立下汗马功劳。

    调委会服务丰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大局,以维稳为首要任务,深入调研,掌控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调解群众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等常见性纠纷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探索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坟墓搬迁等方面补偿矛盾的方法,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他们总结丰都新区建设中矛盾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调委会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调解方法各具特色:

    ——做到“五到位、三个公”,即机构设置到位、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到位、调查了解案情到位、调解矛盾纠纷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办事公正、公平、公开,确立了威信,赢得了公信,良好的调解员形象呼之欲出。

    ——效法人民法院式采用“合议庭”。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首先召集调委会成员共同协商讨论,各抒己见,综合讨论,形成合法合理的调解意见,然后当面为矛盾双方调解,使之握手言和。

     ——以人为本,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科学处理。调解各类纠纷,按“先村后办(办事处)”模式逐级调解;对新城建设,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宣传,解读相关文件,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的格局,有效化解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矛盾。

    ——调委会每月召开例会,分析社会治安形势,落实措施,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调解员、义务普法宣传员的作用发挥到位,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杜绝集体上访;宣传上以案释法、以事议法等,起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作用。

    化解新区建设中的矛盾纠纷,是调委会及其网络调解工作的代表作:

    2013年3月1日,丰都新区建设启动以来,大量的房屋拆迁、坟墓搬迁及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接踵而至,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矛盾纠纷。这时,人民调解工作凸显出不可替代性。

    丰都村四组李云明、李云亮、汪克明等30多户的156所祖坟,正好处于新区建设道路必经之地,无法避让,上级要求在15天内搬迁。为化解矛盾,调委会雷厉风行,协调该村新建一座荒山公墓区,一星期内搞好坟墓搬迁工作,结果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新城建设,土地征用量大。调委会配合相关村组,针对当前形势,集思广益,征求群众意见,实行“顾全大局、相互理解、适当抬平”方案,解决了具体问题,使群众平等受益,自然规避了土地征用补偿可能引发的矛盾。

    江岸村坡脚组温光华之女温昌秀,招婿赡养父母,生育两子徐庭勇、徐庭洪。温家父女因承包土地的分配意见分歧,关系变化微妙。新区建设,温光华的房屋须拆迁。温家女婿要求把房屋拆迁补偿归己,温光华不同意,引发纠纷。调委会上门调解,合理分配拆迁补偿,并强调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温光华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徐庭勇和徐庭洪对外公外婆承诺“我们兄弟俩保证赡养你们,二老只管放心安度晚年!”于是,全家和好如初。

    其余村组,得到调委会的全力支持、协助,生方设法化解涉及建设用地引发的矛盾纠纷等100余起。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的矛盾纠纷。譬如2012年,丰都村五组与尾所组因建兴义机场征用土地产生的林地争议,经法院判决,但未能执行,调委会召集两组代表调解数次,最终化解了纠纷;同年9月,江岸村浪马蒿组和赵家渡村新寨组因安葬老人发生地界纠纷,双方各有几十人,情绪激动,械斗一触即发,千钧一发之际,调委会同志及时赶到,倾听双方意见,法律与村规民俗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了两组地界,化干戈为玉帛。

    各村类似上述的拆迁补偿矛盾和家庭纠纷,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调委会及其调解网络的同志,平时训练有素,学法懂法,胸中自有锦囊妙计,所有矛盾一一化解。

    据丰都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2010年6月至今三年,丰都街道办事处社会稳定,实现了“无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今年7月初,兴义市司法局将该调委会作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上报,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黄贵华 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崛起的丰都新区——兴义丰都办调委会先进事迹纪实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7月08日 22:04:43 | 黄贵华

    亮点黔西南讯 7月上旬的一天,记者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新区,但见广袤的大地上生机勃勃:新城建设,日新月异;田野里,玉米吐穗、水稻茁壮、瓜果飘香、绿阴如盖,农人有序耕作,一派安宁、和谐景象。

     新区建设令人震撼、惊喜、钦佩:一座新城的框架初具规模,路网建设紧锣密鼓,每天800多辆机车来回奔忙,合唱一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协奏曲。丰都大道上,机声轰鸣,马达山响,工人们在挥汗劳作。大道两旁,巨幅标语蓝底白字催人奋进:“大作为、大发展、大突破”“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建设丰都、拓展城区”。

    这里的干部群众,把党委政府的意志转化为自觉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这里翻天覆地的巨变,令人叹为黔西南观止。

