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睛隆

晴隆24道拐亮相央视《中国此时此刻》国庆专题直播

2018年10月06日 08:16:46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杨浩


截图

  10月2日,闻名暇迩的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抗战丰碑晴隆二十四道拐以《晴隆山雄奇险峻 二十四道拐宛若游龙》为题,亮相央视国庆《中国此时此刻》专题直播,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二十四道拐直上云霄的雄姿、非同寻常的抗战生命线遗迹原貌。

  二十四道拐位于晴隆县城南郊约一公里处。始建于1935年,1936竣工通车。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十四道拐是国际社会援华物资的路上交通动脉,各种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然要经“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才能运送到抗战前线或“陪都”重庆,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全线唯一保持60多年前原貌的路段,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打击侵略者的民族气节。二十四道拐以选址科学、设计完美、精心施工,线型流畅、地势险峻、气势恢宏成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二十四道拐还是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的主要拍摄地,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的重要途径地。

  2006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道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唯一以公路为实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被列为第四批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4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也是贵州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2014年,《中国日报网》《人民网》《上海热线》《正北方网》《齐鲁晚报》等网络媒体,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作了相关宣传报道。世界闻名的晴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名列其中;

  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二十四道拐景区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授予“贵州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基地”。

  近年来,晴隆以二十四道拐为龙头的山地旅游持续发展。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29.3万人(次),同比增长66.3%;旅游总收入达10.56亿元,同比增长77.8%。

  今年以来,晴隆狠抓品质提升,着力推动山地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力争实现旅游人(次)突破2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15亿元,增长40%以上。

  (杨浩)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晴隆24道拐亮相央视《中国此时此刻》国庆专题直播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10月06日 08:16:46 | 杨浩


截图

  10月2日,闻名暇迩的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抗战丰碑晴隆二十四道拐以《晴隆山雄奇险峻 二十四道拐宛若游龙》为题,亮相央视国庆《中国此时此刻》专题直播,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二十四道拐直上云霄的雄姿、非同寻常的抗战生命线遗迹原貌。

  二十四道拐位于晴隆县城南郊约一公里处。始建于1935年,1936竣工通车。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十四道拐是国际社会援华物资的路上交通动脉,各种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然要经“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才能运送到抗战前线或“陪都”重庆,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全线唯一保持60多年前原貌的路段,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打击侵略者的民族气节。二十四道拐以选址科学、设计完美、精心施工,线型流畅、地势险峻、气势恢宏成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二十四道拐还是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的主要拍摄地,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的重要途径地。

  2006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道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唯一以公路为实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被列为第四批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4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也是贵州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2014年,《中国日报网》《人民网》《上海热线》《正北方网》《齐鲁晚报》等网络媒体,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作了相关宣传报道。世界闻名的晴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名列其中;

  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二十四道拐景区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授予“贵州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基地”。

  近年来,晴隆以二十四道拐为龙头的山地旅游持续发展。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29.3万人(次),同比增长66.3%;旅游总收入达10.56亿元,同比增长77.8%。

  今年以来,晴隆狠抓品质提升,着力推动山地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力争实现旅游人(次)突破2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15亿元,增长40%以上。

  (杨浩)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