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侨联赴晴隆县考察
8月23日,浙江省宁波市侨联党组成员、巡视员王东海,侨联权益保障部副部长王芳一行赴晴隆县考察。黔西南州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杨黔生,中共晴隆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潘琼陪同考察或座谈。
登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二十道拐,考察组认真听取有关二十四道拐历史文化的解说。来到《赤子功勋永垂不朽》展板前,杨黔生声情并茂地介绍了三千南洋华侨机工用血肉筑起抗战生死运输线的赤子踪迹,详细讲述了南洋机工抗日战争中在晴隆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南洋机工后人缅怀先辈的心愿,并提出下步工作打算。
王东海认为,二十四道拐是极具传奇色彩、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弯道,这些历史不能忘,这些南洋机工爱国志士不能忘,要继续深挖二十四道拐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要像黔西南安龙县一样挖掘建好“安龙十八先生墓”,进一步挖掘更多的优秀文化历史,在爱国主义历史上做文章。要以爱国教育为抓手推进“文化扶贫”,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为抓手助推“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随后考察组一行到鸡场镇学官社区考察甘薯种植项目,深入基地田间地头查看甘薯长势,认真听取鸡场镇相关负责人对甘薯种植的品种、规模、发展模式、销售等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
杨黔生表示,项目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利益联结机制,算好经济账,积极探索发展模式,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要用好“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资金清册要清楚登记每一笔支出。
考察组指出,种植业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土质土壤条件选择优势种植作物,找到附加值高的甘薯种植替代品,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经营模式,以销定产,切实解决“谁来收”的问题,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考察组表示,宁波市侨联将与晴隆县互通信息、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助力晴隆脱贫攻坚。将发挥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凝聚侨力、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引进更多的侨商到晴隆考察帮扶。
县委统战部、县“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络办、鸡场镇相关负责人等参加考察。
(刘衍学 黄建贵)
责编:张广胜 卢生龙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