    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丰都新区紧邻兴义机场,规划面积69.52平方公里,高标准再造一座兴义城。新城集大教育、大医疗、大会展、大文化、大物流为一体,是兴义百万人口城市的重要组成,必然成为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物流中心、人流中心、信息中心,前途不可限量。新城前期开发以“三路两环一隧”路网建设为重点,道路总长38公里,总投资30亿元。三路,即龙塘大道、金州大道、丰都大道;两环,即东南环线和丰都绕城环线;一隧,即永康隧道。截至6月底,道路建设开工仅60天就完成土地征收7450余亩、拆迁房屋817户(1621栋)、搬迁坟墓2019所、开挖土石方500余万立方方米、填方480余万立方米,创造了全州建设史上拆迁速度之最、建设速度之最、和谐拆迁之最。

    丰都的广大干群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为新城建设付出了重大代价,他们无怨无悔。

    丰都的和谐稳定,难能可贵。这仰仗丰都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给群众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共调解矛盾纠纷21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5%。调委会未雨绸缪,成果喜人。

    调委会得到丰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建设规范化,逐步达到“五有”“四落实”“六规范”标准,有3名专职调解员,22名兼职调解员,6个行政村均设有调解委员会,共有27名村级调解员,79个村民组各有一名义务调解员,形成一个“横到村组、纵到农户”的调解网络,给力新城崛起构建和谐。

    调委会始终围绕“健全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方式,协同作战”方针,依托调解网络,结合新城建设实际,致力化解民间纠纷、社会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本地区稳定,为构建和谐丰都立下汗马功劳。

    调委会服务丰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大局,以维稳为首要任务,深入调研,掌控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调解群众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等常见性纠纷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探索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坟墓搬迁等方面补偿矛盾的方法,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他们总结丰都新区建设中矛盾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调委会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调解方法各具特色:

    ——做到“五到位、三个公”,即机构设置到位、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到位、调查了解案情到位、调解矛盾纠纷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办事公正、公平、公开,确立了威信,赢得了公信,良好的调解员形象呼之欲出。

    ——效法人民法院式采用“合议庭”。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首先召集调委会成员共同协商讨论,各抒己见,综合讨论,形成合法合理的调解意见,然后当面为矛盾双方调解,使之握手言和。

     ——以人为本,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科学处理。调解各类纠纷,按“先村后办(办事处)”模式逐级调解;对新城建设,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宣传,解读相关文件,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的格局,有效化解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矛盾。

    ——调委会每月召开例会,分析社会治安形势,落实措施,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调解员、义务普法宣传员的作用发挥到位,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杜绝集体上访;宣传上以案释法、以事议法等,起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作用。

    化解新区建设中的矛盾纠纷,是调委会及其网络调解工作的代表作:

    2013年3月1日,丰都新区建设启动以来,大量的房屋拆迁、坟墓搬迁及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接踵而至,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矛盾纠纷。这时,人民调解工作凸显出不可替代性。

    丰都村四组李云明、李云亮、汪克明等30多户的156所祖坟,正好处于新区建设道路必经之地,无法避让,上级要求在15天内搬迁。为化解矛盾,调委会雷厉风行,协调该村新建一座荒山公墓区,一星期内搞好坟墓搬迁工作,结果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新城建设,土地征用量大。调委会配合相关村组,针对当前形势,集思广益,征求群众意见,实行“顾全大局、相互理解、适当抬平”方案,解决了具体问题,使群众平等受益,自然规避了土地征用补偿可能引发的矛盾。

    江岸村坡脚组温光华之女温昌秀,招婿赡养父母,生育两子徐庭勇、徐庭洪。温家父女因承包土地的分配意见分歧,关系变化微妙。新区建设,温光华的房屋须拆迁。温家女婿要求把房屋拆迁补偿归己,温光华不同意,引发纠纷。调委会上门调解,合理分配拆迁补偿,并强调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温光华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徐庭勇和徐庭洪对外公外婆承诺“我们兄弟俩保证赡养你们,二老只管放心安度晚年!”于是,全家和好如初。

    其余村组,得到调委会的全力支持、协助,生方设法化解涉及建设用地引发的矛盾纠纷等100余起。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的矛盾纠纷。譬如2012年,丰都村五组与尾所组因建兴义机场征用土地产生的林地争议,经法院判决,但未能执行,调委会召集两组代表调解数次,最终化解了纠纷;同年9月,江岸村浪马蒿组和赵家渡村新寨组因安葬老人发生地界纠纷,双方各有几十人,情绪激动,械斗一触即发,千钧一发之际,调委会同志及时赶到,倾听双方意见,法律与村规民俗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了两组地界,化干戈为玉帛。

    各村类似上述的拆迁补偿矛盾和家庭纠纷,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调委会及其调解网络的同志,平时训练有素,学法懂法,胸中自有锦囊妙计,所有矛盾一一化解。

    据丰都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2010年6月至今三年,丰都街道办事处社会稳定,实现了“无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今年7月初,兴义市司法局将该调委会作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上报,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黄贵华 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